跨越牛熊的戰痘史:起源


最近我要把曾經讓我印象深刻的治痘史跟大家聊聊,我的痘史從2007年下半年開始一直持續到2013年5月底,剛好是從證券市場的牛市頂峰起幾乎跨越長達七年熊市,最後守得雲開見月明,總算是回到了最初的狀態…

先說明下長痘前的皮膚,S屬於天生皮膚比較好的類型,青春期雖然也有因為清潔不當和油脂分泌發過幾顆大痘,但不留疤不留印到了大學皮膚白裡透紅,毛孔幾乎看不見,有過幾次換季皮膚乾燥導致過敏情況,基本用凡士林塗幾天就解決了,這麼好的皮膚一直持續到大學畢業開始工作。

初任工作壓力大是自然的,但最二的事情是自以為自己賺錢了開始要整體提升化妝品檔次,原先只是用用超市的佳雪蘆薈保溼面霜,插播一句,這個面霜強力向20出頭的姑娘們推薦(只是不知道停產了沒),保溼抗敏皮膚真的越用越好越用越白皙。

但是我在皮膚用的正好時因為檔次問題全部換成了倩碧三部曲加倩碧粉色水嫩保溼霜。而那時候正值春末夏初,油脂分泌已經開始增多,當時不僅抹著有油黃油,還莫名其妙覺得護膚步驟一定要完整,乳液外要加霜,倩碧的粉色保溼霜屬於大分子的凝霜,本來就比較捂毛孔,沒多久有點混合膚質的額頭開始冒油,膚色發暗發灰,隱隱開始有點閉口出來。

開始沒在意,閉口開始在整個額頭蔓延,從沒大面積長痘的經歷導致前期一直疏忽,就跟沒經歷股災以為每次大跌都是抄底良機,結果超坑裡去一樣…等發現時,閉口已經爬滿額頭而且每個毛孔裡都深藏多層閉口粉刺,摸上去都讓人起雞皮疙瘩,遠看整張臉只有額頭是黑的…

意識到首先是護膚品過油導致的閉口,立馬停用了倩碧的所有,開始用回了佳雪,但是已經壞掉的皮膚就沒法一純保溼的護膚品拯救了,從此漫漫閉口治痘路開啟了…

先總結下為什麼好皮膚忽然被毀的原因:

1.亂用護膚品,拘泥於護膚步驟。

這是很多新手最常犯的,輕信品牌輕信雜誌上廣告上的宣傳,其實護膚最該關注的是自身的感受,再好的牌子用著不合適就換,感覺步驟太多營養過好就減少步驟,沒人規定乳液後一定要加霜,也沒人保證貴的牌子一定比便宜的牌子好用。信自己而不盡信書本才是找到真正適合自己且儘快發現問題的好辦法。

2.換季時盲目嘗試新品

春末夏初本就是過敏高發季節,這在之前的敏感皮護理中(搜關鍵字“敏感”查詢)已經提到了,不知道用什麼而且沒有感覺皮膚不舒服的情況下就不要隨意換品牌換產品,我仔細回想當時除了過於油膩之外也有部分原因是對於產品的不適應導致的過敏。

3.確定自己不適合的產品而且永遠都別去碰。

魚在之前寫過偷換概念的化妝品一文,這個行業科技概念日新月異可原料本身變化確實不大,同樣的東西比例改改名字改改換個概念又當新品賣了,但換湯不換藥,曾經會導致過敏的,發痘的再怎樣改包裝改名字仍舊效果依舊,千萬別一再嘗試。s對於著哩狀的面霜一直消化不良,自我感覺是這種質地分子過大皮膚吸收困難,所以倩碧的粉色保溼霜再標榜無油保溼仍舊會中招。還有果酸,一用就過敏,之後會再講到。所以不合適的東西永遠別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