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導讀:由於傳統媒體、自媒體、公知們的影響力越來越強大。當他們談及科學知識時,由於專業知識有限,所以經常出現論證不嚴謹的觀象。導致科學最終臣服於大眾傳媒和消費文化。其次,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共同體的分工變得越來越細,真正的“科學人”開始退出了科普的舞臺,這就導致了科學傳播過程中,科學思想和理性精神的缺失。

最後,由於科學本身為我們提供了許多的“確定性”,隨著科學知識的傳播和普及,理性的科學精神在不斷被稀釋,大家在不斷接受著碎片化的知識,這導致了懷疑精神的喪失,讓迷信有了生存的空間(這裡的迷信特指“偽科學”)。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美國的《科學》雜誌在21世紀初發表的一項調查結果顯示,儘管美國大眾所瞭解的科學知識越來越多,但對偽科學和迷信的信仰卻沒太變化,對於超感覺、透視眼、鬼、與死者進行對話等迷信事物,有75%的美國人至少相信其中的一種。

仔細想想,在中國,就在我們的身邊,情況好像也是一樣。打開朋友圈,很多傳統的迷信都仍然頑強地生存著:各種養生保健的“小技巧”、各種占星相面風水手相的“小知識”、甚至轉發求轉運的錦鯉……數不勝數。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①媒體和公知對科學的影響。

科學有科學的發展邏輯,而新聞也有新聞的傳播邏輯,許多新聞記者或所謂的公知對科學只是一知半解,為了要追求新聞的傳播效應,科學發現的事實常常會被有意或者無意地誇大和歪曲。我們每個人其實都已經對這種現象見怪不怪了。

比如:科學家們在可能僅僅只是在研究某種疾病的機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突破,在新聞中,可能就會直接說,科學家找到了治療這種疾病的新方法。這就是對科學發現的誇大和歪曲。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除此之外,新聞媒體常常會尋找那些最具傳播效果的信息,而真正有意義的科學發現常常看起來非常枯燥,因此總被媒體冷落甚至排斥。

比如:從媒體的角度來看,霍金本人在輪椅上的形象,就要比他的科學發現更有傳播效應。在19世紀的時候,美國的一些小報最喜歡報道的“科學新聞”其實是“在某某地方發現了五條腿的蟾蜍”這類的新奇而聳動的話題;而絕大多數嚴肅的科學發現不可能像外星人、超自然現象以及各種“都市傳說”那樣吸引人。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但是為了吸引更多的人,媒體常常不排斥各種具有迷信色彩的事物,甚至會主動為這些迷信提供庇護。

比如:1941年,當美國的一位天文學家接受電臺採訪的時候,他本來希望藉著這個機會批評一下占星術,然而美國全國廣播公司的負責人卻堅持要他刪去這部分的評論。因為星座是人們喜聞樂見的迷信,如果一家媒體去批評這些,那它自己的商業利益也會受到影響。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其實呀,即使媒體非常負責任地、準確報道了事實的真相,這也會起到跟巫術相同的效果。這是因為孤立的現象不能反映出複雜事物內在的邏輯,還可能會讓人對統計規律產生錯誤的印象。

比如:朋友圈中經常流傳著這樣的新聞,有的人得了絕症,然而嘗試了某某療法,最終恢復了健康。當然,我們都知道,這樣的新聞通常都是假新聞,然而即使這件事是真實的,這個消息也有可能在傳遞錯誤的科學知識。因為這些新聞所講述的只是事實本身,而忽略了事實背後的完整邏輯:一個人恢復健康,完全有可能是因為治療以外的因素,比如鍛鍊。

而且,真正要說明一個療法到底有沒有效果,我們需要對大量的患者設計對照實驗,進行統計分析,這樣得出的結論才可靠。一個患者的痊癒僅僅只能代表他的個人經歷,而媒體在報道的時候會把這一位患者的經歷放大,就很可能會對科學結論造成扭曲,也會讓人們產生錯誤的印象。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除了新聞媒體,另一個不得不說的話題就是跟媒體相伴相生的廣告了。在我們今天看起來,廣告似乎天然就是科學和科普的死對頭,廣告中不但經常會出現常識性錯誤,還可能出現各種誇大和虛假宣傳,甚至出現反科學的言論。

比如:廣告會煽動公眾說“化學物質不安全,純天然才好”,這種說法就不科學。因為就算是純天然的物質,也是由化學分子組成的。如果比較安全性的話,純天然的食物也未必比人工製造的食物更安全。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②“科學人”退出“科普”後對科學的影響

在科普的最早期,寫科普文章的人可能自身就是科學家,他們不但能準確傳達各種科學知識,還能向社會播撒科學精神的種子。而到了20世紀初,隨著各個學科的迅速發展,專業的分工變得越來越細,科學家群體就漸漸退出了科普的舞臺,而科普作家和科技新聞記者開始出現,他們的第一標準變成了“傳播”,而不是“科學”,這就為科學精神的傳播蒙上了陰影。

“科學人”是伯納姆這本書中的一個重要的概念。所謂的“科學人”,指的是那些從事科學前沿領域研究,同時也熱心科學普及的科學家,這些人在19世紀晚期的美國是科普的重要力量。這一批科學人很有使命感,他們寫了大量的教科書和科普書籍,為雜誌寫科普文章,在城市和鄉村演示科學實驗。這些科學人不僅僅是“科學”的傳播者,而且是一種理性文化的代言人。在這個時期,一大批教材和普及讀物開始出現。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比如:在美國就出現了《科學美國人》等一大批科學雜誌,這些書籍和雜誌中所刊載的文章的作者,通常就是科學家本人。在作者看來,傳統的科學人能認識到科學背後蘊含的文化和社會意義,他們把科學和理性帶到了大眾的視野中。正是因為他們的努力,教育與宗教終於在美國分離,各種迷信思想和一些非理性的信仰也因此煙消雲散。他們影響了美國人的生活,也讓科學終於成為一種社會上的主流文化。

但在那之後,20世紀初,美國科學知識的傳播者群體開始起了變化。因為各學科的發展越來越快,科學家們必須非常努力地去追趕本學科的最新進展,也就沒有時間再做各種科普了。而且,從科普上他們也沒法獲得利益,反而會被其他科學家同行看成是在不務正業。與此同時,科學的各個分支之間的分化也變得越來越細,一個科學家開始很難成為傳統中那種“百科全書式”的學者:一個有機化學家可能不太熟悉無機化學的一些專業知識,而一個理論物理學家也可以完全不做實驗。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當科學家在專業領域取得一個又一個重大突破的時候,他們失去了曾經有過的那種廣闊的文化視野,“科學人”這樣一個群體也就不再存在了。很多科學家可能只對自己研究領域以內的事物才非常熟悉,一旦稍稍偏離了自己的領域,他們的觀點其實跟一般公眾沒什麼差別。

說到這裡,不得不提到已故的大物理學家霍金了,霍金不但在物理學和宇宙學方面是傑出的學者,還親自寫了許多科普作品,比如大家都熟知的《時間簡史》。霍金親自參與到了科普的工作中,作為一位世界一流的科學家,用準確地科學語言向公眾傳達了科學知識,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一件事。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但是像霍金這樣的科學家還是很少,隨著科學變得越來越複雜和抽象,公眾在理解這些科學知識的時候,難度就會非常大。比如很多人都聽過關於相對論、量子力學的科普,可是很少有人真正理解了這些科學理論。伴隨著科學人的離場,普通人與科學之間的鴻溝被新聞媒體所填補,報紙、廣播、新聞和網絡相繼進入了千家萬戶,開始逐漸成為科普的重要媒介。

如果我們從廣義的角度看,不管是科普作家、科學記者,甚至是有一個自媒體賬號的博士生,都可以被認為是“媒體人”。那麼他們科普的標準都是什麼?換句話說,所謂“科普”,到底是選擇“科學”還是選擇“普及”?這是一個很複雜的問題,因為科學知識一旦變得嚴格起來,就會非常枯燥,大家喜歡聽“薛定諤的貓”的故事,不代表大家真的就想要去學習怎麼求解薛定諤方程,科普作家必須在“科學”和“普及”之間保持平衡。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③社會大眾的“愚昧”

科學知識被普及的第一個階段是通過直接傳播進行的。在這個階段,科學還沒有那麼複雜,各種科學知識距離普通人的生活還不太遙遠,不需要專門的人來把科學家們的發現,翻譯成普通人聽得懂的語言。

比如:在19世紀時,一個進行正規醫療實踐的醫生,可能會對堅持“放血療法”的醫生提出質疑和批評,這些質疑和批評不只侷限於在醫學界,而是希望直接爭取普通人的支持,讓堅持放血療法的醫生放棄這個做法,這時的科學傳播還自帶有“反對謬誤”的功能。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所以在那個時候,“科學”這個詞有非常正面的意義,科學的生活方式成了社會大眾普遍追求的一個目標,這時的科學不但“正確”,而且“流行”。在這一時期,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得到了廣泛傳播,各種迷信和神秘主義開始變得不再有市場,到19世紀末的時候,很多傳統的迷信觀點已經被掃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理論開始變得不那麼好理解了,普通人與科學之間的距離感開始增加,這時,科學的傳播就進入了第二個階段,那就是“普及”。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到了普及階段,很多人就已經開始聽不懂科學家們的爭論了,這時,咱們剛剛提到的“科學人”們就會站出來,專門解釋這些問題。為了拉近和人們距離,科學家們通常會展示一些很酷炫的實驗,讓他們感受一下科學的力量。

比如:向人們展示電磁現象、各種劇烈的化學反應,或者讓觀眾吸一吸“笑氣”,就是一氧化二氮,能讓人發笑的一種氣體。在這個階段,“科學人”們向公眾們傳達的是一種對科學的堅定信念,在科學和迷信的鬥爭中,這個時期,科學取得了絕對的優勢。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但是接下來,劇情就要反轉了。

科學傳播的第三個步驟是“稀釋”。具體來說,因為科學知識變得越來越專業化,越來越難以被所有人掌握,為了解釋這些複雜的概念,就必須通過打比方、舉例子、講故事等方法來幫助人們更好地理解這些科學概念。加入這些比方、例子和故事,就是在往嚴肅的科學概念里加水,它不但沖淡了科學概念本身,還是對科學精神的一種破壞。這個傳播階段是對科學知識的“稀釋”。在這個階段,媒體開始成為了科學知識傳播的主力。

比如:二戰後,心理學在美國一度變得非常流行,雜誌、電視甚至電影都開始關注心理學以及精神病學。雜誌上會刊登犯罪者的心理分析,以及一些心理測試題,而有的電影劇情設定可能參考了一些精神病學方面的研究,這就是在原有的科學概念上摻水稀釋。

稀釋的好處很明顯,它能幫助科學知識變得更加容易傳播,但讀者和觀眾要是誤以為這些就是嚴格的科學,這可就非常危險了。就拿電影來說,可能會因為劇情需要,就會對心理疾病進行簡化或者絕對化的處理。如果科學方法和科學精神被注水,這就有可能成為迷信的溫床。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緊接著,隨著媒體力量的發展,科學的傳播開始進入了第四階段,這時的科學傳播已經完全由媒體所主導,普通人接收到的是碎片化的科學進展和科學成果,比如讀到一篇有關科技進展的報道,你可能只會覺得“這個好神奇”,而沒有學到任何科學原理,更沒有學到科學的思維方法和懷疑精神。

我們今天其實就生活在這個階段:媒體都在報道著各種關於人工智能的新聞,但我想絕大部分人,一定完全不瞭解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也從來沒有思考過在遇到各種問題的時候應該選擇使用怎樣的人工智能算法,只是把人工智能當成一種“魔法”來接受,這其實是對科學精神的一種背叛。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總結

現在每個人都可以建立自己的自媒體,社交網絡上文章的內容不再有任何專業人士把關,所以,現在的內容準確性和科學性就完全無法保證。

更可怕的是,在微信朋友圈裡或頭條新聞裡,一個人如果喜歡各種偽科學的信息,在信息推薦的機制下,他會接觸到更多傳播偽科學的賬號,反而強化了他對偽科學的“迷信”,從而進一步喪失對科學的正確認知。

(備註:請不要問何故“封面圖”用“崔永元”3字)

「深度剖析」“科學”為什麼一定會輸給“偽科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