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30多年,每天清水白菜,家人早已認不出

我們都知道,無論哪個朝代的都會有一些隱居的人,據說他們那個茅草屋,環境都很清淨。很多人也很羨慕他們的生活。記得學過的一篇文章《桃花源記》,裡面描述的場景真的很美好,一幫人與外界互不干擾,也不介意自己生活的平淡,因為這樣的生活才是最美好的。小編也想以後老了,就找一個環境優美的地方,兩個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嚮往的生活,其實,因為環境會讓有靈感,所以很多作者,作家都會選擇一個環境美好的地方去隱居。

“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30多年,每天清水白菜,家人早已認不出

其實,道家和儒家的思想一直流傳在現在,我們學習的很多思想,都是那個時候流傳至今。儒家的思想無論是在學習還是學習方法上面都有涉獵,但是對人類怎樣生活在這個世界,卻很少說。我們都知道隱士,但隱士真的是需要滿足的兩個條件,其一是有大智慧,其二是自己不為名利的人,從古到今,隱士很多,隱士之風也越來越流行。在我國終南山就有五千多隱士,這些隱士中,有一個隱士被稱為“終南山第一隱士”,他是“但候大師”。

“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30多年,每天清水白菜,家人早已認不出

但候大師隱居終南山30多年。每日都是清水煮白菜,每天早起打坐,讀書,就說《道德經》他就反覆讀了好多遍,因為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他每次讀都會有不同感悟。沒有電視,沒有電,只有一本一本書,煤油燈,自己一個人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就這樣他從一個壯年變成了一個老年,也許其他人不懂,但是他自己應該過得很滿足。

“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30多年,每天清水白菜,家人早已認不出

他的家人去找他的時候,已經完全不認識眼前這個老者。家人看到他的生活,吃食,心裡很疼,但是這是他自己的選擇,雖然只有清水煮白菜,只有書陪伴他,但在他的世界裡,有這些就足夠了。也許有人會認為他的做法對家人很不負責,他就這樣拋棄了父母親人,很不孝順。但誰也不能說,老者的做法錯誤,畢竟每個人的夢想與追求都不一樣。但是,也許你們去到終南山,看到那樣美好的環境,心裡也會滋生一種想要留下的感覺吧。

“終南山第一隱士”:隱居30多年,每天清水白菜,家人早已認不出

現在的我們,每天抱著手機,電腦,與大自然很少接觸。其實大自然才是最好的,因為手機電腦都會影響我們的健康,而大自然卻不會。我們卻少了古人那種對於文學的愛,也少了對於家人的關心和照顧,我們多得只是每天對著手機,變成了低頭族。不得不說隱居的人都是能耐得住寂寞的,過著枯燥的生活,每天讀讀書,看看風景,也別有一番趣味。親愛的小夥伴們,你們想要過兩個人在一起,在一個美好的地方,一起終老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