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越來越不願意走親戚,到底為啥?

過去農村村生活條件真的很差,仍然記得小時候,每天吃的都是窩頭就鹹菜,很少見到葷腥。那時候,孩子們幾乎很少做新衣服,一般衣服老大穿小了老二穿,老二穿小了老三穿,穿來穿去穿不爛,然後再給親戚家的孩子穿。小編比較悲催,因為我上面是一個姐,她的衣服雖然沒穿過,但是鞋子總是要穿的。那時候特別喜歡走親戚,一提起要走親,比現在出去旅遊還興奮,既有好吃的又有好玩的。那時的人感覺特別親,噓寒問暖,體貼入微,這些都成了兒時美好回憶。

農村人,越來越不願意走親戚,到底為啥?

不知從何時起,年輕人大都不願意走親戚。過去條件不好,道路不好走,也沒啥先進的交通工具,但走起親戚來,悠哉美哉,現在生活條件好了,道路也好走了,交通工具也齊備,為啥卻不願走親戚了呢?

農村人,越來越不願意走親戚,到底為啥?

一、工作太忙 現在的農村人真的很忙,過去有農閒農忙一說,現在一年到頭只有一個字“忙”。工作忙,生活也忙,市場經濟下,生活節奏加快,是導致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整天都在忙碌,哪有時間去走親戚呢。

農村人,越來越不願意走親戚,到底為啥?

二、生活壓力大 農村生活水平雖然提高了,但是生活壓力仍然很大,孩子的教育問題,兒女的婚姻狀況,以及老人的養老難題等,家家都有本難唸的經。再加上攀比成風,盲目追求“高大上”,雖躊躇滿志,卻心情抑鬱,至於走親戚,又哪有這份心情?

農村人,越來越不願意走親戚,到底為啥?

三、走親戚要“破費” 農民掙錢不容易,“面朝黃土背朝天,汗珠子砸腳面”,是他們的真實寫照。進城打工的人也是幹最重最髒的活兒,吃最便宜的飯,住最簡陋的宿舍。雖然掙到了一些錢,但都是辛辛苦苦的血汗錢,恨不得一分錢掰開來花,家庭中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不勒緊褲腰帶怎麼過日子?走親戚總是要破費,為此還是少去的好。

農村人,越來越不願意走親戚,到底為啥?

四、貧富差距,人情冷暖 有些農村人,臉一闊就變,自己有錢了便瞧不起別人,對自己的窮親戚也是“橫挑鼻子豎挑眼”。他們怕窮親戚上門,主要是怕他們張口借錢。窮親戚也不願意登門,以免忍受冷嘲熱諷,內心受到摧殘。“有錢有什麼了不起?俺一不求你,二不借你,別每天耷拉著臉,像欠你200塊錢似的”,這便是窮親戚內心的話。雖然只是一小部分人,但卻體現了人情冷暖,世態炎涼。

農村人,越來越不願意走親戚,到底為啥?

五、一個電話全搞定 有些人不願意走親戚,是怕麻煩。明明一個電話就能搞定的事情,為什麼要大張旗鼓的白跑一趟?有這種想法的人一般都是年輕人,不可否認他們思想開放,緊跟時代的潮流,不像上了年紀的人思想保守。年紀大的人為什麼會保守?還不是因為經歷了滄桑歲月,體會到今後日子有限,能多看一眼是一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