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小公爺明蘭的感情固然美好,但小公爺卻不是明蘭的良人啊

知否:小公爺明蘭的感情固然美好,但小公爺卻不是明蘭的良人啊

元若說:今生非你不要。我是要娶你做正妻原配,寫族譜上祠堂,三書六禮,大轎入門。

真感動,真希望小公爺和明蘭在一起。可是,這是不可能的。

這段戀情註定無果,從未真正在一起,也不會有分手這一說。

如明蘭所言:只要知道世上有他這樣的人,我就已經很好了。

明蘭看得太清楚,她也把母親的話牢牢記在心裡了。

小公爺雖好,卻不能屬於盛明蘭。

明蘭和老太太看得最清楚,齊國公府的枝兒太高。不是因為不喜歡,而是門不當戶不對。

知否:小公爺明蘭的感情固然美好,但小公爺卻不是明蘭的良人啊

元若的母親平寧郡主是個狠的,心比天高,她絕對不會讓明蘭嫁給元若做正室,而明蘭不會做妾。

明蘭的母親、林小娘、墨蘭包括自己,妾室、庶出子女的處境如何,她看的清清楚楚。

古代的門當戶對比現在嚴苛太多了,庶出很難成為門戶相當人家的正室,太難了。

元若與平寧郡主相抗衡,誰輸誰贏未可知。

即便是元若能讓平寧郡主同意,日後平寧郡主百般刁難,明蘭的日子能好過?到最後還有可能消磨掉元若、明蘭二人之間的情分。若沒了這點情分,明蘭的日子只會更難過。更何況,當初為情在一起,最後卻連情都沒了,豈不是更慘。最好的結局大概就是不在一起,這樣還能留下美好的回憶。

就元若目前的性格來看,他並不是那種敢和母親對著幹的人,明蘭若真嫁過去,委屈少不了。

知否:小公爺明蘭的感情固然美好,但小公爺卻不是明蘭的良人啊

元若的好、元若的喜歡於明蘭來說並非是好事兒。

元若不知道庶出的苦,也不明白女人的心思。他只顧著自己的喜歡,卻沒考慮到這件事會給一個只能依靠祖母的孤女帶來多大的麻煩。

墨蘭喜歡小公爺,回家就到盛紘那兒告狀,明蘭被罰跪。這要是再多點兒事,明蘭半條命都能搭進去。主要是盛紘也是個偏聽偏信的,再加上他本就偏心林小娘母女二人,明蘭又不會多為自己辯白。這還只是一個墨蘭,再多來幾個墨蘭這樣的,明蘭的處境堪憂啊!

知否:小公爺明蘭的感情固然美好,但小公爺卻不是明蘭的良人啊

之前送紫毫筆,後來在觀看馬球時的對話、馬球場上的維護以及寺廟相見……無一不險,這些只會讓明蘭的處境更艱難。

明蘭對小公爺說,男子和女子不一樣,你不明白女子的苦處,動輒就是身敗名裂。

她與盛家,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盛家再對她不好,她也是盛家兒女,要考慮的不是自己一個人的事兒,而是整個家族的事。

祖母顧慮的是盛家,明蘭自小養在祖母跟前,自然也會顧全盛家的局面。這是如蘭和墨蘭二人都不懂得。

墨蘭只會顧全自己的利益,自私得很。

如蘭會顧及盛家的顏面,但終歸是實力不足,太像大娘子了。

我之前以為大娘子通透,越看越覺得自己看走眼了。

大娘子是鑑定綠茶婊的行家,卻不是管家的行家,手腕不夠還不能忍耐,性子直率爽朗活得快活,但遇上軟釘子也只能吃悶虧。

知否:小公爺明蘭的感情固然美好,但小公爺卻不是明蘭的良人啊

明蘭和她母親很聰明,但是她母親礙於身份只能一退再退,保命尚且顧不得又哪兒有管家的餘力呢?明蘭絕不會步母親的後塵,那樣的日子實在是太苦了。

小公爺沒經過這樣的苦,生來便是富貴的嫡子,怎會明白庶子庶女的苦?

反倒是顧廷燁更清楚些,一個嫡子,處境卻和庶子差不多,處境相似,所以更明白明蘭活得有多艱難。

馬球場上為閨蜜奪簪子的時刻,大概是明蘭自母親死後最輕鬆的時刻了。在人前難得的輕鬆,也真是難為她了。

盛家、齊家、顧家,哪裡對她來說,都不是個好相與的地方,步步艱難步步謹慎,才能讓明蘭好好活下去吧。

她母親說得對,活著已是不易,別奢求太多。

元若是良人,但不是盛家六姑娘盛明蘭的良人;顧廷燁不是良人,但卻有可能是明蘭的良人。

知否裡,每一段感情都不是純粹的,即便是有純粹的感情,最後也都會被各種利益糾葛消磨殆盡。反而是摻了利益糾葛的感情能夠維持得久一些,而明蘭與元若的感情終究是不成的啊!

小公爺,趕緊長點心,想想明蘭的處境吧!

明蘭,趕緊崛起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