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家庭教育:少說“不行”“不能”“你不會”,多說“試一試”

現在很多父母反映孩子懶,沒有主動性。

學習上,碰到有一點點困難的題,不肯自己動腦筋,都是喊爸媽過來教他,爸媽不教就空著或者隨便亂填,不去自己想辦法,對自己作業的結果不負責任。

生活上,也是能懶則懶,自己的事情不想做,家務事更是一點都不做,每天衣食住行都得伺候他像祖宗。

家長就納悶了,怎麼培養了這麼個懶蟲孩子?

這些家長可以回想一下,是不是這些場景你很熟?

孩子1歲時,路邊上看到小水坑,要下去踩踩,你趕緊拉回來,說“不行,小水坑太髒,一會把衣服弄溼了”;

孩子2歲時,要搶著自己穿衣服,你著急上班趕時間,嫌小孩穿得慢,穿不好,於是不讓他穿,說“你還不會”;

孩子3歲時,要幫你洗衣服,你嫌她弄得滿地是水,你還得給他收拾殘局,於是不讓他搗亂:“不能,你還不會”;

孩子4歲時,要幫你倒垃圾,你怕他把垃圾弄得滿地都是,於是不讓他倒,還說“你還小,你不會,等你長大了再來幫媽媽”;

孩子6歲時,看你做飯,非要搬個小板凳站你前面搶你炒菜的鏟子,你又擔心又煩,讓他趕緊走開“你不會,一會油濺到臉上了。趕緊做作業去!”

殊不知,正是這些一個個“不行”“不能”“你不會”把孩子從一個凡事充滿好奇,喜歡研究,喜歡幫忙的積極份子,培養成了一個只會衣來伸手飯來張口,凡事懶得動,懶得想,惰性滿滿、內驅力不足的懶蟲的。

好的家庭教育:少說“不行”“不能”“你不會”,多說“試一試”

殊不知,孩子的長大並不是一夜之間的事。

不是突然到三歲孩子就會自己穿衣了,5歲就會洗衣服,到8歲就會幫你做飯了。

孩子的學習都有一個過程,也有他最感興趣的敏感期,在孩子興趣正濃的時候,你阻止了他,不讓他學習,不讓他嘗試,而過了這個時期,他的興趣可能已經轉移到其他地方了,你再來讓他做,可就“過了這村沒那店”咯。

蔡康永有句話說得很好,是對成人說的:

“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後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這句話對小孩的教育也同樣有道理,小孩8歲時就應該學會自己繫鞋帶,你不讓他學,認為這種簡單的事遲早都能學會的,當然,到20歲時,你的小孩確實會繫鞋帶了,可是別人家的小孩已經會賺錢養活自己了。

那麼正確的做法是什麼?

正確的做法是:不管孩子想做什麼,只要定好原則,對自己身體健康無害的,對公共安全、他人不造成傷害的,儘量讓他試一試,試過,他才知道哪些是正確的,該堅持;試過,才知道哪些是錯誤的該放棄;試過,才能學會他想學會的知識、技能。

就像泰國那個勵志公益短片《豆芽引發的夢想》裡的母親:

一個識字都有限的母親,儘自己最大的職責教會女兒受用一生的道理。

短片中靠賣菜為生的母親細心地觀察著女兒的每一個舉動,這天母親發現女兒十分出神的觀望著對面絡繹不絕的顧客,在母親的詢問下,女兒小菊道出了心中的困惑“媽媽,為什麼豆芽菜那麼暢銷呢?”“因為只有那一個攤買豆芽啊”,得知原委的女兒決定自己種豆芽。

好的家庭教育:少說“不行”“不能”“你不會”,多說“試一試”

好的家庭教育:少說“不行”“不能”“你不會”,多說“試一試”

雖然,媽媽也不會種豆芽,但她決定支持女兒的夢想,鼓勵她“試一試”

好的家庭教育:少說“不行”“不能”“你不會”,多說“試一試”

母女二人找來豆子,還有培植所需的工具,興致勃勃地開始播種。第一次失敗了,母親說,沒關係我們再試試。母女二人相視一笑。

好的家庭教育:少說“不行”“不能”“你不會”,多說“試一試”

她們找來專業種植的圖書,媽媽跟小女孩一起閱讀播種方法,雖然小女孩的媽媽在四年級就輟學了,她幾乎不認識什麼字,但是媽媽很擅長解決問題。她們從書中得知,豆芽要在陰處生長。

好的家庭教育:少說“不行”“不能”“你不會”,多說“試一試”

再次試驗,小女孩滿懷期待地接開布,發現又一次失敗了。因為豆芽需要早晚按時澆水。

好的家庭教育:少說“不行”“不能”“你不會”,多說“試一試”

女孩家中的條件簡陋,一下雨屋子就漏水。母親抬頭看看屋頂,突然想出了一個好辦法。她們在撿回來的塑料瓶子上紮上洞,並仿照屋頂漏雨的原理,製作澆水的裝置。

好的家庭教育:少說“不行”“不能”“你不會”,多說“試一試”

好的家庭教育:少說“不行”“不能”“你不會”,多說“試一試”

媽媽說的“我們試試”就像以及神奇的養料,滋養著小女孩的好奇之心,讓知識之樹成長得無限繁茂。

好的家庭教育:少說“不行”“不能”“你不會”,多說“試一試”

最終,母女二人成功地種植出了豆芽。

好的家庭教育:少說“不行”“不能”“你不會”,多說“試一試”

當年的那個小女孩,現在已經完成學業拿到獎學金,目前在瑞典進行科研工作。

偉大的母親和她的教育方式功不可沒:

雖然唸書不多的母親並不知道如何才能種好豆芽,但媽媽依舊鼓勵女兒勇敢嘗試,跟著女兒一起學習,經歷挫折挫敗依然不放棄,最後終於種出了粗壯鮮嫩的豆芽菜。而女兒從小接受的“無論最後能不能成功,我們都應該不斷嘗試”的教育理念,最終幫助女兒擁有了完美的人生。

所以說,好的家庭教育是少對孩子說“不行”“不能”“你不會”,而多對他說“試一試”,激發孩子學習的無限潛能。

好的家庭教育:少說“不行”“不能”“你不會”,多說“試一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