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進步——我的2018,走進鬆土促根劑發明人張傳忠

2018年新春剛過,我就急急忙忙走進人才市場,為自己尋找一份新的工作。忍受了整整一個寒冬,找到一份好工作的心情自然是難以言喻的。為了生活的美好,為了家人的幸福,為了讓自己學到更多的本領。在人才市場裡面,我最終選擇了河南省火車頭農業技術有限公司,因為小時候就有一句廣告語“種地不用愁,就用火車頭。”在我的記憶中是不能抹去的。所以我最後選擇了這裡。

感受進步——我的2018,走進鬆土促根劑發明人張傳忠

河南省土壤調理與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半信半疑

我收到公司裡面發來的初試信息通過後的消息。下午懷著激動的心情,走到公司,經過了嚴格的筆試、面試、家訪環節後,我終於成功的成為了一名火車頭的員工。從開始相識到最後相知,積極主動,努力工作。快到月底的一天,張主任突然叫住我說:“小吳,到我辦公室來一下”。懷著激動的心情走進領導的辦公室,我從未感受到一位公司的主要領導這麼樣平易近人,親切熱情的讓我坐下,問我進入公司是不是還習慣,生活上工作上有沒有困難。我說:“我很喜歡這裡,目前沒有什麼困難。”和張主任親切的聊了一會後,突然告訴我說:“我想讓你跟著我做我的助理,你看怎麼樣?”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我半信半疑的連連點頭說:“我願意,能跟著您,我一定會努力工作,不負公司對我的期望。”

張傳忠研究員是河南省土壤調理與修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Agri-star鬆土促根劑發明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在全國土壤修護方面是少數僅有的幾個專家。我想能夠跟著張主任在一起是多麼激動的事情。對我的人生成長將帶來多大的意義,我不敢想象,必須拿出壯士斷腕之決心,付出我自己全身心的努力,定不要辜負這次機會。

Agri-star鬆土促根劑是獲得國家發明專利的產品,河南省科學進步二等獎的一種高科技“土壤調理劑”產品。從宣傳冊上我看到它可以鬆土促根增產,我開始半信半疑這個產品,我對這個產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要是這個產品這麼好,我的家鄉到現在怎麼沒有用上那?最後我是肯定的認為這是真的。為了見證這個產品有沒有這個效果,我開始進不了另一個階段。

感受進步——我的2018,走進鬆土促根劑發明人張傳忠

獲得國家發明專利,河南省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


衣帶漸寬

張主任是一位農業方面的技術專家。開始跟著他,我不敢有一絲的馬虎,我不敢有一點大意。張主任平時很忙,有時候一個月都在全國跑動著開會,可能這周還在美麗的杭州,下一週就要到中國的首都北京。我們在一起,我幫著他拿著會議上所必需的物品。張主任對待每一次自己的演講報告都要親自去做,符合會議的主題,為了讓自己的報告做的精彩,每一個細節都會認真仔細揣摩。張主任平時常對我說的一句話是“會議下面坐的都是大專家,我們必須要做好。”

每一位做農業的都知道,越是到最炎熱的季節,越是我們最忙的時候,在今年5月13日,張主任應河南省國土廳的邀請到河南南陽淅川做報告,河南淅川聚首是我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的源頭。現場考察後張主任說:“我們必須保護好源頭,這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渠首這裡是山地,土壤流失厲害”南陽淅川老百姓為了南水北調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要保證安全健康衛生飲水的情況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感受進步——我的2018,走進鬆土促根劑發明人張傳忠

2018年5月13日參觀南水北調中線源頭------渠首


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一項大的便民工程,它關係到全國兩到三億人的吃水問題。他的終點是我們的首都頤和園。是在時刻為首都的人們供應著吃水,水源的衛生影響到全過程的衛生,宋代朱熹曾說過:“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雖說是教育的問題,但是用在這裡我感覺更適合。

張主任時刻惦記著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中保護好源頭這件大事。6月13日,我們再次驅車六百多公里來到河南淅川縣,在當地農業局領導的陪同下,我們走進了仁和康源石榴基地,福森金銀花基地,這是渠首水源地兩個大的項目工程,保護著水土的流失。他們的經理說:“我們這的石榴石從來不用化肥的,只用農家肥,但是農家肥大多是牛羊的糞便做的。用上之後每次下雨,他們隨著雨水留到合理裡面,汙染會更大。”張主任說:“把這個難題交給我們,我們給你們解決這個難題。”我們隊當地環境做了一系列的調研。把我們的鬆土促根劑交給了他們,並且交給他們如何施用。

感受進步——我的2018,走進鬆土促根劑發明人張傳忠

2018年6月調研南陽淅川縣土壤狀況


2018年8月4日,這是一年當中最熱的幾天,背心穿在身上是溼了幹,幹了又溼,一天下來衣服上面留一下了一層層白白的鹽。可是張主任卻忘記炎熱,和當地農業局領導技術員們調查著。幾億人吃水的問題能夠解決這是多麼大的一項工程啊。不顧一切去投身到工程裡面,是我們學習的榜樣啊。

感受進步——我的2018,走進鬆土促根劑發明人張傳忠

2018年8月4日第二次調研河南省南陽市淅川縣,圖中剖土者為張傳忠主任


張主任又時刻不停的想念著家鄉百姓,一次跟我說:“咱們家鄉夏邑的8424西瓜出現了嚴重的問題,咱們明天去調查一下。”第二天,我們就趕到了河南省夏邑縣北鎮鄉8424西瓜種植基地,望著那板結的土壤,壞在地裡面的西瓜,張主任心疼的說:“老百姓這要有多大的損失啊,老百姓種地不容易啊。如果不能給他們解決這些問題,後面的損失會更大啊。”臨走時,叮囑瓜農找我們去領鬆土促根劑,堅決明年不會出現這種問題。

感受進步——我的2018,走進鬆土促根劑發明人張傳忠

2018年5月30日第一次去調研夏邑8424西瓜

感受進步——我的2018,走進鬆土促根劑發明人張傳忠

第二次去給當地百姓講解西瓜種植知識


一年就這樣過去啦,張主任時刻忙碌的畫面,痛惜百姓受損的表情,是我最大的收穫。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啊!

香自苦寒

和張主任在一起的時間長了,難免會出現抱怨和小脾氣。我雖然知道這樣是不可以的,但是偶爾也會表漏出來。有一次,我在朋友圈抱怨說:“這麼熱的天,也不休息,一天當三天使,誰受的了?我不想幹了。”一次去開會張主任就問我:“你是不是怕累啊?我這都快60的人啦,都不感覺累。你年紀輕輕的怕什麼?年輕就要多鍛鍊,不要怕苦,不要怕擔責任。將來才能成就大事。你們上學時,不是愛說,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嗎。”從張主任跟我的談話中我感受不到批評,我認為這是一種鼓勵。年紀輕輕怎麼能畏首畏尾,沒有一點責任心,沒有一點付出那?

跟著張主任出差多了,慢慢的也養成了熬夜的習慣,每次外出張主任都為了讓自己的報告做的精彩,不出現錯誤。都是反覆的修改著,晚上工作到深夜,白天早期又開始工作。平時有些人抱怨如何如何,我卻不以為然,我認為這是一種好的品格,一種嚴謹的作風。工作不是太多的時候張主任,還開始不停地學習著英語。有時候我在想和張主任比財富,比資歷,我什麼能夠比的上?後來我默默地在心裡告訴自己:比咱優秀的人都在不停地學習,我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感受進步——我的2018,走進鬆土促根劑發明人張傳忠

2018年12月6日在重親做會議報告


2018年已經過去,2019年已經到來。在過去的一年裡,我讀了很多書,從毛澤東傳到經商理論,從計算機維修大全到如何成PS高手,從柏拉圖的理想國到孫子兵法,從互聯網時代到微信小程序的開發。無時無刻不在提高著自身的能力。望著讀過的厚厚一堆書,我自信滿滿。2019年我已為自己定製好了目標,並且制定好了完整的計劃。我想我會按照我的計劃,向著我的目標努力前進。不負初心,讓自己實現自我的價值。

後記

寒來暑往,一年的時間很短暫,為了實現我的價值。一位年近花甲的人都在每天如此的努力著,我輩奈何拈輕怕重,不願為社會去做出貢獻。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