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祕‖歷史厚重的廬山白鹿洞

揭秘‖歷史厚重的廬山白鹿洞

●李根萍

“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最早是在偉人的詩裡,知道廬山有個仙人洞,最美的風光在高處的險峰。多次“躍上蔥蘢四百旋”後發現,其實廬山還有個洞頗有名氣——那就是白鹿洞。

白鹿洞是個書院,位於廬山五老峰南約十公里處的後屏山之陽,傍山而建,一簇樓閣庭園盡在參天古木的映襯之中,宛如一部千年寶藏隱在深山裡,熠熠生輝。白鹿洞早先並沒有洞,只是因為從大路路口到書院,需要走半個多小時,山路幽深,從上往下俯視,就像一個洞,才有了這個名字。

距離白鹿洞書院不到兩公里,有個“上畈李”村,不遠處還有個“下畈李”。村子甚小,僅有二三十戶人家,高處一喊,全村人都聽見,村民多以種菜、養雞為生,過著山裡寧靜的田園生活,安逸幸福。老表們大都是我本家,見面甚是親切。聊起祖宗,他們都會自豪的說是唐朝名人——李渤,而正是這個李渤,與不遠處的白鹿洞書院有著密切的關聯。

揭秘‖歷史厚重的廬山白鹿洞

稍懂點歷史的人都知道,李渤生在中唐。唐德宗貞元十四年至十八年,他和哥哥李涉隱居於廬山的白鹿洞,養了一寵物白鹿,自稱“白鹿先生”。 鹿通人性,跟隨出入,形影不離,人稱“神鹿”。至今,白鹿“掛角沽酒”的神趣故事在廬山市一帶廣為傳頌,說的就是他們兄弟養的白鹿。

唐穆宗長慶元年至二年,李渤當上了江州刺史(今江西省九江市),為紀念他青年時代在此讀過書,又在白鹿洞興修基建,廣植花木,名聲遠揚。

“君家白鹿洞,聞道亦生苔。” 大詩人白居易獲知白鹿洞聲名後,不顧山高路遠水長,特地上山來拜會李渤,切磋詩意人生,寫下了《再過江州題別遺愛草堂兼呈李十使君》的詩。

早先,白鹿洞僅用於李渤自己唸書和會友。到了南唐,廬山上的白鹿洞有了新的變化,開始大規模辦學,有個叫李昪的在此創辦廬山國學,又稱“白鹿國學”,撥了學田,聘了洞主,招了學生,與金陵(今南京)秦淮河邊的國子監齊名,是政府唯一在國都之外設立的“國學”。到了北宋,書院繼續旺盛生長,終與嶽麓書院、應天府書院、石鼓書院並稱“四大書院”,常住學生達百人。

揭秘‖歷史厚重的廬山白鹿洞

藏在廬山深處的白鹿洞書院,似乎遠離塵世,與朝代興衰和更替沒多大關係。其實不然,亂世誰也主宰不了自己,逃脫不了戰亂厄運。崇寧末年,白鹿洞書院盡廢不存。

白鹿洞書院能有今天,得益於一個思想家,他的名字叫朱熹。他當上知南康軍(今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後,率百官造訪了白鹿洞書院。翻山越嶺,來到書院原址,展現眼前是殘垣斷牆,雜草叢生,唏噓不已,寫了一首詩《白鹿洞故址愛其幽邃議復興感嘆而作》。

朱熹是個有擔當的人,看過廢墟,不僅僅嘆息兩聲,寫幾句詩就了事,而是下決定興復白鹿洞書院,督促地方官搞好基建;模仿嶽麓書院的做法,鍥而不捨地給皇帝上書,要來了高宗御書、《石經》與監本九經(國子監所刻印書籍稱“監本”)。他任浙東提舉後,又撥付了30萬錢,買田置地以圖可持續發展;聘老師,招學生,還經常請陸九淵之類的學術名流來此當客座教授……把損毀殆盡的白鹿洞,生生辦成了一個當時頗具規模的書院樣板。

揭秘‖歷史厚重的廬山白鹿洞

而影響最為深遠、甚至超越白鹿洞書院本身價值的,是朱熹在此制定了《白鹿洞書院教規》。這是中國書院發展史上第一個綱領性學規,後傳至日本、朝鮮、東南亞一帶,堪稱文化走出去的典範。《教規》不光表現了朱熹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等一套儒家經典為根底的教育思維,並且成為南宋今後中國封建社會七百年書院辦學的模式,也是教育史上最早的教育規章制度之一。 自朱熹之後,白鹿洞書院“一時文風士習之盛濟濟焉,彬彬焉”,它與嶽麓書院相同,成為宋代傳習理學的重要基地。

隨著朝代的興衰,書院的命運猶如大海中的一葉小舟,無法把握自己的命運,變來變去,難逃厄運,最終還是消失於歷史。也曾不時有人想挽救白鹿洞書院,對其進行重修,然而命途多舛,剛修完,民國十年(1921)8月27日夜晚,書院被人縱火,全部被焚,百餘萬卷書籍損失殆盡。此後,白鹿洞書院陸續被改建為“鹿洞小學”“黨政訓練所”“廬山軍官訓練團”……

最讓人痛心和恥辱的是,日軍鐵蹄野蠻踏上廬山,佔據白鹿洞書院,昔日講學的場所,變為屠殺國人的兵營,建築和史料多被掠走損毀。抗戰勝利後,蔣介石曾表示白鹿洞書院由當時設在南昌的中正大學接管,作為中正大學的永久校舍,但這個計劃並未實現。

揭秘‖歷史厚重的廬山白鹿洞

解放後,白鹿洞書院一直歸當地林業農墾部門管理,邊緣到沒人惦記,書院的文物才得以躲過“文革”之劫。後來政府三次撥鉅款,對白鹿洞書院進行大的維修,再度興盛。

白鹿洞書院大門是一座雙層飛簷單門,撲面而來的是濃濃的歷史味道,門上高懸明正德年間李夢陽手書的“白鹿洞書院”橫額。門前古樹垂蔭,溪水輕吟,由近及遠依次排列著五個高大的院門,由此構成五大院落,每個院落又各有兩至三進。白鹿洞書院與江西吉安的白鷺洲書院、江西鉛山的鵝湖書院、江西南昌的豫章書院,並稱為“江西四大書院”。鼎盛時曾擁有360多間屋舍的白鹿洞書院,現在僅存50間——這還是近年來陸續修復的結果。

揭秘‖歷史厚重的廬山白鹿洞

漫步千年書院,有個問題令我百思不得其解。如今開車上廬山,爬上“四百旋”依然驚險,古時沒有上山公路,四處山高林密坡陡,是如何上山的呢?導遊告訴我,古代學者和學生來這裡講學或上學,抵達九江後,需坐船走鄱陽湖水路,上岸後再步行十里山路,方可到達山上,路程頗費曲折。

與廬山其它景點相比,白鹿洞書院顯得有些冷清。僅有少數遊客看完廬山,順便來此看看,多是帶著孩子,來此受教育,學禮教,明初心。無論價值觀如何變化,人的腦子是萬萬不能空的,一定要逼著自己學點歷史,沾點文氣,長點思想,讓浮躁之心在這千年學院裡靜一靜,洗滌一下早已蒙塵的靈魂,再幹乾淨淨下山,以至於在紅塵中不迷失自己。

去年7月7日,令李渤和朱熹等人開心的是,冷寂許久的白鹿洞書院又開始熱鬧起來,院裡辦了一個公益講座,儘管規模不大,卻是中斷100多年來,第一次又有人在這兒講講那些儒家的學問了。

揭秘‖歷史厚重的廬山白鹿洞

在國人眼裡,白鹿是一種有靈性的動物,連李白都說,“且放白鹿青崖間,須行即騎訪名山”。騎著白鹿出行,是一件風雅的事情,宛如神仙出遊,李渤應該也這麼認為。

白鹿洞書院自從李渤養過白鹿,之後幾百年也沒有白鹿。直到明嘉靖九年(1530),一個很執著的南康知府王溱,在書院明倫堂後面的一座小山,舉行了一個很正規的祭奠儀式,然後挖了一個洞。而他的繼任者南康知府何巖,也繼承了他的執著,或許是一時找不到活的白鹿,於是命人鑿了一個石鹿,端端正正地擺到前任留下的洞中。這下,兩位知府都很滿意,洞有了,白鹿也有了,名副其實了。

相安無事六十年,萬曆年間,又一位官員葛寅亮來到白鹿洞書院,他是一個學者,更是一個思想家——他認為,王溱和何巖的做法是畫蛇添足,更是沒文化的體現。於是,他下令將這個石鹿埋了,洞大概因土方工程量太大,故未及填,終得保存下來。

揭秘‖歷史厚重的廬山白鹿洞

時光翻去300多年。1981年,白鹿洞書院重修禮聖殿,施工中居然挖到了這頭史書上記載過的短命白鹿。如今重見天日,竟成了文物,它又被恭恭敬敬地迎回洞裡安置,或許葛寅亮知道後會大怒,而南康知府王溱會笑得合不攏嘴。

悠悠千年,孤芳獨隅。白鹿洞書院依託這塊風水寶地,在歷代文人學者和熱心教育者們的精心耕耘,積澱了精深、博大、厚實的人文底蘊。

歲月橫亙,書院成為令人嚮往、探索和追求之地。如今的白鹿洞書院已成為一處絕佳的遊覽、尚學勝地,這裡層巒疊嶂、蔥蘢蔽日,山峰迴合,形如一洞。

白鹿洞書院歷史上很長一段時期亦無白鹿。為了卻書院無鹿的缺憾,李渤的後裔李平耀,從小在書院附近的上畈李村長大。石鹿是白鹿洞書院僅存的明代實物,雕刻上刀法簡練,線條柔和。每天都能見到這尊雙耳直豎的跪式石鹿靜靜置於洞中,看上去雖然神態機敏,但李平耀還是思緒萬千:“白鹿洞書院號稱中國文化搖籃和教育文化發祥地,悠悠存世千餘年,生命力才是人文延續的根脈,不能沒有白鹿。”

揭秘‖歷史厚重的廬山白鹿洞

2002年,為追思先賢,給書院增添靈動的生命靈氣,生性執拗的他個人出資,從四川成都動物園購進了兩頭地中海品種的白鹿在白鹿洞書院養殖。同時建起了白鹿園,供前來書院的遊客觀賞。從此,白鹿洞有白鹿,書院也名副其實。

遊客徜徉在這座氣勢恢宏、莊嚴肅穆、綠蔭叢罩的書院內,不時聽見幾聲鹿鳴迴盪山中,令人為之一振。移步白鹿園,遞上一把青草或綠葉,分享白鹿大口咀嚼的歡愉。這意味著時隔千年,李渤的後人再一次養起了白鹿,或許李渤和朱熹都不會料想到的。

北京大學教授馮友蘭應邀到美國夏威夷大學參加朱熹學術研討會,特作詩一首:“白鹿薪傳一代宗,流行直到海之東。何期千載檀山月,也照匡廬洞裡風。”

白鹿洞書院的故事,早就超越了時間與空間,在一定程度上是一種聖殿般的象徵。朱熹也曾為白鹿洞書院寫過一副對聯:日月兩輪天地眼,詩書萬卷聖賢心。對中國人來說,天地、聖賢都是不可磨滅的,而書院,隱於天地,得於聖賢,有這樣的初心,一切,可期。

揭秘‖歷史厚重的廬山白鹿洞

白鹿洞書院門口有條清澈見底的小溪,嘩嘩作響,逶迤而去,名叫貫道溪,院舍沿溪依次排開。有文化的地方,名字都有內涵,不是隨便張口而來。經考究,小溪的名字來源於《論語·里仁》,“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發源於廬山,匯入彭蠡。想必古人希望他們所弘揚的“道”,能像溪水一樣一以貫之,日夜不息,流傳四方。流連在這條最富哲理、最富詩意的溪邊,想想今天,很多古訓漸漸失傳,均因沒有一以貫之造成的,才導致戲子當道,英雄落淚,老人倒了不敢扶,坐過站要去搶方向盤,甚至兒童疫苗都敢造假,真的是喪盡天良,初心全忘。

久久佇立在貫道溪旁,聽著潺潺不息的水流聲,還有清風鳥鳴,彷彿有種穿越時空的感覺,一陣風來,霧氣湧動,彷彿看到朱熹、陸九淵和王陽明等中國文化巨人的身影,從書院門口出入,大聲吟誦書院教規,因為這條小溪昭示的,先賢之道正從歷史深處中流來,一以貫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