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唐僧和王子都一定要騎白馬?

為什麼唐僧和王子都一定要騎白馬?​白馬王子、黑馬奇蹟這些都是我們耳熟能詳的詞語,但為何騎白馬的才是王子(聖僧),騎黑馬的就不行嗎?


為什麼唐僧和王子都一定要騎白馬?​86版西遊記劇照

柏拉圖把人的靈魂比作是兩匹奔馬,白馬代表了高貴、溫和、自制,黑馬代表了魯莽、衝動、原始的本能,所以在西方很長時間內白馬才是夸人的話。在中國白馬也和王者聯繫在一起,白馬彤車被認為是從黃帝時期傳下來的王者標誌,滿清入主中原後蒙古人就向他們獻上包括白駱駝一匹、白馬八匹在內的“九白之貢”。在戰爭史上白馬也和勝利密不可分,羅馬時代流傳的凱旋儀式中,讓偉大的統帥乘坐純白馬匹拉的豪車是重中之重。這是因為在羅馬人的宗教觀念中只有神王朱庇特才配得上純白色,凡人坐著白馬拉的車子就是自比作為神,是最大的僭越。維愛戰爭結束後,羅馬吞下了大鹽礦,成了“家”裡有礦的土豪。
為什麼唐僧和王子都一定要騎白馬?​《朱庇特和忒提斯》

結束戰爭的執政官卡米路斯也乘坐白馬豪車威風了一把。當他乘車來到朱庇特神廟時,羅馬人都把他當成了戰神再生。這種場面讓元老院的同事們羨慕嫉妒恨,他們一直認定卡米路斯的僭越行為觸怒了神靈,放逐了這個出風頭的傢伙。可沒過多長時間,高盧人打進了意大利,元老院差點就丟下了整個羅馬,最後給高盧人上供了1000磅黃金才“買”回了羅馬。卡米路斯被元老院厚著臉皮召回,讓其負責軍隊改革,打勝仗的統帥能坐著白馬豪車遊街也成了羅馬凱旋儀式的重要組成部分。按照羅馬的規定,統帥打贏敵人淨賺5000個以上的人頭才能申請舉行凱旋儀式,才有資格坐著白馬豪車。根據羅馬人的統計,他們一共舉行了500多場凱旋儀式,在奧古斯都前就舉行了200多場,等於說羅馬統帥們為了坐白馬豪車的虛榮幹掉了200多萬敵人。“客串”完朱庇特後,羅馬統帥會上繳全部軍隊的指揮權。在中國白馬也是戰爭和建功立業的象徵,古代中國人在祭祀時喜歡用白馬祭祀上天。劉邦和功臣們盟誓時就用了一匹白馬獻祭,他們共同發下了“非劉不王,非功不侯”的誓言。在劉邦死後,西漢的功臣們最終用血腥手段維護了自己的誓言。
為什麼唐僧和王子都一定要騎白馬?​影視劇中的劉邦

在東漢末年,白馬更成了漢家男兒縱橫沙場、橫掃胡虜的象徵。公孫瓚的私人精銳部隊喜歡用白馬當坐騎,每次和鮮卑、烏桓作戰總是搶走敵人的白馬,公孫瓚手下的3000精銳人人白馬,被稱為“白馬義從”。“白馬義從”成了胡人眼中的惡魔,白馬也成了漢家男兒邊塞立功的標誌,曹植的《白馬歌》就表達了這種情懷。白馬等於勝利,等於常勝將軍,這在東西方都成了共識。反映拿破崙的畫作中,他總是騎著白馬;常山趙子龍也成了白馬最好的夥伴。
為什麼唐僧和王子都一定要騎白馬?​影視劇中騎著白馬的趙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