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光着屁股裸游的只有ofo吗?

今天想聊一聊共享经济的问题,本来做了一个大纲,想要搞出来一个类似论文形式的报告来说一说共享经济,但是后来想一想,长篇累牍实在是很难有人坚持看下去,不如就这样随便聊一聊。

「原创」光着屁股裸游的只有ofo吗?

最开始,想跟大家明确几个基本原理,或者是我自己的基本理念:

商业模式是要有盈利点的

任何经济模式,如果他的基本原理中没有盈利点,那么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也很难找到盈利点。如果说他的盈利点无法覆盖自身的成本,这个模式也无法变成一个商业模式。而任何一个商业模式之所以称之为“商业”,理由就在于他是可以获利的,不获利的“商业模式”叫做“公益”。不管如何鼓吹“商业模式”的先进性,只要这个模式没有明确的盈利点,那都是在“讲故事”而已。

「原创」光着屁股裸游的只有ofo吗?

社会将越来越好

无论是全球社会还是国内社会,相信大家普遍认同的一个基本假设观点(或者说是基本原理)就是:社会在越来越好。这也是社会在持续存在的根本。无论是贫富差距,疾病,战争还是其他什么社会问题,这些都只是发展过程中暂时性的矛盾,并不会影响“社会发展越来越好”这个结论。走下坡路的社会是不会存在的,此时此刻一定会比100年前要更幸福,而100年之后的今天,也一定比现在更幸福。

「原创」光着屁股裸游的只有ofo吗?

不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办法不算解决办法

任何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一定会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而不是把问题转移。很简单的例子,假如你生病了,医生给你开的要一定是治疗你疾病的。你胃痛,单纯吃止疼药,是解决不了胃痛这个疾病的。所以,一切创新的办法,如果只是给旧问题穿了一件“新衣服”,那这个办法一定无法真正解决问题。

「原创」光着屁股裸游的只有ofo吗?

共享经济

明确了上面的3个基本观点,下面我们来聊一聊共享经济。先来说一下我理解的“共享经济”,之所以说“共享”,原因很简单。“共享”是因为一个人无法“独享”。

无论是在资源的不均衡还是信息的不对称中,占有资源多的人由于无法全部获得所占有资源的收益(家财万贯不过一日三餐),而会去选择将多余的一部分资源分享给其他人,占有资源少的人则会希望通过分享,获得更多的资源并且降低自身的成本。分享经济的核心是通过分享,增加资源和信息的流动性,降低乃至消除社会资源的不均衡,信息的不对称。他的核心一定是“剩余资源”的再分配。

这一点无疑是与我国社会目前发展方向所极度契合的(供给侧改革、贫富差距等等)。所以说共享经济并不会短暂繁荣之后就消失,反而会经过洗牌调整之后,更加繁荣。

下面聊一聊具体例子,先从目前大家比较关心的ofo开始。

「原创」光着屁股裸游的只有ofo吗?

ofo(或者摩拜、青桔等等)主要是共享经济在交通出行这个细分领域的重要成果,甚至于可以说的国内共享经济领域中,发展的最为迅速,最广为大家熟悉的一个细分领域。那么现状内?从最火热时期的几百家共享单车平台,到现在所剩无几,可以说是最后一地鸡毛。

那么是不是说这个细分领域的共享经济行不通?其实不是。

首先,共享单车解决的核心是出行的最后一公里,这个问题可以说共享单车已经解决了。造成目前“一地鸡毛”的原因,在于如下几点:

解决“最后1公里”问题之后,牵扯出了其他问题,牵扯出的其他问题,单靠共享单车行业无法解决。

有的地区单车占用过多停放空间,有的地方找不到单车——这通常是由社会发展不平衡造成,类似CBD这种商务区,本来交通就拥堵,人流量就会巨大,换成单车之后,停放会占用大量面积,更加剧了拥堵问题。同样,上班族只有上下班使用单车,大量时间停放在CBD类商务区的单车,其实使用效率很低。这种人流很容易就形成了人聚集多的地方单车影响交通,人聚集少的地方没有单车可用的问题。

由于国民素质问题,造成单车损耗严重——这方面就不列数据了。单车的损耗大家都深有体会,这一问题一方面因为我国目前人口基数大,哪怕万分之一的人不讲素质去使用单车,这个量也是巨大的。

「原创」光着屁股裸游的只有ofo吗?

共享单车模式并没有“合理再分配剩余资源”,而是不断地创造“新资源”(生产单车)。这是与共享经济的基本原理相悖的。

上面说过,共享经济是将“剩余资源”进行再分配。在共享单车中,并不是这样。各大平台拼命地去制造新的单车(由于成本所限,修损坏的车,还不如制造一个新车),我其实并不认为这是共享经济,只是“讲了一个故事,然后疯狂的生产新产品”,这和“大跃进”时期的疯狂炼钢有什么区别呢?

「原创」光着屁股裸游的只有ofo吗?

共享单车模式中,盈利点无法覆盖成本,更适合“公益模式”而不是“商业模式”。

共享单车的盈利模式中,盈利点在于用户的每次0.5或者1元的费用(大多数情况下,因为竞争的关系,用户基本不用付钱,都是在免费)。这部分盈利,根本不够平台自身的运营成本,更别提购买新车及维修旧车了。

不过我们不妨换个角度,之前政府也有类似的共享自行车,为什么没有被大家广泛使用呢?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不方便(有桩使用,注册使用需要到指定地点办理),这种问题有没有可能通过目前共享单车的例子来改善一下。依然是政府提供共享单车,然后简化使用流程,规范使用及停放地点。

或者另外一个角度,公司运营的共享单车,将用户的押金作为一只公募基金,用户存进去的钱只是买了理财产品,然后附带的收益是可以使用基金公司旗下的共享单车。共享单车部分的成本,由基金公司的收益来补偿。

以上杂七杂八的说了很多,只是个人对于共享经济的一点看法,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