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1978:川妹子从大杂院到华南碧桂园的安居之旅

近日影视剧《大江大河》正在热播,它讲述了1978年到1992年间改革开放的大背景下,三个人物在变革浪潮中不断探索和突围的故事。电视剧的故事开始于1978年,全国才正式恢复高考。历史上的1978年也是如此,那些年吃上一碗普通的猪油拌面条就算山珍海味了,住的条件更是简单,三代同房的家庭相当普遍。能住上宽敞的房子,成为了那个年代最大的梦想。

重温1978年的大杂院

1978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仅3.6平方米。大多数新婚夫妻只能分到一间宿舍。即使在清华、北大的知识分子家庭,许多四口之家“蜗居”面积也仅有一二十方。

直到今天,刘娅还常常想起小时候在四川居住的大杂院,大杂院里足足住进30多户人家。大杂院的门上,挂着一个显眼的牌子——“社会主义大院”。这里见证了70年代到改革开放初期的百姓生活。刘娅记事时,一到晚上,大杂院里的老老小小都搬着凳子,集中到刘娅家里。

院子里的孩子们大多是同学。每天清早,刘娅起床后,都要挨家挨户地走一遍,叫上同学们一道出门上学。“每天从早到晚都特别热闹。那时候不像现在,邻居之间一点都不陌生。”刘娅怀念道。

直到80年代,父亲所在的乡镇单位进行福利分房,刘娅这才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大杂院。

那个时候,时代的巨变也拉开序幕,人们的住房条件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南下打工 2002年买房就入户

短短几年后,刘娅所在的纺织厂效益迅速下滑,再加上父亲去世,家里的经济条件一日不如一日。越来越多人毅然南下,奔向经济活力涌动的广东。刘娅是家中最小的女孩,提出南下打工,遭到了全家人的一致反对。“可是要生存啊,没办法。”她独自踏上了开往广州的火车。

随后,刘娅成了广州文冲船厂的一名女工,也在那里,刘娅认识了丈夫。婚后,几个姐姐也相继来到广州。姐妹们胼手砥足,在黄埔红山开了一家川菜馆。

为了照顾生意,刘娅在附近租下一套三室一厅,一家人挤在一起。起早贪黑,亲力亲为,餐厅生意渐渐红火起来。数年忙碌,直到两个孩子渐渐长大,刘娅才和丈夫商量起广州置业的打算。

2002年的一天,刘娅到朋友的新家做客。朋友家住在华南碧桂园,请刘娅到会所喝茶。“我一看,环境幽静得很,绿化也好,就下决心要买这个房子。”川妹子刘娅性格果断,直接拿着银行卡跑到售楼处,交了一万元定金。傍晚回家,老公才知道此事。

当年买房能直接入户。刘娅记得,广州户口是个“红印章”。拿到户口的那一刻,一家人激动万分。“漂泊这么多年,终于成了广州人,心情真的难以形容。”

孩子们出生在最幸福的时代

2005年,刘娅还清了第一套房的房贷后,因为看中碧桂园的环境和物管,又在小区里买了一套三居室,打算以后留给孩子。刚搬进碧桂园时,大儿子刚上四年级,小儿子才读幼儿园。当年,碧桂园所在的南村镇周围不乏农田、蕉林,附近只有一趟开往番禺市桥的10路公交。居民们出行,主要依靠碧桂园的楼巴。

16年过去,两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如今,华南碧桂园入住人口过近万,入住率高达80%以上。周围的楼盘也拔地而起,地铁陆续开通,商场、食肆日益兴旺。最让刘娅感叹的,莫过于更新迭代的数十万新广州人。

最早,业主们都和刘娅年纪相仿。再往后,80后、90后渐渐出现,小区里的孩子也越来越多。“快20年了,对这里实在是很有感情的。我常常跟我儿子讲,你们是幸福的一代人。从小就住在好房子里,有最好的条件。我们小时候,一大家子挤在一起,哪里像现在,一个孩子一个房间?”

从四川到广州,从30个人的大杂院到买房入户,甚至还能给孩子留下一套三居室。宽敞的房子到如今成为了触手可及的真实,安居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梦。已经50多岁的刘娅已经在碧桂园住了16年,在这里她见证了番禺乃至广州的跨越式发展,刘娅也离不开这个充满回忆的地方,她说“我也该过舒服的晚年生活了。我很喜欢碧桂园的房子,而且对我有特殊的意义。估计不会搬了,就在这里安居乐业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