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漫長嚴寒的冬季,農村老人“自創”取暖方法,一分錢不花

北方進入11月後,天氣就比較寒冷了,一直到過完年3月份,寒意才消退。

現在農村年輕人幾乎都看不到了,老人成了村裡的主要角色,兒女不在身邊,到了冬季,已沒有什麼農活可幹。萬物凋零,光禿禿的樹幹,空落落的街道,讓村莊顯得更加寂靜。如果不是偶爾有小販進來喲呵兩聲,世界好像停止了一樣。

北方漫長嚴寒的冬季,農村老人“自創”取暖方法,一分錢不花

孤獨和寒冷是冬季農村老人面對的最大問題,不同於城市集中供暖,北方農村家裡一般都是用炭爐取暖,為了節省用碳,大多也只是將爐子放在臥室{大多數時候農村的臥室也兼具了客廳,洗手間的功能,會客,洗漱都在臥室}

北方漫長嚴寒的冬季,農村老人“自創”取暖方法,一分錢不花

農村老人絕大多數沒有收入,靠兒女接濟。這幾年煤炭價格飛漲,兒女又不在身邊,老人們為了給兒女減輕負擔,連這點碳錢也要節省。他們有自己的方法來對抗嚴寒:吃完早飯,三五成群的集聚到背風的牆角或柴火堆旁,曬著太陽,聊著家長裡短,或獨自閉眼入靜或三五人圍坐著打牌消遣,即省了碳錢還解了悶,似乎成了農村冬天的一道風景。

北方漫長嚴寒的冬季,農村老人“自創”取暖方法,一分錢不花

一位老大爺介紹:村裡年輕人都外出打工了,冬閒後,平時沒有外出的也外出了,孩子們在城裡上學,也不在村裡,村裡剩下的都是老頭老太太,我們天天守著空蕩蕩的院子,也沒個人說話,大家聚在一起比自己悶著好。我每天的習慣是吃兩頓飯,上午吃過第一頓大約是9點多,這時太陽也開始暖和了,我們就自覺的走出家門匯合到這裡。這個地方是村裡一位獨居老人的房屋,太陽正好曬著,大家聚在一起也沒事幹,就是說說話聊聊天,下午4點半左右太陽開始落山時就各自回家。早早的吃完晚飯,就鑽到被窩睡覺,一天就這麼過去了。

這些年,我們國家城市發展很快,而農村卻沒有跟上腳步,反而年輕人都跑到城裡,更讓農村顯得沒落。有時我在想:是不是城市的繁榮擠壓了農村的發展。這個話題太大,這裡我們不再討論,或許以後會好些。

身在異鄉的你,冬天了,你是否該回家看看老爹老孃了?他們在老家想你們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