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創企業融資估值常用的五種辦法,你瞭解幾種?

初創企業融資估值常用的五種辦法,你瞭解幾種?


估值的思路包括三個方面,分別是看收益、看同類、看資產。現在很多創業公司估值都是投資方提出,而很多投資方根本不看創業者計劃,覺得價錢差不多就可以了。所以估值這個東西,多半就是一個你情我願。

公司估值有一些定量的方法,但操作過程中要考慮到一些定性的因素,傳統的財務分析只提供估值參考和確定公司估值的可能範圍。根據市場及公司情況,被廣泛應用的有以下幾種估值方法:

一、經濟附加值模型

一個企業扣除資本成本後的資本收益,即該企業的資本收益和資本成本之間的差。站在股東的角度,一個企業只有在其資本收益超過為獲取該收益所投入的資本的全部成本時才能為企業的股東帶來收益。

這種估值方法從資本成本,收益的角度來考慮企業價值,能夠有效體現出天使投資家的資本權益受益,因此很受職業評估者的推崇。


二、風險投資前評估法

是一種相對較新的方法,在這種方法中,天使投資家向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卻不立即要求公司的股權,也不立即要求對公司估值。

這種方法的好處是避免了任何關於企業價值、投資條款的談判,不足之處是天使投資人無法確定最終的結果如何,風險投資前評估法是很多成功天使投資人常用的方法。

三、運營數據估值法

互聯網企業做天使輪融資,其實投資人最看重三個運營數據,第一個叫用戶留存率,第二個叫獲客成本,第三個叫交易轉化率。

一般一個互聯網產品經過四到八週之後,留存率能保持在2%-5%,這就是一個比較理想的水平。如果四到八週後留存率做到10%以上,那估值就會更多了。現在互聯網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其實獲客成本變得越來越高,除了做線下的推廣,線上的導流買流量也變得成本居高。獲客成本越低,則獲客能力越強,那估值相對就要大一些。

四、市場收益法

市場收益法在實際應用過程之中,根據目標公司不同行業、不同模式、不同發展階段的特點,就數據指標的確定、未來估算、對標上市公司選擇、流動性折減、折現率等進行個性化的商洽和選擇,並最終得到估算公式。

因此,市場收益法能夠以相對比較合理的方式得到企業的估值,市場收益法是投融資過程之中比較常見的估值方式,在創業企業融資過程之中有著廣泛的應用。


五、現金流折現

這是一種較為成熟的估值方法,通過預測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資本成本,對公司未來自由現金流進行貼現,公司價值即為未來現金流的現值。貼現率是處理預測風險的最有效的方法,因為初創公司的預測現金流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其貼現率比成熟公司的貼現率要高得多。

尋求種子資金的初創公司的資本成本也許在50%-100%之間,早期的創業公司的資本成本為40%-60%;晚期的創業公司的資本成本為30%-50%。對比起來,更加成熟的經營記錄的公司,資本成本為10%-25%之間。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較為成熟、偏後期的私有公司或上市公司,比如凱雷收購徐工集團就是採用這種估值方法。

以上內容來自資料整理,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進行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