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局老局長張國寶:“2018年油價預測,我贏了”


能源局老局長張國寶:“2018年油價預測,我贏了”


能源局老局長張國寶:“2018年油價預測,我贏了”

能源局老局長張國寶:“2018年油價預測,我贏了”

“現在全年油價出來了,看來還是我贏了。”


/ 嚴凱


預測國際油價走勢歷來是石油行業從業者最關心的話題之一。

2017年12月8日,國家發改委原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原局長張國寶和美國劍橋能源研究會主席丹尼爾·耶金對話時,對2018年油價做過一次預測。

當時,在北京國際能源專傢俱樂部年會上,張國寶認為,油價預測很難,因為影響因素太多,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

在排除一些極端事件的前提下,這位能源局老局長預測,2018年的國際油價應該在60~70美元左右,反映的是全球經濟回暖和石油市場的再平衡。

丹尼爾·耶金同意張國寶關於油價回升的看法,但預測時更保守一些。他認為,在排除極端事件的前提下,2018年的國際油價會在55~65美元之間。

這次預測後來被解讀為一場針對油價的“國際賭局”。

2018年12月16日,同樣是在北京國際能源專傢俱樂部年會上,張國寶表示,從當時的國際油價看來,丹尼爾·耶金略勝一籌。

當時,受國際形勢影響,國際油價不斷大跌,WTI在50美元/桶以下,布倫特不到60美元/桶。

但如果按2018年全年平均價來算,布倫特和WTI全年均價是67.5美元/桶,恰在65~70美元/桶區間內。

這場“國際賭局”,最終贏得是老局長張國寶。

1月9日,張國寶親自撰文,對這場所謂的“國際賭局”進行了解釋。全文如下

“去年十月份之前,油價一直是緩慢上漲,十月份之後石油價格出現激烈波動,10月3日,布倫特和WTI原油期貨價格分別創下86.29美元/桶和76.41美元/桶的近四年高點。但2018年12月24日,布倫特和WTI期貨價格又分別跌至50.47美元/桶和42.53美元/桶,創下一年多來最低。 原因是機構投資者押寶去年11月6日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生效會拉動油價上漲,但實際結果是制裁的力度並沒有大幅度減少伊朗石油出口,導致機構投資者逃離,油價又劇烈下跌。 現在全年油價數出來了,布倫特原油期貨年均價為71.69美元/桶,比上年提高16.96美元/桶,漲幅達31%;WTI原油期貨年均價為64.90美元/桶,比上年提高14.05美元/桶,漲幅達27.6%。 在2017年北京國際能源專傢俱樂部會議上,主持人陳新華要我和美國劍橋能源研究所創始人丹.尤金先生預測油價。我說2018年全年可能在65~70美元/桶,而尤金先生預測是60~65美元/桶。 2018年底的北京國際能源專傢俱樂部會議上,當時油價處於最低點,我致詞時為了說明油價的難預測性,開玩笑地說去年我和丹·尤金先生對油價的預測看來尤金先生更勝我一籌。此講話一出,某些自媒體網站為吸引眼球,以“老局長張國寶輸了國際賭局”為標題議論一番。 現在全年油價出來了,看來還是我贏了。”

儘管贏了這場所謂的“國際賭局”,但正如張國寶所言,對國際油價的預測,在近兩年來,變得越來越不靠譜。

即便是有著“原油之神”稱號的石油交易商安德魯·霍爾(Andrew Hall)也不得不面對失敗。

2017年夏天,在虧損超過16%的收益後,他管理的原油對沖基金Astenbeck資管公司被迫關閉。

上世紀70年代,霍爾曾任職於BP,還曾擔任花旗集團交易公司Phibro Energy Inc.的首席執行官。過去十多年來,霍爾一直押注油價上漲。

他的成名戰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時,因做多石油為花旗掙得盆滿缽滿,個人也因此拿到1億美元獎金,從此有了“石油之神”的稱號。

霍爾的這次失利源於誤判了美國石油產量激增造成的影響。

石油行業對預測國際油價樂此不疲,但資深從業人士越來越忌憚談論油價。

作為BP的首席經濟學家,戴思攀每年至少來中國兩次。由他主導的兩份行業報告——《BP世界能源展望》和《BP世界能源統計年鑑》的中文版每年都會在中國發布。

當被問及如何預測油價時,他曾說,預測油價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

能源局老局長張國寶:“2018年油價預測,我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