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花開綻放芳華 莆田學院開展精彩活動燃燒冬日激情

連日來,莆田學院組織開展一系列溫情創意的精彩活動,與青春作伴,為廣大青年學子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的舞臺,引導他們用實際行動創造更加美好的未來,書寫青春故事,綻放時代芳華。

這個冬天有點暖 莆田大學生製作小玩偶送給住院小朋友

青春花開綻放芳華 莆田學院開展精彩活動燃燒冬日激情

同學們專心地製作不織布小玩偶

12月20日,莆田學院50多名大學生聚集在一起,親手用一針一線縫製了40多個不織布小玩偶,作為贈送給在莆田九五醫院住院的小朋友們,在寒冷的冬天為他們送上溫暖,鼓勵他們戰勝病痛。

此次活動是由莆田學院一團毛線協會舉辦的“暖冬行動”做個禮物活動。現場,同學們專心地用剪刀將玩偶的輪廓一一剪下,並用針線將各個部件的邊緣縫起來,同時填上棉。經過大家的齊心協力,多啦A夢、聖誕樹、愛心等40多個可愛的不織布小玩偶一一誕生。

“這是我第一次做手工,有點擔心小朋友們會不喜歡。”大學生劉豔芳現場製作了一雙紅色手套。

“大部分的小朋友對打針和醫院都有所恐懼,所以我們想在這個冬天為他們送去溫暖,鼓勵他們戰勝病痛,消除對醫院的恐懼感,早日康復。”莆田學院一團毛線協會會長陳玲娣說。

21日下午,該協會將同學們製作好的小禮物送到莆田九五醫院住院部。由醫院工作人員分發給住院治療的小朋友們。現場,記者看到在醫院手術室外的牆上,貼著動漫牆紙,掛滿了玩偶。

從吃飽到吃出文化 莆田高校師生感受“食”代變遷

青春花開綻放芳華 莆田學院開展精彩活動燃燒冬日激情

莆田高校師生感受“食”代變遷

12月20日下午,由莆田學院管理學院團委主辦的“改革開放40週年‘食’代的變化”食品展舉行。展臺內外是豐富的文字圖片、實物場景,更有新鮮的食品供參觀者品嚐。這立體直觀、直擊舌尖的展覽,讓人們多角度、深層次感受改革開放40年的巨大變遷,一下子吸引了眾多教職員工和學生前來參觀體驗。

改革開放40年,老百姓餐桌上的變化可謂翻天覆地。從吃不飽到吃飽,再到吃出健康、吃出品味、吃出文化。記者看到,現場食品按年代順序排放,從粗糧、80年代還比較少的柿餅、90年代逐漸增多的油炸食品到如今常見的西式糕點、便攜裝咖啡,應有盡有。還有極具閩南特色的紅團、方糕等。雖然少了一些北方特色食品,但基本覆蓋各個年齡層乃至不同地區的飲食文化。

“自己出生在80年代,那時候完全無法想象飲食文化這種概念。展區這樣的安排可以以一種直觀的方式,表現出改革開放40年來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希望通過簡單的食品展結合當下時代熱點,將閩南傳統飲食習慣乃至中華傳統飲食文化推向一個更高的平臺。”管理學院實驗教學中心主任李荔娜說。

剛滿19歲的環境與生物工程學院的學生楊姍姍現場品嚐到了近年來幾乎鮮少會購買到的“太平”餅乾。她說,這種滋味讓自己有了一種回到童年的感覺,“這展覽的形式特別好,好像回到了小時候和父母生活的年代裡。對我而言,一種食物就是一種鄉愁。”

  莆田高校學生創意讓人眼前一亮:機器人為你“端茶遞水”

青春花開綻放芳華 莆田學院開展精彩活動燃燒冬日激情

參賽者為參觀同學講解作品創意

日前,莆田學院一場由上千人參賽的創意設計與製作大賽落下帷幕。25日下午,此次賽事的近百個獲獎作品面向全校學生公開展出。

展出的作品創意十足:溫控風扇、手機藍牙遙控車、智能光電四驅車、激光切割創意鐘錶等都引起了同學們濃厚的興趣。其中,有一件作品圍觀者甚多,它是機電工程學院學生林偉煌和他的團隊設計的機械臂機器人,獲得了本次模塊化機器人創新設計競賽特等獎。機械臂機器人可以通過人臉識別以及語音識別跟隨“主人”移動,甚至可以“端茶遞水”。

本次舉辦精彩、難忘、成功的創意設計與製作大賽有助於發掘和培養大學生的創新思維、團隊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為參賽者提供了一個施展才華、提升能力、享受過程、快樂競賽的平臺,讓他們在參與中體驗樂趣,激發創造力,收穫豐盈生命的力量。(稿件來源:東南網 莆田文明網綜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