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1978-1979丨找房子比找對象還難!“鐵幕”拉開的大決策

回望1978-1979丨找房子比找對象還難!“鐵幕”拉開的大決策

回望1978-1979丨找房子比找對象還難!“鐵幕”拉開的大決策

回望1978-1979丨找房子比找對象還難!“鐵幕”拉開的大決策

1978年,鄧小平在十一屆三中全會上

中房報記者 馬琳 丨文

偉大的背後都是苦難。經過漫長的十年內耗,40年前,國人迎來了新的春天氣息。

從北京來到偏遠小西村的知青林木帶著妻女返回了城市,返城打破了林家平靜的生活,多了幾口人不僅吃飯是問題,住更是大問題。女主角小麥在狹小的居室中奮鬥著,她和女兒住過陽臺、過道,包括小姑子的居室,但最終分到了房子有了自己的家。

這是描寫知青返城的電視劇《小麥進城》中的情節,它向外界展示了上世紀70年代末期人們的奮鬥與住房狀況。

史料記載,新中國成立時中國有5.3億人口,到1978年增加到9億。1949年我國人均居住面積是4.5平方米,1978年下降到3.6平方米。這還不包括城市逾1000多萬尚未返城的上山下鄉知識青年,假如把他們算上可能連3平方米都不到。

形勢比人強。到了1979年,知青大返城,住房問題驟然緊張起來。以廣州為例,從解放後到1979年,住房非常困難,1978—1979年東山區人均住房面積只有3.82平方米,有些地方甚至是“三代同房”、“三代同床”。那裡流傳一句話,“找房子比找對象還難。”

回望1978-1979丨找房子比找對象還難!“鐵幕”拉開的大決策

1979年,廣州珠江兩岸

“國民經濟中一個突出的薄弱環節”住房問題,與其他許多問題交叉重疊,擺在了改革開放之初的政府和主政者的案頭。

矛盾與問題膠著之時刻,大國的破局也在緊鑼密鼓地進行。1978年大事件撲面而來: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時任國務院副總理鄧小平訪美歸來;受中央指示,袁庚率領招商局開發寶安縣蛇口工業區的步伐邁開;對廣東、福建兩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國家城市建設總局的建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企業經營法》的推出,一些想法與探索也在萌芽,如“解決住房問題能不能路子寬些”、“殺出一條血路來”,這些動作和提法猶如冰封的河床遇上暖春開始鬆動,啟蒙和最終拉開了中國住宅、城市與社會大發展的嶄新時代。

━━━━

全國首個商品房正式動工

回望1978-1979丨找房子比找對象還難!“鐵幕”拉開的大決策

全國首個商品房廣州東湖新村

20世紀70年代,城鎮居民解決住房問題基本停留在“等國家建房,靠組織分房,要單位給房”上。1978年的中國老百姓還沒有聽說過房地產這個詞彙,他們只曉得自己家住的房子太小、太擠。上海光華儀器儀表廠會計楊希鴻,就住在如同“鴿子籠”的家,13平方米, 擠著三口人。

上到政府下到基層,住房問題都是頭等大事。

1978年9月,中央在北京召開全國城市住宅建設會議,轉達了鄧小平對於解決租房問題的指示,主體精神是:解決住房問題的路子能不能寬些,譬如允許私人建房或者私建公助,分期付款。建築業是可以為國家增加收入、增加積累的一個重要產業部門。在長期規劃中,必須把建築業放在重要位置。

到了這一年的年底,1978年12月18日—22日,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決定實行改革開放。一些決定開始萌發。

1979年元旦,中美建交,1月28日至2月5日,時任國務院副總理的鄧小平對美國進行了正式訪問,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

回國後不久,他就提出許多重要的戰略決策,比如走中國式的現代化道路;設立經濟特區,“殺出一條血路來”;社會主義也可以搞市場經濟;小康目標等等。其中也包括住房領域。

到了1979年3月,在住房領域發生了三件重要的大事:一是3月12日,國務院發出通知,中共中央批准成立“國家城市建設總局”,直屬國務院,由國家基本建設委員會代管。這意味著一個主管城市建設與住宅的機構開始出現。

二是在住宅開發建設方面,1979年國家城市建設總局、國務院僑辦制定了關於用僑匯購買和建設住宅的暫行辦法,鼓勵華僑、歸僑和僑眷用僑匯購買和建設住宅,並且規定所有權和使用權歸自己,國家依法給予保護。

三是3月初,敢為人先的廣州人面對有地沒錢的局面,率先決定引進港資在東山區進行試點建商品房。東山區成立引進港資住宅建設指揮部(後更名為東華實業公司),操盤手李慶符與香港的開發商展開了長達半年的曲折談判。

到了1979年秋交會閉幕的那一天,穗港雙方簽訂了引進港資建房的合同。1979年12月21日,全國首個商品房小區東湖新村正式動工。根據穗港雙方合同,共25棟、6萬平方米的東湖新村開發,由廣州提供土地,港方提供資金,6萬平方米中2萬平方米由港方在香港發售,售價約為港幣2500元/平方米(當時100港元約兌30元人民幣),一經推出就被搶購一空(1979年,當廣州出售商品房的廣告在香港刊登,據有當時親歷的老人回憶,聽說香港有1800多人前往認購,而房子只有200來套,先到先得)。原來,大量的香港人有親屬在廣州,希望在廣州置業解決親人的住房問題,還有部分人要到廣州做生意,購房自住。當時有一位香港同胞甚至一口氣買了十套房給廣州的親戚居住。

東湖新村的出現創造了多個全國第一:全國第一個商品住宅項目,第一個引進港資開發的住宅項目,第一個實施小區管理的住宅區。創造了中國房地產的先河。

回望1978-1979丨找房子比找對象還難!“鐵幕”拉開的大決策

那個時期的“筒子樓”建築又稱兵營式建築,一條長走廊串連著許多個單間,走廊兩端通風,狀如筒子

在這年的7月1日,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也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外合資企業經營法》,首次提出了“土地使用費”的概念。它以徵收土地使用費為標誌,開啟了城市土地使用制度的改革,城市土地無償使用制逐步向有償使用制轉變,各個城市相繼出臺地方性的土地使用權法規或條例,對土地使用的收費標準進行規定,為地方政府興建城市基礎設施提供資金支持。這也成為了後來維持地方政府有效運作的土地財政的萌芽。

到了1980年,國家建委同意了國家城市建設總局《關於加強住宅建設工作的意見》,並轉發各地。這份意見得以讓外界看到了1979年的住宅建設情況,1979年完成投資73億7900萬元,比1978年增長96.6%,佔全國基建投資總額的14.8%;竣工面積6256萬平方米,比1978年增長66.7%,創造了歷史最高紀錄。此外,許多城市,結合房屋維修,還改建、擴建、翻建了一批住宅;並在西安、南寧、柳州、桂林等城市,進行了住宅出售和組織私人建房試點。這些成就表明,調整“骨頭”與“肉”的比例關係,在住宅建設方面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在企業層面,1979年,中海地產創立於香港;而20歲的黃楚龍(星河地產董事長)離開東埔老鄉,到深圳闖蕩,開始了白手起家的艱辛歷程。

回望大歷史源頭,1979年成為了中國實行向居民全價售房試點的開端,這是一個大變化開始的重要年份。

━━━━

“鐵幕拉開了”

回望1978-1979丨找房子比找對象還難!“鐵幕”拉開的大決策

1979年,蛇口炸響“開山炮”,蛇口第一爆撼動的不僅是土地,還有板結的體制、僵化的思想

除了住房領域的變化,更大的變化是在一些體制與開放層面。

1979年4月舉行的中央工作會議上,習仲勳明確表示,在現行經濟體制下,廣東經濟難以有大的發展,希望中央“下放權力”,允許廣東先走一步,在深圳、珠海、汕頭劃出一些地方實行單獨管理,可初步定名為“貿易合作區”,以利於華僑、港澳同胞和外商投資,按照國際市場的需要組織生產。

他的這一建議引起中央的高度重視,並得到鄧小平的讚許和支持。鄧小平說,“還是辦特區好,過去陝甘寧就是特區”,“中央沒有錢,你們自己去搞”,“殺出一條血路來”。

7月15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准廣東和福建兩個省委的報告,決定對廣東、福建兩省實行“特殊政策、靈活措施”。

也就是廣東干部群眾所熟知和對之充滿感情的“中發(1979)50號文件”。這個文件給廣東、福建兩省在計劃、財政、金融、物價等方面以較多的自主權。特別在外貿方面,允許廣東有權安排和經營自己的對外貿易,來料加工、補償貿易和合資經營等項目,省裡可以自行審批。還確定了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試辦經濟特區。

回望1978-1979丨找房子比找對象還難!“鐵幕”拉開的大決策

1979年,為配合中國改革開放,寶安縣升格為深圳市,將原本的寶安縣西北面的一處改為寶安區,撤銷寶安縣,並設深圳經濟特區

在廣東突破體制限制要進行發展的過程中,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和它的創始人袁庚是繞不開的話題。

1979年1月31日,袁庚和交通部副部長彭德清向李先念、谷牧彙報在廣東建立蛇口工業區的設想,當即得到批准,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從此創立。

李先念當時的要求是:“不給你們錢買船建港,你們自己去解決,生死存亡,你們自己管。”讓袁庚心情澎湃的是,在計劃經濟體制還佔據著壟斷地位的背景下,他利用了四個月的時間(1978年10月中旬到1979年2月中下旬),將“蛇口工業開發區”從構想到籌建的各項準備就緒,率領著第一批創業者在這裡邁出了我國改革開放的第一步。

回望1978-1979丨找房子比找對象還難!“鐵幕”拉開的大決策

1979年1月31日,袁庚和交通部副部長彭德清向李先念、谷牧彙報在廣東建立蛇口工業區的設想,當即得到批准,招商局蛇口工業區從此創立

“我對香港發展起來的路徑有些感悟,香港趁內地十年動亂的機會,利用港口這一優勢,最終成為國際金融商務中心。由此我想,與香港僅一水之隔的深圳,能否也通過開放港口,引入港資,利用香港的經驗來辦一個對外開放的港口?”袁庚回憶說。

1979年7月20日,蛇口工業區正式啟動。就這樣,蛇口成為中國改革開放的“試管”,袁庚也成為“中國改革開放最初實踐者之一”。

回望1978-1979丨找房子比找對象還難!“鐵幕”拉開的大決策

1979年1月,粵港交界寶安街景

蛇口炸響“開山炮”,這一爆撼動的不僅是土地,還有板結的體制、僵化的思想。蛇口和袁庚的出現,捅開了鐵幕般的計劃經濟。

1980年8月26日,第五屆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批准設置經濟特區,並通過《廣東省經濟特區暫行條例》。當時,《紐約時報》發出驚歎:“鐵幕拉開了!”

回望1978-1979丨找房子比找對象還難!“鐵幕”拉開的大決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