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大浦東》:實力探索改革獻禮劇的高度、深度與溫度

电视剧《大浦东》:实力探索改革献礼剧的高度、深度与温度

昨晚收官的改革開放獻禮劇目《大浦東》以小人物命運走向反映大時代變遷,構建起從1986年至2017年三十餘年間的生活百態圖景,描摹出這一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發展脈絡。

2018年的電視劇市場被媒體稱作“現實主義大年”,曾經風靡一時的古裝劇火速降溫,現實題材電視劇強勢霸屏,一時之間竟滋生出“亂花漸欲迷人眼”之感,其中亦不乏懸浮於真實生活之外的“偽現實主義”項目。

央視卻向來自帶鑑劇功能,能有幸綻放於央視熒屏者,基本上可斷定為主題宏大立意深遠之佳作,昨晚剛剛收官的改革開放獻禮劇目《大浦東》亦在此列。

电视剧《大浦东》:实力探索改革献礼剧的高度、深度与温度

從情節上,可見《大浦東》之高度,既有對重大歷史節點的記錄,又細述了浦東開發為群眾帶來的民生實惠。

從題材上,可見《大浦東》之深度,開創了浦東題材和金融改革題材影視化先河。

從創作手法上,可見《大浦東》之溫度,以小人物命運走向反映大時代變遷,通過對近40位人物群像的塑造,構建起從1986年至2017年三十餘年間的生活百態圖景,描摹出這一時期波瀾壯闊的歷史發展脈絡。

影像記錄重大歷史節點

城市變遷展示民生實惠

“ 1292年上海建成、1843年上海開埠。”“1990年浦東GDP僅為70億,佔比不足全上海的十分之一。”“只用了九年時間,浦東GDP就增長到700億,翻了10倍還多。”這些乾貨滿滿的數據經由劇中浦東建設者娓娓道出之時,金融改革為浦東帶來的巨大影響立刻變得真切而又具體。

鏡頭流轉之下,浦東從“寧要浦西一張床,不要浦東一間房”的棚戶區到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金融中心之一的蝶變過程無比清晰。人流深處,前期泥濘的街巷和簡陋的擺渡船,與後期熙攘的上海世博園、浦東主題公園等現代設施形成鮮明對比。

电视剧《大浦东》:实力探索改革献礼剧的高度、深度与温度

重大歷史節點層面,該劇記錄了多個“中國第一”的誕生: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第一個金融貿易區——陸家嘴金融貿易區、第一個保稅區——外高橋保稅區、第一個自由貿易區——上海自貿區的建成。

城市建設層面,又對南浦大橋、楊浦大橋、盧浦大橋、世博園等重大工程進行了描繪,真切地再現了浦東開發建設全過程。

电视剧《大浦东》:实力探索改革献礼剧的高度、深度与温度

民生層面,洋涇老街鄰里街坊的生活變化具像地展示了浦東開發給老百姓帶來的實惠。

國際層面,從範爾霖,到查爾德,再到布朗等一系列角色的帶入和設定,將國際維度的敘事巧妙地整合其中,他們在中國的經歷,一方面呈現了中國經濟日益融入全球產業鏈的歷史進程,另一方面也揭示出融入過程中所觸及的暗流與規則,發展與博弈,利益與人性。

敘事層次之豐富,格局之宏大都使作品呈現出與眾不同的磅礴之氣。

細密梳理金融改革脈絡

由點及面映射經濟體制改革

金融改革是中國影視界少有人觸碰的題材,《大浦東》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從一張飛樂股票到正在打造全球金融中心的當下,金融學子趙海鷹、陳夢蕾、謝天陽等年輕人從象牙塔步入社會,跟隨中國的金融業從蹣跚學步到影響世界,這一成長軌跡的敘述,使金融這一略顯清冷的專業領域在觀眾眼裡變得鮮活而親切。

电视剧《大浦东》:实力探索改革献礼剧的高度、深度与温度

《大浦東》劇情緊緊圍繞金融產業服務實體和有力監管兩方面展開,男一號趙海鷹的事業線上著力構建了金融與實體經濟的關係,他在創業歷程中堅守“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初衷和本業”,提出“投資就是投人”的理念,出於對韓要強個人品德的高度認可,力排眾議堅持投資、服務於永康醫療器械廠。

电视剧《大浦东》:实力探索改革献礼剧的高度、深度与温度

順著永康醫療器械廠的發展軌跡,我們可以看到一家曾經循規蹈矩的國營公司,一步步完成股份制改革、完成資源整合、完成併購、走向國際,並最終發展成為具有行業前瞻性的生物科技集團。

在這條支線上,是國營企業在經濟體制改革過程中順應潮流,引領時代發展的真實案例,從側面展示的正是我國經濟體制改革全局。

电视剧《大浦东》:实力探索改革献礼剧的高度、深度与温度

在此期間,趙海鷹與徐瀚之、韓要強、布朗等人物一同構建起了一種良性的產融關係。而以查爾德、方大力、謝天陽、蘇明康等投機者為代表的人物,則以不法手段在資本市場上逐利而行,屢設騙局,最終難逃法網制裁,他們的違法案例,也自然成為了金融強監管的反面註腳。

趙海鷹對謝天陽的精神鼓勵和物質支持,以及二人最後攜手創業,實則是對許許多多在金錢面前迷失的人性的召喚,對於年輕創業者既有警示作用,又有示範作用。

藝術美學傳遞人間大愛

昂揚之姿挑戰“喪”文化

在“人間不值得”、“佛系青年”等熱詞充斥網絡,“喪”文化逐漸成為主流的當下,《大浦東》男主趙海鷹一生“不忘初心,築夢前行”的精神無異於一針強心劑,對習慣於鴕鳥式生存模式的年輕人以正確示範。

他永不向命運低頭、敢為人先的積極進取精神,也必將成為無數年輕人日後追尋模仿的處世哲學。“劇中呈現出的心靈激盪,能給當下正在創業的人們帶來些許啟迪”,《大浦東》編劇張強表示。

电视剧《大浦东》:实力探索改革献礼剧的高度、深度与温度

雖然致力於弘揚主旋律,《大浦東》卻並未空洞說教,圍繞著趙海鷹的成長,愛與被愛的情感糾葛始終相伴左右。在他奮鬥前行的道路上,既有來自原生家庭父母的支持與鼓勵,又有洋徑街上錢媽媽一家“不是親人勝似親人”的照顧與體貼。

在溫暖氛圍中長大的趙海鷹內心無比陽光,同窗兄弟張翔經濟拮据時給予金錢上的幫助,謝天陽入獄後給予精神上的鼓勵,出獄後又親手奉上創業資本。他與校園戀人陳夢蕾的情感雖然一波三折,但兩人之間的每次相處都能給人“情比金堅”的感動。

电视剧《大浦东》:实力探索改革献礼剧的高度、深度与温度

如果說父母兄弟間的親情友情只能算做世間小愛,那趙海鷹、陳夢蕾、錢春生等人每逢災難來臨時的慷慨解囊,於汶川地震發生後集體奔赴災區提供志願服務,關注災區民眾精神修復,積極籌建康復中心,收養“失親少女”楠楠等一系列行為,則是對“大愛無疆”這一國民精神的具體行為體現。

可以說,趙海鷹的成功與奉獻,將同時影響觀眾樹立積極向上的人生觀。

《大浦東》由王義明執導,張強編劇,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上海電影(集團)有限公司、中國電視劇製作中心有限責任公司和北京二十一世紀威克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

劇目開播伊始,導演王義明曾經公開吐露心聲:“時間只記住精品,藝術只承認一流。”如今《大浦東》圓滿收官,該劇於小處著筆展示改革成就的立意顯然是成功的,主創團隊希望通過劇目傳達的奮鬥精神也必將深置於觀眾內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