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經典:克里米亞之戰

克里米亞位於烏克蘭東南部,俄羅斯的西南部,它扼守亞速海和黑海通道刻赤海峽,戰略地位十分重要。

2014年俄羅斯將克里米亞收入自己囊中,2018年下半年又在刻赤海峽發生了俄羅斯扣留了烏克蘭三艘軍艦與艦上人員事件,俄烏兩家大有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發之勢。

在二戰中,克里米亞在蘇德戰場上也是兩軍爭奪的焦點。

1942年初,蘇德戰場的形勢,優勢仍在德國一邊。莫斯科保衛戰後,蘇聯人只是站住了腳,沒死而已。就像兩個拳擊手,德國左右突擊,把蘇聯打的搖搖晃晃,口吐鮮血,最後的一拳沒打死蘇聯,蘇聯站住了,還反手給了德國一腳,打了對方一個趔趄。總之雙方你來我往,德國人不好受,蘇聯人也沒好到哪裡去。

到了1942年春,蘇德雙方進入相持階段,但是雙方都在厲兵秣馬,準備更大規模的戰役,以爭奪戰場的主動權。德軍因為戰線拉的過長,已無力進行全面進攻,所以德軍最高統帥部希望攻擊蘇聯意想不到的戰略方向,以期佔領主動權。

希特勒把戰略眼光盯向了克里米亞。克里米亞是位於蘇聯歐洲部分的一個半島,它就像漂浮在海面上的巨型章魚,面積很大,南部跟土耳其隔海相對,西部是羅馬尼亞和保加利亞,是連接歐洲和中東的要道,德軍欲想佔領蘇聯斯大林格勒和高加索地區,必先拿下克里米亞。

二戰經典:克里米亞之戰

蘇軍在克里米亞,駐有強大軍事力量,蘇聯控制著半島周圍的制海權和制空權,陸軍有8個師和兩個裝甲旅,並且在陸上重要地點修建了堅固的碉堡和工事。

希特勒把奪取克里米亞半島的任務交給了德軍第十一集團軍統帥曼施坦因。

二戰經典:克里米亞之戰

埃裡希·馮·曼施坦因(德語:Erich von Manstein,1887年11月24日-1973年6月10日),是一名終身從軍的職業軍人,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脫穎而出,成為納粹德國國防軍中最負盛名的指揮官之一。儘管他從未成為納粹黨的一員,他卻被授予了陸軍元帥的軍銜。

曼施坦因指揮的第十一集團軍共有9個師,外加羅馬尼亞第三集團軍。德軍在曼施坦因率領下,向蘇聯發起了一次又一次的猛烈攻擊,蘇軍憑藉著有利地形拼死抵抗,蘇聯一方援軍不斷通過黑海登陸。

雙方打的精疲力盡,戰役的勝負好像是擺在天平上一樣,如果一方堅持不住,勝利就會倒向另一方。最終,還是蘇軍先堅持不住了,防線開始崩潰,除了半島南邊的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外,整個克里米亞落入了德軍之手,殘餘的蘇軍撤到了要塞內。

此時,蘇軍又在克里米亞半島東

端的刻赤半島登陸,雙方再次陷入拉鋸戰。

二戰經典:克里米亞之戰

為了打破僵局,1942年1月5日,曼施坦因出動第三十軍和第四十二軍向登陸半島的蘇軍發起反擊。這次反擊十分冒險,因為經過和蘇軍幾次鏖戰,曼施坦因手上只有3個半已被削弱的德國師和1個羅馬尼亞旅,面對的蘇軍卻有8個師又一個旅,但是曼施坦因還是取得了成功,抓了1萬多名蘇軍俘虜。

曼施坦因確是名將,德國人仗打的巧,經常以弱勝強,以少勝多。但是蘇軍也不想放棄克里米亞,仍然向刻赤半島增兵。蘇聯人知道克里米亞丟失,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到了3月13日,蘇軍動用8個步兵師、2個裝甲旅發動大規模的反攻,而曼施坦因也得到了新組建的第22裝甲師和第28輕裝甲師的增援。雙方在克里米亞展開激烈的對攻。為把蘇軍徹底趕出克里米亞,曼施坦因要求希特勒派大量的空軍支援,先奪刻赤半島,再拿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希特勒同意了,從5月8日起,曼施坦因用少量兵力圍困塞瓦斯托波爾要塞,集中了5個德國步兵師、1個裝甲師和2個羅馬尼亞師向刻赤半島大舉進攻,在德國空軍大力配合下,經過10天激戰,到5月18日,全殲蘇軍第44集團軍和第51集團軍,俘虜蘇軍17萬。

二戰經典:克里米亞之戰

被德軍俘虜的蘇軍狙擊手

拿下刻赤半島後,曼施坦因開始準備攻克蘇軍在克里米亞半島的最後一個據點——塞瓦斯托波爾。

要塞由蘇軍海岸軍團負責防禦,兵力有7個步兵師、1個騎兵師、3個海軍陸戰旅。

曼施坦因對這次攻擊做了充分準備,他在2英里長的陣地上展開了208個炮兵連,這在二戰絕無僅有。

6月7日拂曉,德軍對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發起了進攻。德軍炮兵瞄準蘇軍堡壘開始猛烈轟擊,空軍的轟炸機也紛紛向目標投下炸彈。這場攻堅戰非常慘烈和殘苦。而英勇的蘇聯紅軍,利用碉堡優勢、人海戰術,對德軍的進攻進行了頑強的抵抗。雙方都是寸土必爭,蘇軍常常打到最後一人一彈,德軍每攻下一個碉堡,都要付出慘重的代價。

6月17日,德軍終於從北面深深楔入要塞地區。6月27日,傷亡慘重的德軍奪取了蘇軍在外圍的防線。此時,德軍的忍耐力已達到了極限。所以,最後奪取塞瓦斯托波爾要塞的戰鬥,曼施坦因改強攻為奇襲。

6月29日凌晨,曼施坦因出其不意,派突擊隊秘密渡過了塞瓦斯托波爾灣,從南岸的岩石絕壁而上,出奇兵突然從背後襲擊蘇軍。同時,他指揮德軍主力在炮兵猛烈轟擊之後發起進攻,使要塞內的蘇軍陷入腹背受敵的困境。到了7月4日,退到半島頂端的蘇軍9萬多人突圍無望,被迫投降。

攻克塞瓦斯托波爾要塞,德軍繳獲了火炮460門,其它戰利品不計其數。德國也為之付出了慘重代價,有近24000名將士陣亡,至此,德軍終於佔領了整個克里米亞半島。

二戰經典:克里米亞之戰

曼施坦因憑藉這一攻績,被希特勒晉升為陸軍元帥。

正所謂一將成名萬骷朽。德國等法西斯發起的二戰,給眾多國家帶來深重災難。多行不義必自斃,侵略者雖然一時得勢,但逃脫不了失敗的命運!

戰後,相比較另一名元帥隆美爾,曼斯坦因結局比隆美爾要好很多,他最後以職業軍人的身份沒有被盟軍處死,一直活到1973年,可以說得到了善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