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起底“北京文化”:一個“保底”豪賭者的縝密“算術”

文|沈多、李偉

文娛價值官解讀:

“北京文化”是文娛產業的新生軍,其前身為1998年成功上市的北京旅遊。2013年因旅遊業盈利下降,倒逼其轉型,遂以收購電影投資及製作公司光影瑞星(後更名為“摩天輪文化”)為契機,切入影視製作領域。

作為文娛產業的強勢闖入者,北京文化還是“保底發行”的開創者,這是由原萬達影視總經理、摩天輪文化創始人宋歌,在執掌北京文化後定製的影視投資戰略。

這個看似賭博似的激進戰略,卻令“北京文化”迅速崛起。入行僅四年,北京文化參投、發行的電影《心花路放》、《鬼吹燈之尋龍訣》、《戰狼2》分別斬獲了2014、2015、2017年國產片的票房冠軍。由此,也令“保底”之風,在行業內蔚然盛行。

究竟是秩序的破壞者?還是資本創新的贏家?北京文化將在文娛產業玩出一個怎樣的新天地?文娛價值官(ID:wenyujiazhiguan)將帶你走進這家高調卻又神秘的公司,一窺究竟。

独家起底“北京文化”:一个“保底”豪赌者的缜密“算术”

5億保底《二代妖精》,北京文化押出下一個《戰狼2》?

由馮紹峰、劉亦菲領銜主演的《二代妖精》今天上映,該片由金牌監製陳國富坐鎮。北京文化按照總票房5億的收入,購買了影片主要出品方工夫影業的票房收益權,不僅支付給對方約7473萬的票房淨收益,還承諾將墊付3000萬的宣發費用。此前,北京文化已共同出資1560萬參與了《二代妖精》的投資,也就是說,影片未上映,該公司已為這部電影投入了約1.2億的費用。不得不說,這確實是風險較大的激進打法。

然而,北京文化就是憑藉這樣的激進打法,一再攻城略地,成為票房贏家。其最顯赫的戰績莫過於今年以8億保底《戰狼2》,這部電影最終取得了56.8億的票房,成就了中國影史上最高票房紀錄的締造者。

《戰狼2》亦不是先例。

此前,北京文化就先後主導、參與了電影《心花路放》、《我不是潘金蓮》等多部電影的保底發行,為製片方提前鎖定收益的同時,進擊影視產業內容上游。

值得注意的是,北京文化參與保底發行的電影,在分成佔比上很小,跟華誼保底《西遊降魔》分成佔70%、博納保底《後會無期》分成佔40%相比,北京文化保底分成佔比25%的比例,顯得很單薄。

顯然,作為新軍的北京文化,是想通過讓利方式攫取影視資源,提高知名度,擴大品牌影響力,讓自己在被頭部電影公司瓜分無幾的文娛市場上,迅速的佔據一席之地。

而相比保底,北京文化的投資手法,則顯得更為激進。據文娛價值官(ID:wenyujiazhiguan)瞭解,北京文化已經與烏爾善導演達成了《封神》系列的3部電影的合作計劃,投資不高於人民幣13億元,投資比例為不高於70%且不低於 20%,並負責3部電影的宣傳發行。

在2016年的年報裡,北京文化就擬為這個計劃的第一部電影《封神》投資3億元,佔70%份額,也就是說整部電影的投資約為4.3億元,4.3億元的投資意味著票房要達到13億才能回本,而這部電影預計的檔期是2020年。

將13億全部押寶到烏爾善導演身上,且至少得等上4年才能回收資金,這一投資行為無異於一場豪賭。至於這場豪賭能否像《戰狼2》這般大獲全勝?只有等到兩年後才能見分曉。

独家起底“北京文化”:一个“保底”豪赌者的缜密“算术”

(參與《封神》豪賭的眾資本家)

“北京文化”的前世今生

北京文化的前身“北京旅遊”,是一家北京市屬旅遊企業,主營門頭溝區龍泉賓館和潭柘寺的經營。公司早在1998年即登陸深交所主板市場,股票名稱為京西旅遊。

2010年7月,華力控股收購連年虧損及債臺高築的北京旅遊,出資53750萬元,持有公司26.67%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華力集團實際控制人丁明山,時任門頭溝區擔任政協委員、工商聯副主席。從事房地產開發業務發家,後涉獵礦業、醫療等行業,與大連一方董事長孫喜雙、大連萬達董事長王健林私交甚好。

根據北京旅遊2013年的財報顯示,2011—2013年間,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7630萬元、16611萬元、16286萬元,呈現逐年下滑趨勢。在此背景之下,北京旅遊決定向影視業轉型,逐步剝離高度依賴政府訂單的旅遊及酒店業務。

2013年12月18日,北京旅遊以1.5億元價格購買由宋歌創建的光景瑞星公司100%股權,資金全部來源於公司自有資金。2014年1月,光影瑞星更名為北京摩天輪文化,宋歌擔任北京旅遊副董事長。在達成此番交易的基礎上,宋歌與北京旅遊進行了業績對賭,要想拿到全部股權轉讓款項,必須完成對北京旅遊的業績承諾——北京摩天輪文化2014年到2017年的業績分別不低於1537萬元、2441萬元、3043萬元和4022萬元,未完成的部分,是由宋歌方面進行現金補償。

独家起底“北京文化”:一个“保底”豪赌者的缜密“算术”

(《同桌的你》、《心花怒放》是宋歌在摩天輪文化時期就開始操作的項目)

為了快速轉型,北京旅遊採取併購和資本運作戰略,全面發力內容製作領域。在2014年8月發佈的《非公開發行股票預案》裡,擬募集資金總額不超過33.14億元,其中25.2億元用於收購三家文化傳媒、經紀公司,並對全資子公司艾美(北京)影院投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美影院)進行增資。公司證券簡稱也由“北京旅遊”變更為“北京文化”。

再來看看“北京文化”的組成結構:

“世紀夥伴”以13.5億元的價格裝入北京旅遊,公司核心團隊包括影視製作人邊曉軍、著名編劇嚴歌苓、著名導演張黎等行業大咖,實際控制人婁曉曦為前華誼兄弟影視劇負責人;

“浙江星河”以7.5億元的價格裝入北京旅遊,擁有50多名簽約藝人、導演、編劇,實際控制人為金牌經紀人的王京花;

“拉薩群像”以4.2億元的價格裝入北京旅遊,公司的實際控制人為前華誼兄弟王牌監製陳國富。

以上三家收購標的的創始人,都來出身於華誼兄弟,也都來自於宋歌的朋友圈。而這些實際控制人,都是中國文娛行業各領域內,舉足輕重的人物。

與收購北京摩天輪不同,北京旅遊這一次的3項收購,不使用上市公司的自有資金,而是通過一次非公開發行,向資本市場募集資金33.14億元。這背後最大的認購方,是國內資本市場上有著“野蠻人”之稱的“生命人壽”。33億多元中,來自生命人壽的資金有13億多元,非公開發行之後,生命人壽成為北京旅遊的第一大股東,持股15.81%。

生命人壽入主後,華力系丁氏家族的董事高管,逐步撤出,宋歌升任北京旅遊董事長,婁曉曦擔任副董事長。這次定增募資,更像是北京旅遊二次創業的A輪融資。對賭丁明山,宋歌手上的籌碼,不僅包括影視行業上游資源,更多的是來自險資大鱷的真金白銀。

独家起底“北京文化”:一个“保底”豪赌者的缜密“算术”

(第一第二控股方持股比例的差距僅0.30%)

但事實上,北京文化的控股權此前一直懸而未決。

2016年,張峻被紀委帶走協助調查,其後就由其演員出身的妻妹陶飛霏主持公司事務。但由公司2016年第三季度的財報顯示,華力控股增持375萬股,佔總股本比例升至15.73%,反超生命人壽,時隔兩年重新拿到控股權。

2017年6月27日晚間,北京文化公告稱,公司第一大股東華力集團擬6個月內增持不超過3600萬股(佔總股本的5%),謀求進一步拉開與生命人壽的持股差距。

華力集團再度入主後,曾被媒體擔心,會影響公司戰略的連續性,但由《二代妖精》和《封神》連續強勢發力來看,宋歌的“保底發行”戰略,應該是獲得了第一股東的支持。

独家起底“北京文化”:一个“保底”豪赌者的缜密“算术”

(曾與文章合作《雪豹》的陶飛霏,能以妻妹的身份代張峻主持北京文化,其背後的故事應該更精彩。)

宋歌,何許人?

畢業於清華大學EMBA的宋歌,2005年開始做電影,第一部投資的電影是徐克導演的《七劍》,這部影片在2005年取得8345萬元的票房,是當時的年度票房冠軍。

2008年,宋歌與杜揚一起成立了完美時空影視公司,投資拍攝了號稱國內第一部“小妞電影”類型的《非常完美》。其後又主導開發了“小妞電影”現象級產品《失戀33天》,但在拍《失戀33天》的途中,宋歌離開完美時空,去萬達影業任總經理一職,其間開發、拍攝了《北京愛情故事》、《警察故事2013》、《尋龍訣》等。之後離開萬達創建摩天輪文化,後北京文化轉型影視文化收購摩天輪文化,宋歌擔任“北京文化”董事長一職。

執掌北京文化後,宋歌開始大刀闊斧地施展作為。試水之作電影《同桌的你》以2000萬的小成本獲得4.57億票房,盈利5000萬。之後聯合中影大膽保底《心花路放》,5億的保底輕鬆斬獲11.67億的票房,成為行業佳話。這兩部影片為北京文化帶來了1個億的收入,是2013年全年淨利潤的三倍以上。

此後,北京文化又相繼參與了吳京的《戰狼2》、烏爾善的《鬼吹燈之尋龍訣》、丁晟的《鐵道飛虎》,馮小剛的《芳華》的投資,均獲利頗豐。

独家起底“北京文化”:一个“保底”豪赌者的缜密“算术”

(北京文化也是《芳華》的投資方之一)

當然,“北京文化”也並非百押百中,《不成問題的問題》雖然在東京國際電影節上榮獲最佳藝術貢獻獎,在臺灣金馬獎上摘得最佳男主角和最佳改編獎,但市場上票房成績不佳。《師父》在豆瓣上評分高達8.2,但票房不盡如人意。《刀背藏身》在蒙特利爾上映之後,也沒有要在國內上映的音訊。

對此,宋歌覺得很正常:“作為一個專業型的電影公司,我們看的不是一部電影的成敗,而是全年甚至十年的片單組合的成敗。”

面對激進投資的評價和標籤,宋歌並不認可,他向外界解釋,自己骨子裡是個保守的人,所以必須非常有把握,才會做出保底決策。“保底發行的前提,是具有足夠的發行能力,我很清楚在地面發行過程中,只靠北京文化現有的團隊,是不夠的,所以才會和影聯啟泰等夥伴聯手,藉助他們的發行團隊,來加強發行力量。北京文化在與《戰狼2》和《二代妖精》簽訂保底協議後,又進了一步,搭建班底,從製作就參與謀劃,全程跟進,包括對初剪提出修改意見。這都需要我們有把控電影的內容和宣發的專業能力。”

独家起底“北京文化”:一个“保底”豪赌者的缜密“算术”

(在《戰狼2》裡,宋歌客串了“樊大使”一角)

宋歌在萬達任職期間,正好是萬達收購AMC院線的時期,他作為收購方代表在美國待了近一年時間,與六大電影公司建立了廣泛的聯繫。期間,王健林還授命他去尋求基金投資合作,為此,他耗費大量時間、精力,研究各大公司的片單、票房、班底等,對他來說,這是一次極為有效的密集訓練。而文化行業的決策者,只有積累足夠的見識,才能具有果敢的判斷力。

所以,在外人看來具有賭博性質的保底發行,其實是宋歌建立在專業能力基礎之上,對所有參與作品充分了解、信任後做的決策。在宋歌的理念中,保底其實是是一種金融手段,也是電影工業化的一部分,在投資之後,從產業的角度去保護和幫助創作者。

独家起底“北京文化”:一个“保底”豪赌者的缜密“算术”

(2018年北京文化投資的《中國藥神》會和觀眾見面,這部由甯浩和徐崢聯合監製,徐崢、王傳君等主演的電影會不會再成爆款?值得期待。)

宋歌曾在多個場合表示,要將北京文化打造為泛娛樂產業的公司,而不是單純的電影公司或電視劇公司,他的最終目標是希望將北京文化打造成迪士尼一樣的娛樂帝國。“這幾年來,一大批影視娛樂業的專業精英匯聚到北京文化,我們共同要做一件面向中國娛樂業未來的事情,那就是用全產業鏈的合理佈局、專業的娛樂出品能力和科學的資本邏輯,來改進娛樂業的‘測不準’業態,提升娛樂生產力。”

在宋歌看來,北京文化絕非靠單一產品、單一導演、單一演員立足的一招鮮公司,“我們橫向縱向都要發展:橫向發展就是,我們從小說、IP的源頭就佈局,然後開發、製作,以電影、電視劇、綜藝、網劇、網大等各種各樣的形式展現出來,呈現於市場,呈現於市場之後形成的流量,用來持續開發主題公園、遊戲授權,做它衍生的發展;縱向發展就是,把製作內容這條產業線打通了之後,再積極跟幾大平臺合作,跟電視臺、院線、互聯網視頻平臺這三大平臺合作,把我們的作品推出去。這一橫一豎,最後將形成我們大娛樂的產業模型,而我們的願景,是成為泛娛樂產業的領導者。”

2017年,中國電影票房超越往年突破540億,電影人無不摩拳擦掌為2018年的票房新紀錄做好準備,“北京文化”這個激進分子已經拿出了若干市場期待的作品,等候檢驗。而“北京文化”看起來有點兒“瘋狂”的保底背後,其實都有縝密的數據分析與風險控制。即使資本和商業營銷大量參與電影市場,但“內容”仍然是王道,看看“北京文化”之前參投的作品不難看出,“北京文化”從始至終,也未曾放棄過這張王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