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的“安樂公主”李裹兒如何變成了毒殺父親的“悖逆庶人”?

公元685年,李裹兒出生了,她出生的這一天,正好是他的父親李顯遷居房州的日子,由於出生的地點是在奔赴房州的馬車上,她的母親韋氏生下她後,匆匆忙忙脫下自己的外衣做了她的襁褓,因此她得了個名字叫“裹兒”。李裹兒人生的伊始,便捲入了唐朝最混亂的政治鬥爭中,所以她此後餘生,都未能擺脫步步殺機。

唐朝的“安樂公主”李裹兒如何變成了毒殺父親的“悖逆庶人”?

幼年李裹兒

公元683年12月27日,唐高宗李治駕崩,同年,李治的第七個兒子,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李顯即位,是為唐中宗。公元684年,李顯尊武則天為皇太后,讓她臨朝稱制,實際上懦弱的李顯根本沒有當皇帝的能力,所以朝中政事依然把持在武則天手中。李顯原本有一個原配妻子趙氏,但公元675年,武則天以她不夠恭謹為由,將她廢黜後關押在內侍省的女牢中,並讓她活活餓死,後來,李顯冊封韋氏為太子妃,他登基後,韋氏又被立為皇后。但讓武則天沒有想到的是,韋氏的野心之大,絲毫不遜於她,皇后的位置都還沒坐熱,韋氏已經鼓動李顯要提拔自己的父親為宰相了,武則天得知此事後,震怒不已,立刻將李顯廢為廬陵王,遷往均州、房州等地軟禁,此時離李顯登上帝位不過55天。此後,李裹兒出生在了李顯和韋氏前往房州的路途中。

唐朝的“安樂公主”李裹兒如何變成了毒殺父親的“悖逆庶人”?

李裹兒的童年大抵不太快樂,因為李顯被廢后幾個月,就有徐敬業、徐敬猷兄弟打著支持廬陵王的口號在揚州舉兵反對武則天,只是很快被鎮壓,但李顯心中必然害怕母親因此事責怪自己,甚至將自己處死,所以日日憂心也是難免的,更何況公元690年,武則天自立為帝,改國號“唐”為“周”,建立起武周王朝,李顯心裡的恐慌更重,一度想要自殺了事,還好韋氏從旁勸慰,讓他保重自己以待來日。在這樣的困苦之中,李裹兒的生活想來也不會很好,不過她長相精緻、聰明伶俐,倒是給了李顯和韋氏一些慰藉,也因此李顯對她十分寵愛,據說“自幼聽其所欲,無不允許”,等到李裹兒長到16歲,已出落得亭亭玉立,但也在父親的溺愛下,養成了刁蠻霸道的個性。

唐朝的“安樂公主”李裹兒如何變成了毒殺父親的“悖逆庶人”?

公元702年左右,李裹兒以安樂郡主的身份奉子成婚,嫁給了高陽郡王武崇訓,而這個武崇訓是武則天的侄子武三思的次子。

唐朝的“安樂公主”李裹兒如何變成了毒殺父親的“悖逆庶人”?

神龍政變

公元705年正月,武則天重病臥床,鳳閣侍郎張柬之、鸞臺侍郎崔玄暐、左羽林將軍敬暉、右羽林將軍桓彥範等,率領禁軍500餘人,衝入皇宮,殺死武則天的男寵張易之、張昌宗兄弟,隨後包圍武則天的寢宮長生殿,逼迫武則天禪位於李顯,由於這次政變發生在神龍元年,因此歷史上又稱它為“神龍政變”,而在此之前,武則天已在李唐舊臣的壓力下,將李顯秘密接回洛陽,並冊立成了皇太子,於是公元705年2月24日,李顯復位,同年3月3日,李顯復國號為“唐”,武周王朝就此覆滅,隨後在同年12月16日,我國曆史上唯一的一位正統女皇帝武則天在仙居殿病逝,享年82歲。

唐朝的“安樂公主”李裹兒如何變成了毒殺父親的“悖逆庶人”?

公主李裹兒

李顯第二次登上皇位,韋氏也第二次成為皇后,他們的愛女李裹兒受封安樂公主,從此開啟了作為一名位唐朝公主的人生。女皇武則天為唐朝女性爭取到了前所未有的平等和解放,而唐朝公主的“光輝事蹟”更是數不勝數,李裹兒作為李顯最疼愛的安樂公主,自然也不可能默默無聞。

唐朝的“安樂公主”李裹兒如何變成了毒殺父親的“悖逆庶人”?

奢靡無度是必須的,據說她的公主府都是按照皇宮的樣式建造的,不僅照搬還得處處比皇宮精巧出眾,她曾奏請李顯將昆明池賜給她做私家池沼,李顯不同意,她就擼起袖子自己幹,找來工匠重新挖一個定昆池,取個“定”字還有跟昆明池相抗衡的意思。唐朝公主不少人都會自己開府置署,事事爭當第一的安樂公主當然不能落後,所以她的府署也是官員最多的,而且因為她手下的官員能靠捐資購買,所以素質之低,充斥著雞鳴狗盜之徒。

唐朝的“安樂公主”李裹兒如何變成了毒殺父親的“悖逆庶人”?

然而這些都還只是李裹兒爭強好勝、荒唐奢侈的行為,但其實在她心中,還有著更宏大的目標。祖母武則天的女皇生涯給了她榜樣,而母親韋氏的野心又給了她影響,再加上父親李顯的庸弱讓她看到了可乘之機,李裹兒內心的慾望便不可遏制的膨脹了,她曾私做詔書,蓋住前面的內容讓李顯署名,李顯也從不拒絕。李顯即位後,冊立了自己的第三子李重俊為太子,由於他不是韋氏所生,李裹兒便經常欺負他,還稱呼他為“奴”,甚至多次勸李顯將李重俊廢掉,改立自己為皇太女,李裹兒曾說過,武則天尚且能當上皇帝,自己原本就是皇帝的女兒,有何不可呢?

唐朝的“安樂公主”李裹兒如何變成了毒殺父親的“悖逆庶人”?

李裹兒的所作所為讓李重俊痛恨至極,他最終選擇在公元707年7月,聯合李多祚、李承況、獨孤禕之等人發動兵變,誅殺了武三思、武崇訓二人,之後又率軍攻打皇城,想要手刃李裹兒和韋氏,卻最終在玄武門外兵敗出逃,並在逃亡途中被反叛自己的部將殺害。

唐朝的“安樂公主”李裹兒如何變成了毒殺父親的“悖逆庶人”?

武崇訓死後,李裹兒也並沒有沉浸在喪夫之痛中,她轉頭就嫁給了武則天另一個侄子武承嗣的兒子武延秀,且相傳早在武崇訓死前,李裹兒和這個武延秀就開始私通了。李裹兒二婚之日,借用皇后車駕,自宮中出行,那場面簡直盛大,李顯高興之餘,大赦天下,賞賜民眾宴飲三天,給李裹兒賺足了臉面,李裹兒必然也不甘落後,敗起家來比她父親還要技高一籌,她強行爭佔臨川長公主的舊宅作為府邸,然後把這座宅子周圍的民居都給拆掉,以作擴建,搞得城中民怨沸騰,但李顯絲毫不覺得李裹兒的行為有什麼過失,依然發自內心寵愛她。

唐朝的“安樂公主”李裹兒如何變成了毒殺父親的“悖逆庶人”?

弒父李裹兒

公元710年6月,唐中宗李顯暴斃,終年55歲,韋氏趁機將臺閣政職、內外兵馬大權都掌握在自己手中,而後擁立李顯的幼子,15歲的李重茂即位,韋氏臨朝稱制,意圖效仿武則天,但同年7月,李隆基聯合太平公主發動“唐隆政變”,斬殺韋氏、李裹兒和武延秀,並將李裹兒追貶為“悖逆庶人”,這一年李裹兒不過25歲。之後李隆基的父親李旦復位,這又是另一個故事了。

唐朝的“安樂公主”李裹兒如何變成了毒殺父親的“悖逆庶人”?

關於唐中宗李顯的暴斃,《舊唐書》和《資治通鑑》都有記載,認為他是被韋氏和李裹兒合謀毒死的,因為韋氏私生活不檢點,又有當女皇的野心,而李裹兒一直想讓李顯冊封自己為皇太女,李顯都沒有答應,於是她們便一起除掉了礙手礙腳的李顯。不過,後世也有史學家對李顯的死因表示過質疑,認為他不太可能是被毒死的,而且李旦即位以後,還將韋氏以一品禮、李裹兒以二品禮安葬了,如果她們真的做過毒死李顯之事,李旦應該不會這樣安葬她們,但這種說法也只是一個推測,李顯真正的結局是怎樣,世人早已無從得知,就像李裹兒被殺的那天早上,她對鏡畫眉時,聽到門外喊殺聲起,不知有沒有回想起自己幼時的模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