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消防、救護以及市民生活帶來不便!這些“無名路”何時能有名?

記者 莊媛 胡智偉

市民爆料:

我住在東麗區秋麗家園小區,小區北側有一條挺寬挺長的馬路,一直沒標著路名,挺不方便。王先生

我家附近志成路以北、天津外國語學校以南之間有一條道路,沒有明確的路名。給來我家做客的朋友指路,總會因為這條“無名路”而大費口舌。何先生

最近,我去和平區疾病預防控制中心體檢,查詢得知該中心位於鞍山道上。可是,在鞍山道幾經尋找都沒找到。最後通過詢問才在一條小路上找到,但沒人知道這條路名。王女士

記者調查:

東麗區秋麗家園外“無名路”

有規劃,但未立路名牌

1月30日上午9點,一路記者來到東麗區秋麗家園小區,在北門外看到了王先生反映的這條“無名路”。這條路約有20多米寬,記者繞著道路兩側走了一圈,沒有發現一個路名牌。隨後開車沿此路由西向東行駛,開了近兩公里,依然沒有發現路名牌。記者詢問兩位環衛工人是否知道這條路的名字。對方答,他們打掃這條路已經一年多了,不知道路名。家住附近海麗園小區的一位居民說:“萬一在這條路上遇到點緊急情況,想打個消防或救護電話,都不知道應該怎麼描述具體位置。”

給消防、救護以及市民生活帶來不便!這些“無名路”何時能有名?

這條道路為何“無名”?當天上午10點30分,記者來到市規劃局東麗區規劃分局,該局地名辦一位負責人張女士指派工作人員協助記者核實。經查詢《2012年天津市中心城區道路地名規劃詳圖》後,這位工作人員說,按照規劃圖顯示,秋麗家園小區外的那條道路是有名字的,叫萬山道。為何有路名沒立路牌?工作人員表示他們只負責規劃,路名牌設立問題得問具體建設單位。

河北區那條“無名路”

規劃部門沒準確說法

根據何先生提供的線索,當天上午10點30分,另一路記者找到河北區志成路以北的那條“無名路”。記者看到,這條道路是雙向四車道。從這條路一路向東,記者驅車行駛了三四公里,都沒有看到路名牌。沿路有天津美術學院北院區等單位,也沒有在門外看到門牌號。記者下車詢問位於這條路上一停車場的收費人員具體路名,對方說,叫志成路。記者指著旁邊那條道路說,那不才是志成路嗎?對方說,那這條路可能叫志成路輔路。

這條道路到底有沒有路名?當天下午2點,記者來到市規劃局河北區規劃分局,該局下屬地名辦一位工作人員蘇女士,用內部系統查詢,然後告訴記者,那條路在系統裡顯示叫“志成路”。記者問,怎麼有兩條志成路?這位工作人員又與該局市政科一位負責人一起進行了查詢,他們最終也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他們說,這條道路建得較早,需要進一步與市規劃局地名處核實路名。

和平區那條“無名路”

以前不符合起名標準

王女士反映的“無名路”在和平區。通過查詢市疾控中心官網得知,和平區疾控中心位於“和平區鞍山道129號康泰裡1號”。當天下午3點,記者來到鞍山道,並未找到該中心。經過詢問路人,才在與四平西道相交的一條“無名路”上,找到了和平區疾控中心。旁邊康泰裡小區居民告訴記者,這塊地方原來叫春來衚衕,近幾年拓寬改造,這條路到現在也沒有路名。

給消防、救護以及市民生活帶來不便!這些“無名路”何時能有名?

隨後,記者來到市規劃局和平區規劃分局,該局地名辦一位工作人員閆先生說,想給一條路取名需要市政部門向他們提交相關申請,這樣他們才會為這條路取名,然後再由市政部門製作、安裝路名牌。市民反映的這條道路,他們之前調研過,應該不屬於市政道路,以前不符合起名標準。幾經改造加寬後,成了現在這條雙向兩車道的道路,也一直沒有名字。

道路“無名”問題不容忽視

相關管理部門應重視解決

“無名路”的問題,應當怎樣解決?記者瞭解到,東麗區秋麗家園外的“無名路”,建設單位是市道橋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該公司是市道橋管理處的下屬單位。記者隨後聯繫了市道橋管理處,一位工作人員喬先生說,目前,這條路正在向東麗區移交。他們將按區裡有關路牌的要求製作並設立路名牌,今年上半年將完成這項工作。

河北區規劃分局地名辦工作人員蘇女士說,由於河北區志成路以北的那條“無名路”修建過久,他們與該局市政科核實後,也沒有查到產權單位。道路產權單位負責道路建設移交後的養護維修。他們會與市規劃局地名處再查

詢一下。

和平區規劃分局地名辦工作人員閆先生說,市規劃局地名處2017年對本市的一些道路命名不規範和“無名”問題進行了梳理,各區都進行了上報。如果記者想了解具體的情況,可以諮詢市規劃局地名處。

1月30日下午5點,記者來到市規劃局,前臺接待人員瞭解情況後說,反映問題必須走流程,讓記者去信訪辦登記。記者來到該局信訪辦,工作人員又帶記者來到前臺,給該局辦公室打電話溝通採訪。辦公室一位工作人員高女士說,他們沒辦法直接接受採訪,記者必須發一封帶有公章的採訪函,審批後再給予回覆。

1月31日上午9點,記者通過傳真將採訪函發至市規劃局辦公室,那位高女士說,採訪函已經收到,這類問題還是需要通過信訪辦上報審批。他們將把該件轉給信訪辦,並讓記者等信。

當天下午3點15分,市規劃局一位自稱公開處的工作人員給記者打電話,再次向記者核實需要採訪的內容及採訪方式後,說他會再向領導請示。截至2月1日上午發稿時,記者還沒收到該局相關部門的回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