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到底是把“刀”還是塊“肉”

“市場”到底是把“刀”還是塊“肉”

華語智庫(huayujunshi)

全球化背景下,市場成為影響國家博弈至關重要的因素。甚至有人說,“誰擁有市場,誰就擁有了未來!”但尷尬的是,有個現象讓國人實在難以搞懂。美國進口大量中國商品,說是中國對美國市場嚴重依賴,成為中國的弱點;中國市場進口大量美國商品,也說是中國對美國嚴重依賴,成為中國的短板。這是什麼邏輯?“市場”是把“刀”,還是塊“肉”,到底誰說了算?

在“二理”看來,首先必須丟掉三個幻想:

一是別以為擁有了最大市場的吸引力,就掌握了市場的控制權

據國內外相關機構預測,2018年中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將達到5.9萬億美元,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消費品市場。另據商務部有關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進口額為1.84萬億美元,未來5年還將進口10萬億美元商品。這對其他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一塊極具誘惑力的蛋糕,然而我們不僅很難發揮市場的巨大威力,時而還被別人掐一下脖子。

不妨看看半導體市場。中國半導體行業近年來在國際市場上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2017年國內半導體市場規模將近1.7萬億元,近年增速超過10%,遠高於全球半導體行業2.4%左右的平均增速,成為全球半導體市場重要驅動引擎。這麼大的一個市場規模,本應該能夠掌握市場主動權,但今年發生的“中興事件”傷透了國人的心。

“中興事件”最後以中興繳納4億美元保證金、10億美元罰款,並要按照美國人的規則來改組中興的管理層及企業管理機制和運行規則而結束。缺“芯”之痛不僅暴露了中興公司的眾多問題,更是給那些陶醉於“中國製造”驕傲光環的人澆了一瓢清醒的冷水!

問題出在哪裡呢?關鍵是國內提供不了具有競爭力的同類產品,只能任他人要價加碼。據公開數據顯示,作為世界第一大芯片市場,中國芯片自給率不足10%。儘管近年中國在芯片領域持續發力,但美國仍全方位處於領先地位,中國只是在某些非核心領域有所突破,CPU、FPG等高端芯片幾乎都未涉及。

這深刻說明了一個道理。在全球化市場鏈條中,只有佔據高端上游位置,才能真正獲得市場的主宰權,才能從根本上避免賣幾件襯衫買一架飛機的尷尬,才能避免南美委內瑞拉和東南亞菲律賓等一些國家歷史上曾經陷入的發展困境。

二是別以為融入了全球化自由市場,就忽視了商品市場的國家屬性

近些年來,國內經常出現一些有錢就任性的現象,以為有了錢,什麼都能買得到。而不知,技術、產品除了具備一定的商品屬性,還具有一定的社會屬性,再進一步說,具有一定的國家屬性,就如一些科學家所說的,科學是不分國別的,但是科學家是有國家的。

同樣的道理,商品也是有國別的,有些獨一無二的產品,不僅僅是商品,還是國家重器、國家博弈時使用的利器。所以,別以為世界上的商品,你想買什麼就能買得到。

歷史經驗證明,國家利益遠遠高於商業利益,大國之間特別是“老大”和“老二”之間的較量,更多的不是純粹經濟行為,不只是以經濟利益為目的,而是一種國際政治行為,是以國家利益為目標的。

如果純粹從經濟商業視角看,商品買賣怎麼賺錢就怎麼來,他們最多研究解決的貿易戰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還是自損六百的問題,而如果從國際政治和大國博弈的角度看,考慮的邏輯基點是我要贏,戰勝對手,犧牲多少無所謂,在所不惜。可能“二理”話說得有點重,但事實就是這樣直白!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特朗普發動貿易戰,要死盯著我裝備發展2025規劃打,不顧貿易逆差,即使我市場需求再旺盛、規模再大、錢再好賺,也要禁止高科技產品賣給中國。

所以,對於今天的中國而言,最大的危機不是貿易衝突,而是世界上最強的霸權國家已經公開把中國當成了最主要的對手,其他所有的中美矛盾和衝突都由此衍生而出。因此,解決這些問題,都要基於這樣一個戰略大背景下來考慮籌劃。

三是別以為佔據了本土市場優勢,就可以不顧老百姓對高質量產品的嚮往而躺著賺錢發財

要想贏得市場,必須保持對市場的敬畏!三鹿奶粉事件還沒過去多少年,今年又出了個長生生物疫苗事件,讓國人憤怒。如果沒有國家對這一領域的保護,估計用不了3個月,這個市場就將被國外產品佔領乾淨。

疫苗事件裡面的黑幕暫且不是全清楚,但知道的是國內防疫疫苗已經30多年沒有研發出新產品了,此次事件後,國內產品的信譽至少得臭30年,這一領域要想趕上來,保住國內龐大的市場,不奮鬥個30年也毫無可能。

巨大的國內市場經過改革開放幾十年的積累已經形成,很不容易,怕的就是,如三鹿、長生這樣的公司置老百姓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不顧,甚至連生命安全也不管,在一次次事件後,整個市場遭受毀滅性地流失。

前不久“二理”在北京飛珠海的航班上,看到兩位年輕媽媽各自抱著幾個月大的嬰兒,說是準備在珠海租房子住一年,目的僅一個,珠海離澳門近,方便過去給孩子打防疫針,國內疫苗靠不住。真是讓“二理”好一陣震驚。

最近主流媒體發出最強音,就順風車司機殺人事件批評滴滴公司別隻有“資本思維”,應有必要的社會責任擔當。再聯繫到前不久,一位商界大咖喊話,“我只是一個資本家”,言下之意,別給我戴那麼多道德枷鎖,我只想賺錢,你管我是左手賺的還是右手賺的。

馬克思說,資本是要吸血的。追本逐利,作為資本的運轉,也可以理解,但不管是企業家、還是商人,也不管是企業集團,還是跨國公司,都應記得,是中華大地上億萬老百姓的血液哺育壯大了你們,如果將社會責任、國家擔當、民族道德置之不理,最後將把龐大的國內市場讓給國外列強;也都應明白大國博弈的這樣大背景下,“傾巢之下豈有完卵”,“皮之不存毛將焉附”,難道要到了國內市場成為列強宰割的“肥肉”時,才懂得自醒自救?!

在“二理”看來,要想市場成為維護國家利益的一把“利刃”,避免成為他人宰割的“肥肉”,仍需在這四個“字”上下功夫。

一“拓”:通過拓展商品來源渠道,滿足不斷增長的國內市場需求。如戰略資源石油的進口,需要竭力暢通陸上東北俄羅斯方向、西北中亞方向、西南陸路方向和東南海上方向的石油運輸戰略通道,當前面臨的問題是急需提高軍事實力提供可靠的保駕護航。

二“強”:通過做強產品質量品牌,贏得世界市場的同時有效捍衛本土市場。如日本從開始融入世界市場時,就特別注重產品質量,進行嚴格的產品分級,最好的留在國內市場,其次的出口歐美市場,即使最差的出口到發展中國家,仍會成為搶手貨。“做強”的道理,也許大家都知道,也渴望,但為什麼一直很難做到呢?這得從國家層面,抓住機制建設這個根本來考慮,其中很關鍵的一條,就是要進一步確保“市場公平競爭”能夠落到每一個角落。

三“補”:通過加快最核心的原發性創新,彌補國內商品市場短板。如國內一些最火的互聯網公司也只是利用中國巨大的市場經濟規模實現了快速擴張,跟原發性的技術創新思維、原發性的技術進步及其產業化關係不大,只不過是運用別人的技術思維、產業化的技術,利用國內巨大市場規模迅速推廣而成。一旦遭到技術封鎖,大國邁向強國就面臨卡脖子。

四“幫”:通過幫助有關國家,共同抵抗列強霸權的市場訛詐。戰國時期的秦國之所以剪滅六雄一統天下,就是採取了個個擊破的策略,不能僅從商業的視角看待當前美國對伊朗的石油封鎖和對俄羅斯的全面制裁,必須從國際政治鬥爭和大國戰略博弈的高度施以援手,慎重應對。

總之,不要忘記,我們仍處於一個國家利益高於一切的時代,所謂的貿易規則、道義準則,在與國家利益發生碰撞時,都將成為一張白紙!儘管,我們可以以最嚴厲的措辭譴責特朗普糟蹋國際貿易秩序,出手是雲、覆手是雨,出爾反爾、毫無誠信,但又不得不面對這樣的對手,並與之展開競爭。也許今天的一切,不過是中美博弈一場歷史大戲的開幕!

- END -

微信公眾號:華語智庫(huayujunshi)

雲集優秀記者,匯聚一流專家,實名專稿、權威分析、深度評論,最靠譜的原創資訊。關注“華語智庫(huayujunshi)”官方微信號可查看更多專家評說,按國家查詢文章內容列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