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月讓書香飄得更遠

東方風來,書香滿城。恰逢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之際,第十九屆深圳讀書月正如火如荼地進行,彰顯了深圳作為中國改革開放的窗口與“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的活力。

讀書月,是深圳重要的文化名片,也是市民關注度、參與度最高的文化盛事。歷經19年打造,深圳讀書月被譽為全民閱讀活動的“深圳模式”,不僅大大豐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更在涵養城市文明、激發創新潛能、擴大城市影響力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閱讀,承載著文化的價值、文明的力量。《2017深圳閱讀指數研究報告》顯示,2017年深圳居民日均讀書(包括紙質圖書和電子圖書)87.48分鐘,比2016年(41.48分鐘)增加46分鐘,比全國平均值多67.28分鐘。這組數據直觀證明了深圳“全民閱讀”的常態化成果,描摹出一個“愛閱”之城的文化氣質,也成就了一座城市的光榮與夢想。

讀書月讓書香飄得更遠

寶安深圳圖書館晚上(資料圖)

文化是城市凝聚力和輻射力的源泉。“讓城市因熱愛讀書而受人尊重”,深圳讀書月不僅成為深圳響噹噹的文化品牌與城市名片,也將讀書月現象輻射到了全國各地,有力促進了全國性讀書熱潮的形成,讓書香飄得更遠。深圳也致力於讓閱讀成為文化溝通的橋樑,在深圳讀書月19年的歷程中,注重發揮深圳國際化城市建設所積累的資源和深圳獨特的地緣優勢,以閱讀為城市名片增進對外交流與文化合作。

本屆讀書月繼續深化城際閱讀交流,積極發揮“全球全民閱讀典範城市”的文化魅力。一方面,在國家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戰略的領導指揮下,以活動為介增進灣區聯動:以“人才•創新•青年發展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主題創新策劃“青年發展說”系列活動,吸納珠三角沿海城市加入“海洋文化論壇”公共圖書館特色文獻共享合作平臺和館際聯盟,繼續組織深港澳教育文化界參與“深港澳中學生隨筆大賽”……豐富多元的活動形式和參與對象、兼具創意和意義的主題內容,有利於促進大灣區閱讀文化資源的交流共享與合作。

另一方面,本屆讀書月對標國內一線城市,並主動嫁接國際資源。比如,城際閱讀交流品牌活動“閱讀雙城記”將組織深圳作家、文化學者等前往北京交流全民閱讀推廣經驗;創新策劃的“中法講書團”將邀請法國著名作家奧利維耶•蓋在全國多個地方分享其在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的法國大獎獲獎新書《魔鬼醫生的消失》,法語出版已成為深圳出版的一大特色。加強全民閱讀的城際、國際交流,不僅可以樹立更多的品牌特色,更能在溝通互鑑中實現自身的進步和彼此的認同。

文化因交流而生動,文明因互鑑而豐富。對於深圳而言,深化城際閱讀交流,能在全國乃至世界城市版圖中彰顯深圳閱讀風采,也有利於推動深圳閱讀文化走出去。但其意義不僅於此,更在於得以依託交流平臺,站在更高處看到城市的閱讀發展方向,尋找全民閱讀的更多可能,為全民閱讀作出更多貢獻,進而推動文化的發展。

文化決定著城市的命運和未來。以書為媒、以文會友的深圳,必將在開放的閱讀中,讓書香飄得更遠更持久,給深圳改革開放、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能量。(徐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