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的一休”為什麼可以戲弄權貴不怕報復?因為他是天皇之子!

一休(1394-1481),是日本著名的高僧,也是五山文學的代表詩人。字宗純,號狂雲子。生於15世紀日本南北朝時代,相傳是北朝後小松天皇的兒子。其母因在宮中遭讒言詆譭,被天皇趕出皇官,當時她已懷有身孕,流落京都,在嵯峨民家生下一休。後來,其母忍痛將他送入安福寺,“一休”便成了他的法號。以後,一休又輾轉各寺院,經常戲弄權貴,濟助窮人,留下了不少動人的傳說。

“聰明的一休”為什麼可以戲弄權貴不怕報復?因為他是天皇之子!

一休天資聰穎,不僅機警靈敏,而且能詩善文,對統治者的諷刺不留情面。當時日本國內戰爭頻繁,一休非常厭惡統治者窮兵黷武的行為,曾在街上挑著死人頭骨宣傳戰爭的危害。不久,日本宮廷爆發了著名的“嘉吉之亂”,一休被迫顛沛流離,四處奔波,飽嘗戰爭的災難。一休用詩歌大聲疾呼:“大風洪水萬民憂、歌舞管絃誰夜遊。”籍此抒發他的憤懣和感慨。

在一休的古稀之年,又歷盡了一場長達十年之久的“應仁之亂”,京都化為灰燼,名剎大德寺亦為烈火所毀。一休在優傷之餘,憤而隱居山中。1474年,一休80歲時,被天皇封為大德寺主持,重建名剎。當大德寺將要竣工之際,一休大師卻黯然長逝了。

“聰明的一休”為什麼可以戲弄權貴不怕報復?因為他是天皇之子!

一休一生著有不少著作,有《狂雲集》、《自戒集》、《一休法語》等書,在日本佛學界和文學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八十年代播放的日本動畫片《聰明的一休》,就是根據一休少年時期的故事編寫的。

“天長地久時有盡,此恨綿綿無絕期”唐明皇和楊貴妃的故事,在唐代就與《長恨歌》一起流傳到日本,他們兩人遂成為日本家喻戶曉的人物,一休就曾以此為題材,寫下了一首傳唱不息的詠史詩:“暗世明君豔色深,崢嶸宮殿費黃金。明皇昔日成何事,空入詩人風雅吟。"

“聰明的一休”為什麼可以戲弄權貴不怕報復?因為他是天皇之子!

此時的日本正處在室町幕府盛衰轉折的鉅變時期,幕府腐敗無能,統治者足利義政不顧人民死活,醉生夢死,大興土木,窮兵黷武,致使民不聊生,荒疫疊起,朝政極度黑暗。一休詠唐明皇詩便創作在這種社會動亂的背景之中。

“聰明的一休”為什麼可以戲弄權貴不怕報復?因為他是天皇之子!

詩的首句“暗世明君豔色深”犀利的筆刺向鼓吹的“開元盛世”,指出這不過是動亂前的迴光返照,而最高統治者自證為“聖明天子”的唐明皇,早已失去了昔日的政治光彩,成為“重色思傾國”的昏庸帝王。“崢嶸宮殿費黃金”是抨擊統治者荒淫腐敗,楊貴妃“兄弟姊妹皆列土”,其勢炙手可熱,生活糜爛絕倫。史載楊氏“每造一堂,費逾千萬計。見制度宏壯於已者,則毀之復造,土本之功,不捨晝夜。”正像李白詩中所言“香風引趙舞,清管隨齊謳。行樂爭晝夜,自言度千秋。”

“聰明的一休”為什麼可以戲弄權貴不怕報復?因為他是天皇之子!

“漁陽鼙鼓動地來,驚破霓裳羽衣曲”安祿山的反叛,驚破了風流天子的溫馨美夢,那位“明君”李三郎,終於嚐到了自己釀造的苦酒:“六軍不發無奈何,宛轉蛾眉馬前死”,後來,自己也被兒子李亨軟禁宮內,終於抑鬱而亡。詩的三、四句便是抒發了詩人對此的無限感慨:唐明望一去不復返了,他荒唐誤國的風流事只成了後世文人或諷或嘆的素材。

“聰明的一休”為什麼可以戲弄權貴不怕報復?因為他是天皇之子!

從全詩看, 一休並沒把“安史之亂”的罪責歸之於楊貴妃。重彈歷史上“女人皆禍水”的老調,而是把矛頭直指最高統治者唐明皇。從一個側面涉筆,揭示了大唐帝業由盛轉衰的契機。而更重要的是,一休並非在空談他國事,發思古之幽情,而是藉此警告足利義政者之流:倒行逆施,只能重蹈唐王朝國破家亡的覆轍。

“聰明的一休”為什麼可以戲弄權貴不怕報復?因為他是天皇之子!

果然, 足利氏的命運與唐明皇太相似了。在這首詩寫作後數年,日本就爆發了震驚朝野的應仁之亂,室町幕府一蹶不振,統一的疆土重新為分裂混亂的戰國諸侯所取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