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挖孔屏”,三星A8s的孔為什麼比榮耀V20大那麼多?

最近榮耀和三星發佈了旗下第一款屏幕開孔手機,也就是把前置攝像頭安裝在屏幕裡,達到全面屏的效果。

這種全面屏方案可稱為第五代全面屏解決方案,第一代是以iPhoneX為代表的“劉海屏”,第二代是國內手機廠商已經流行的“水滴屏‘,第三代是VIVO NEX和OPPO FINDX開創的升降式前置攝像頭,第四代是以小米MIX3和榮耀magic2為代表的”滑蓋屏“,而第五代,終於擺脫了機身的機械式設計,從屏幕本身下手,推出“挖孔屏”設計,這是技術不斷進步的表現。

不過,目前這個“挖孔屏”技術還不是全面屏最完美的解決方案,因為挖孔設計讓屏幕長了一顆“黑痣”,多多少少會影響屏幕的感觀。三星A8s和榮耀V20就都存在這個問題,不過,大家也發現了,A8s的開孔要比V20大上兩圈,看起來也比V20突兀,這是為什麼呢?是三星的技術不如華為嗎?還是三星在這部手機的誠意比不上華為?現在就來告訴你。

都是“挖孔屏”,三星A8s的孔為什麼比榮耀V20大那麼多?

都是“挖孔屏”,三星A8s的孔為什麼比榮耀V20大那麼多?

關於挖孔屏,這裡涉及到兩個概念:屏下攝像頭技術中的“通孔”攝像頭和“盲孔”攝像頭。它們在外觀上看是類似的,但裡面的本質卻大不一樣。

這兩部手機選擇的屏幕均為LCD屏,LCD屏幕有自己的特性,發光原理是背光顯示。具體來說,LCD屏幕可以分為三層,第一層是我們觸摸到的玻璃,第二層是液晶顯示面板,第三層是背光板。

首先說一下“盲孔”攝像頭。

盲孔攝像頭就是隻在LCD屏第三層的背光板上打孔,在背光板上打孔後,相對應的地方就無法顯示,外在的光源通過第一層的玻璃和第二層的液晶顯示面板後,到達位於第三層開孔處的攝像頭。這種技術相對來說比較簡單,但也有兩個無法避免的缺陷:

1、如果液晶面板的透光率不足,會影響攝像頭最終的成像。這點可以想象得到。

2、屏幕漏光現象可能會難以避免,因為第二層的液晶面板沒有打通,勢必受到附近的背光源影響,也就是說,液晶面板上的光源,有可能散射到攝像頭上,影響最終成像的效果。

盲孔技術相對於通孔技術來說,良品率高、成本也更低。

榮耀V20就是採用了這種“盲孔”技術,因為不需要對第一層玻璃和第二層液晶面板進行打孔,所以開孔的半徑可以更小,看起來更美觀。

但V20也在這個方案上下了許多功夫,比如做到了4.5mm的超小孔徑,並專門針對這個方案定製了前置攝像頭,採用了5軸高精度點膠及更極致組裝工藝,讓前攝周邊的黑邊更窄。

這種組合技術可以說開創了行業了先例,也為行業樹立了現階段屏下攝像頭的典範。

都是“挖孔屏”,三星A8s的孔為什麼比榮耀V20大那麼多?

再說說“通孔”技術。

所謂“通孔”,就是打穿了LCD屏的第二和第三層,直接將攝像頭直接安放在屏幕玻璃之下,換句話說,通孔攝像頭可以做到拍攝效果與普通的前置攝像頭無差別。因為其避開了盲孔攝像頭帶有的固有缺陷,不過,通孔技術良品率低,成本也比盲孔攝像頭要高。

都是“挖孔屏”,三星A8s的孔為什麼比榮耀V20大那麼多?

三星A8s就是採用了這種“通孔”技術,三星稱之為Infinity-O方案,透光性比V20的更好,在拍照過程中能夠保證進光量,從而讓圖片質量更高。

所以,三星A8s可能是更側重於前置攝像頭的成像效果,所以選擇了成本更高的“通孔”設計,但外形上就要稍作妥協,看起來屏幕開孔比V20大了不少,也遭到了許多網友的吐槽。

都是“挖孔屏”,三星A8s的孔為什麼比榮耀V20大那麼多?

大家看完這篇文章後,也不要只因為屏幕觀感去簡單地判定A8s和V20的好壞了,它們採用的技術不同,一個為了外形和良品率,一個為了成像效果,如果要從這兩部手機裡選一部,也建議大家從自己的需求考慮,如果能接受比較大的開孔,又注重前置攝像頭的成像質量,可以選擇A8s,反之,V20也是一個很不錯的選擇。

未來還會有更好的全面屏解決方案出現,讓我們拭目以待!


都是“挖孔屏”,三星A8s的孔為什麼比榮耀V20大那麼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