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Sayings:

前段時間有張圖在微博上很火,說的是一個女生髮現了男朋友和他表哥的聊天記錄,笑到不能自已: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頻繁出現的“雞”字,是指一款很火的遊戲。

將近半個月的聊天內容,出現的字不超過七個,中心思想就是圍繞互相約著打遊戲。

編輯部的女同事看到這個,第一反應是:當代男生友誼這麼塑料?

在我那個年代,很少會用“男生友誼”這個說法。那時候我們叫彼此哥們兒,彼此之間是兄弟情。

——這三個字很重,要麼是曾並肩作戰、熬過人生大劫難,要麼是一起闖過禍、斷過片兒、互訴過人生有多艱難,才能撐得起。

總之有一種對英雄豪情的渴望。

但現在的男生不這麼想了。

當代男生之間的友誼就是這麼簡單,又這麼讓人快樂。


男生之間的友誼,到底可以有多簡單

最近是世界盃的比賽日,你們肯定覺得男生們有很多話可以聊吧。

但我翻了一下聊天記錄發現:

即使在這種男生的節日裡,我們也都保持著一貫的冷漠和高貴。

前一秒還在屏幕前高喊“C羅牛逼”,下一秒就在對話框裡,雲淡風輕地打上:

這屆葡萄牙不行啊。

對面也剋制地回覆了一個“嗯”,然後對話結束。

這就是男生關係的真實寫照:

簡單,冷漠,讓人無話可說。

跟女生可以徹夜長談

跟男生從來惜字如金

其實不光是遊戲、足球,我們其他時間的交流也是這樣: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要你吃飯就只打“吃飯”,要你玩遊戲就只打“上號”,多一個字都會覺得是浪費。

在我們看來聊天是件很麻煩的事。兩個字能解決的事,為什麼要用一句話?

更何況男生之間需要交流的事情,一隻手就能數的過來。

除了吃就是睡,除了打球就是開黑,都是不需要過多說明的事。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男生的聊天強烈貫徹了寫作文必備的要素:

時間,地點,人物,項目。

不要以為男生只和同齡人之間是這樣,哪怕是父子之間,也保持著這種高效簡潔的聊天風格。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這種淺薄的友誼,不用風吹,走兩步就散了。

但是仍然有那麼多男生選擇了它,主要是因為,這麼聊天太舒服了!

不用走心,不用斟酌詞句,不用照顧雙方感受。

哪怕是男生的盛宴——世界盃期間,這種簡短有力的對話風格,也絲毫沒有動搖。

兩個人各自盯著電視,然後在進球時互通一下信息。

不多聊,不多說,踢完就睡覺。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但這種聊天風格也有一個致命的缺點:建立友誼容易,失去友誼也容易

一旦連僅有的那幾個字都得不到回應了,兩個人的關係也差不多走到盡頭了。

比如,一個沉迷遊戲的我,怎麼愛上一個醉心學習的你。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見了面就互黑

一聊天就對罵

男生之間的友情常常令人費解:

“他們到底是好兄弟,還是仇人?”

因為男生信奉的真理是:越是要好,越要損你。

所以你總能看到幾個關係很好的男生,一見面就互黑,一聊天就對罵。

比如曾經因為《極限挑戰》而熟起來的黃渤和孫紅雷,不管是節目裡還是節目外,都以互相調侃對方為樂。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兩個人在微博上都玩起了“撞臉梗”,並且直言不諱地@了對方。

即使是孫紅雷生日這天,黃渤為他慶生的蛋糕上,都是以“鬥牛犬”為主題,可以說是愛得越深,損得越真。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和女生之間相互調侃不同,男生互損時招招致命。

每一句都是奔著要害,不知道的還以為他們真有什麼冤仇。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老男孩版 TFBoys 裡,李光潔和郭京飛就很喜歡抓著雷佳音“頭大”的這個點不放。

吐槽起來不留餘力,越是當著人多的場合越要說。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男生之間會把互相攻擊對方,當作一種特別正常的相處方式。

我大學在廣東上的,每年放假回家的時候,和以前的同學出去玩,女生都會很友好地帶著一點誠懇對我說:

你好像瘦了。

還會問我是不是南方伙食不好,以凸顯這個結論的可信。

但是男生不會,他們都是特別認真地跟你說,你怎麼胖成這樣了。

還有一個男生語重心長地跟我說:

按健康標準來說,配合現在這個體重,你應該是兩米二才對,加油吧。

我當時差點沒打死他。

但這就是男生相處的常見狀態,特別不留情面,殘酷而血腥。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男生之間增進友誼不靠禮物

靠惡作劇

男生隨著閱歷的增長,自己慢慢學會了收斂。

但在兄弟面前,總是忍不住要惡作劇,搞對方一下。

在國外網站上有一個活動,就是朋友睡著後的惡搞,你會發現大部分投稿都是發生在男生和男生之間的。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之前有一個韓國小哥做了一個挑戰,在母親睡著時,坐在她旁邊吃東西。

一開始只是自己在做這個視頻,後來因為朋友感興趣要加入,又變成了兩個人。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後來愈演愈烈,又變成了三個人。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為什麼會有人願意一起做這種事啊?

除了幼稚之外,想不出第二個理由了。

男生的心裡都住著一個小孩,一碰到其他男的就會蹦出來。

比如這次世界盃上表現出色的 C 羅,就被網友們稱為“羅三歲”。

他常常會在隊友中間做出一些很幼稚的事,讓人覺得很好笑。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有的時候他們就像一群大孩子,幾十歲的生理年齡,也會在某些時刻突然回到三歲的心理狀態。

容易生氣動怒,也容易和好如初,讓人覺得情緒特別不負責任。

但他們自己心裡清楚,這是他們的交流方式。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男生不是長不大的,有很多瞬間和事情可以讓他們長大。

但是因為身邊總是還有別的男生存在,就總能喚起一點沒長大時的樣子。

願意一起犯犯傻,一起幼稚一下。

一會兒“愛你”一會兒“趕緊滾”

男生也是很難搞懂的群體

如果說男生之間的對話,除了簡單,還有什麼無法理解的地方,那就是很喜歡錶達愛意了。

我一個朋友曾經很認真地向我吐槽。

——在男朋友的手機裡搜“乖”和“寶貝兒”,發現有好幾個男性朋友的記錄比自己多。

我讓她再去搜搜“滾”和“邊兒去”,也許心裡能平衡點。

結果還真是這樣,而且兩個人經常角色互換,愛來愛去也滾來滾去,特別灑脫。

男生和男生聊天時,“愛你”、“想你”很容易說出口。

說出口時臉不紅心不跳,完全不是面對女生時的慌神狀態。

所以你經常能看到這樣的對話: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我在聊天記錄裡隨便搜了一下“愛你”的頻率。

發現出現最多的,都是和男性朋友。

但是大部分的“愛你”後面,都會迎來一句“滾”,這次對話才算正式結束。

既不油膩,也不敷衍,是男生之間表達感謝的特殊方式。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你可以把它理解為男生之間的一點惡趣味。

男生之間本來是羞於表達感情的,說“愛你”的初衷也許為了噁心對方。

但無奈天外有天,對方總能給出更“真情”的回覆。

於是兩個人就在互相打趣的路上,一發不可收拾。

“愛你”這個表述,慢慢就真的成了感謝的意思,免疫力高了,也就不覺得噁心了。

竟還有點異樣的情調。

男生真的是很難搞懂的群體了。

其實男生沒有友誼

他們只想當對方的爸爸

但其實說了那麼多,都沒有說到男生之間相處的核心問題:

對“爸爸”這個稱呼的情有獨鍾。

關於這個問題,知乎上有一個提問。

“怎麼描寫男生之間的感情,才不會顯得刻意賣「基情」。”

得票最多的答案是:

描寫時需要記住:

其實男生之間的感情也是很虛偽的,明面上看起來是好兄弟,其實背地裡都想做對方的爸爸。

關於男生為什麼喜歡當別人爸爸,這實在是一個未解之謎,屬於性向遺傳學的範疇。

儘管低俗惡趣味,但就是攔不住。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男生特別喜歡當對方的爸爸,為此整得你來我往,不相上下。

其實男生喜歡當別人爸爸的習慣,可能真的和爸爸有關。

第一個陪你看球的人是爸爸,第一個教你喝酒的人是爸爸,第一個讓你覺得很酷的角色還是爸爸

所以想當別人爸爸,其實想表達的是,“我是那個罩著你的人。”

而男生的成長史,就是從“爸爸去哪兒”到”爸爸在這兒”的轉變。

寫在最後:

關於男性友誼之間的最佳狀態,高曉松說過的一個故事很合適:

他當時境況不好,找朴樹借錢。

結果朴樹不愛說話,就扔給他倆字:

賬號。

看完男朋友和那個男人的聊天記錄,我覺得我輸了

過了段時間,朴樹也不火了,又找回高曉松。

這次還是隻有倆字:

還錢。

男生的友誼就是這樣:也許不善言辭,但只要是你需要幫助的地方,我就會出現。

不多問,也不會有什麼不好意思。

如果你問我說,男生之間是怎麼表達感情的,那答案可能會令你失望。

聊天框裡寥寥的幾個字,互相揭短和對損的時候,還有一起幼稚地做傻事。

所有這些看起來不走心的細節和小事,都是男生們的真情時刻。

都是他們的友誼。


如果說最近有什麼事最能展現男性之間的感情,那就非世界盃莫屬了。

和父親一起看球,這就是男生之間最簡單的友誼。

男生之間的友誼總讓我想起《武林外傳》片頭曲的那幾句:

“嘿,兄弟,我們好久不見,你在哪裡?”

可你要真的這樣問他,大概只會收到這樣的回答:

“爸爸在這呢,怎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