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大山碎碎念

作者:张晓燕/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我叫十万大山,我还有个姐姐叫九万大山,有个妹妹叫六万大山,当然这不是地球老祖宗(假设地球老祖宗有生命的话。其实你们人类有个叫盖亚的也提出过这个假说,听说是叫“盖亚假说”)给我们起的名字,而是人类起的。我们家住在广西西部,延伸到越南北部,总长大约200公里。


十万大山碎碎念

插画为英国插画Josephine Wall的作品


小编有话说,盖亚假说:地球上的生命和他们周围的非生命相互作用,形成一个可以自我调节的协同的复杂系统,这个系统用来维持地球生命的持续发展。盖亚假说的主旨是地球是一个有生命的活体,经历了从被认为是天方夜谭、怪力乱神到受到科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接受的复杂历程。

虽然我们总是被其它的堂表兄弟姐妹们笑话是二十五万大山,但是看在颇显气势的份上,其实我还是比较满意这个名字的。

我为啥今天忍不住地想要唠叨唠叨呢,给我代笔的小编是一个玄幻小说和恐怖小说迷,作为一个学地质的人类,她一心想找我聊聊,可她了解的我,跟实际的我,相差实在太远了。比如以下对话:

我:我来自广西西南部。

我:我知道我这里住着很多瑶族人类

我:

十万大山碎碎念

我一直以为我其实是个低调的大山,因为维基百科甚至都没有我的词条。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我在人类的小说里已经非常出名了,据说小说里的碧瑶就是来自十万大山,还有个叫陆左的也来自十万大山。虽然我不在乎被人类写进小说,可我还是想给自己正正名。

我的这个名字的来源有两个说法,有的人类认为这里崇山峻岭,山地绵延不断,所以以“十万”称多。而有的认为是“十万”是方言“适伐”的记音,“适伐大山”是“顶天大山”的意思。什么?你们问我?我老人家经历的岁月太长了,忘记了你们人类的初衷。

十万大山碎碎念

广西山脉分布图,十万大山位于西南角(图片来自于地图窝)

我知道你们之前有给冈仁波齐做过传,其实我老人家真正的出生年纪比冈仁波齐还要早哩。你们已经知道了在早古生代冈瓦纳板块和羌塘地块之间隔着古特提斯洋,其实呀,连扬子板块和华夏板块也远远地隔着。那大概是三亿两千万年前了,是志留纪的末期,地壳发生了剧烈的运动(加里东运动,古生代早期地壳运动的总称,欧洲遍用于早古生代变形的名词,以英国苏格兰的加里东山命名。),那时候杨子板块和华夏地块碰撞拼合在一起,我就是在这个时候出生的,并且见到了我姐姐九万大山,据说她在寒武纪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


十万大山碎碎念

加里东山脉(图片来源于百度)(加里东运动时期,志留系及更早地层被强烈褶皱,与上覆泥盆系呈明显的不整合

刚出生的时候,我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探索,觉得将来一定是风调雨顺,我也梦想过要做最高的山,要做世界的第三极。不过从早泥盆世晚期开始,陆地又开始慢慢地下沉了,我也随之降了下去,海水开始没过我,我整个都落入了海平面以下。在这之后,我只好默默地等待,同时接受更多的沉积物,尤其是石灰岩的沉积,为我之后升上陆地并形成喀斯特的溶洞暗河等打下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小编:地下河?溶洞?暗河?这可是发生恐怖故事的极好地点←_←。

十万大山碎碎念

我:呵呵哒……

十万大山碎碎念

国际地层委员会编制

晚二叠世的时候,扬子和华夏陆块发生了强烈的碰撞与会聚,我早知我不会这么快升到海平面以上,不过也不影响我沉下心来慢慢等待。那个对我来说十分漫长其实又十分短暂的几千万年间,我唯一学会的就是静下心来等待。不过终于让我等到啦,晚三叠世末期的时候,印支运动(中晚三叠纪至早侏罗纪之间的构造期,对中国地理环境的发展影响很大,改变了三叠纪中期以前“男孩北路的局面“)的晚幕有大量晚印支期花岗岩体侵入,之后我便快速升上来了。当然在你们人类的视角看来,这个上升的时期也是非常长的。

十万大山碎碎念

6亿年以来超大陆格局演化示意图(动图来源于Dr. Ron Blakey)

到早白垩世晚期燕山运动(晚三叠世到白垩世时期中国广泛发生的地壳运动;在我国许多地区,地壳因为受到强有力的挤压,褶皱隆起,成为绵延的山脉)的时候,我妹妹六万大山也出生了。那是我们家最高兴的一段时期,因我也在这个时候完成了基本的成长过程,进入成年阶段。

具体的很多成长阶段我已经记不清啦,但是以我现在的S型身材(比你们好多年轻的人类身材还要来得好呢)来看,我主体是受到由东南向西北方向的挤压。


十万大山碎碎念

好了,过去的那些事情就不再提了。我其实也一直都在找寻着自己存在的意义。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想过,为啥不能像喜马拉雅一样成为第三极,后来我也想通了。我现在还保持着较大面积的热带森林。维管束的植物有2333种,陆栖脊椎动物397种,大型真菌129种,昆虫789种。这些我所可以傍身的东西也给了我存在的理由。况且我现在还成了大山界的明星(小说明星也算的吧),我也就不强求什么了。

就这些吧,我就总结到这儿吧,老了老了话就多了。你们要是觉得我很可爱的话就给个赞吧。

十万大山碎碎念

[1]陈刘凤.广西致灾暴雨特征及地形影响分析[D].广西师范学院,2016.

[2]刘瑶,徐争启,赵晶,程发贵,唐纯勇,汪刚.广西十万大山盆地盖层地质特征及形成环境探讨[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15,22(08):11-15.[2017-08-29].DOI:10.16755/j.cnki.issn.1006-446x.2015.08.001

[3]陆鹿.广西十万大山盆地晚三叠世至早侏罗世沉积环境与古地理研究[D].中国矿业大学,2014.

[4]梁新权,李献华,丘元禧,杨东生.华南印支期碰撞造山——十万大山盆地构造和沉积学证据[J].大地构造与成矿学,2005,(01):99-112.[2017-08-29].DOI:10.16539/j.ddgzyckx.2005.01.013

[5]张岳桥.广西十万大山前陆冲断推覆构造[J].现代地质,1999,(02):30-36.[2017-08-29].

[6]郭彤楼.十万大山盆地中新生代构造—热演化历史[D].同济大学,200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