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參加 CES 的蘋果,卻憑藉 HomeKit 和 AirPlay 2 刷足了存在感

雖然蘋果不是 CES 的官方參展商,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依然有它的一席之地,今年蘋果帶到 CES 展會現場的是 HomeKit 智能家居平臺。

不參加 CES 的蘋果,卻憑藉 HomeKit 和 AirPlay 2 刷足了存在感


在 CES 開幕前,蘋果在一次未對外公開的發佈會中向媒體展示了一系列與 HomeKit 配合使用的智能家居新產品,包括 ConnectSense 智能插座、Kwikset Premis 觸屏智能鎖、Netatmo 智能可視門鈴等,亮點在於你可以通過 iPhone 或 iPad 上的「Home」應用和 Siri 控制這些設備,併為它們配置相應的場景等。

不參加 CES 的蘋果,卻憑藉 HomeKit 和 AirPlay 2 刷足了存在感


▲ 圖片來自:Qioto

自 1992 年以來,蘋果就再未參加過 CES,但每年的 CES 總不乏與蘋果相關的產品。不過,相比於往年的低調,今年蘋果無疑高調了許多,他們甚至買下了拉斯維加斯會議中心附近的一個 13 層高的巨型廣告位,打出一則宣傳 iPhone 安全性的廣告:What happens on your iPhone, stays on your iPhone.(發生在你 iPhone 上的事,只會留在你的 iPhone 上。)這被看作是與 Google 和亞馬遜等競爭對手的針鋒相對。

不參加 CES 的蘋果,卻憑藉 HomeKit 和 AirPlay 2 刷足了存在感


而今年蘋果帶著 HomeKit 配套產品現身 CES 也並不讓人意外。距離 HomeKit 亮相至今已經過去近 4 年時間,但與 Google Home 和亞馬遜 Alexa 等智能家居產品相比,HomeKit 此前一直因開放性不足為人詬病。製造商要想為產品打上「Made for HomeKit」的標籤,需要嚴格遵循蘋果的認證標準,比如為了確保安全性,必須採用蘋果專用的加密芯片等,這些苛刻的要求引發了一些批評,在一定程度上也耽誤了 HomeKit 生態的建設,到 2017 年初,支持 HomeKit 協議的產品才只有 100 餘款,遠落後於亞馬遜和 Google 的同類產品。

但從 2017 年起,HomeKit 開始對個人開發者開放,並簡化了認證流程,也不再強制要求使用蘋果專用的加密芯片。與此同時,需要 HomeKit 支持的 AirPlay 也變得越來越開放。

不參加 CES 的蘋果,卻憑藉 HomeKit 和 AirPlay 2 刷足了存在感


▲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同樣是在 2017 年的 WWDC 大會上,蘋果發佈了 AirPlay 2 協議,該協議允許設備通過 HomeKit 和揚聲器進行交互通訊,並向第三方開放。

最初搭載 AirPlay 2 的第三方設備多以音箱為主,但到了本屆 CES 上,索尼、三星、LG 和 VIZIO 等廠商先後宣佈自家電視支持 HomeKit 和 AirPlay 2,三星的智能電視還接入了原生 iTunes app,用戶可直接從三星的電視上購買 iTunes 商店的內容,這是蘋果首次允許除 Windows 電腦以外的第三方設備訪問其視頻庫,the Verge 認為這或許是蘋果正在開發視頻流媒體服務的前奏。

不參加 CES 的蘋果,卻憑藉 HomeKit 和 AirPlay 2 刷足了存在感


▲ 圖片來自:視覺中國

看起來過去那個以封閉性著稱的蘋果,試圖通過建立新的合作關係和商業協議,以尋求業務的新增長點和新興市場的切入點,在 iPhone 增長受阻後,這種戰略性的轉變似乎是不可避免的。

題圖來自:視覺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