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旧事之十三:跟女作家邂逅及市政府大院的“碉堡”(原创)

昨天中午时分,我为了本篇所需要配发的图片,特地冒着台风大雨,去了一趟我和那位女作家邂逅的地方,也就是前文曾多次提起的那家主流媒体的报社原址。

当时报社跟海口市委、市政府在一个大院内办公,那么多局办、那么多机构通通挤在一个院子里,人均分摊面积少得可想而知。那家报社在党政机关序列里根本排不上“座次”,所以办公环境与条件都略显寒酸简陋。如果我告诉你当年海口市政府所在地的确切地址,凡到过海口市的人一定会大吃一惊——它眼下的名字叫泰龙城,没错,就是一提起来就让人垂涎欲滴的那个泰龙城美食街。

海南旧事之十三:跟女作家邂逅及市政府大院的“碉堡”(原创)

海口市大同路,现在吃货们青睐的小吃街,就是当年市府大院所在地。

我进去左转右转上看下看,每个女孩都不简单,每个比女大十八变还魔幻的变化更不简单。我晕头转向,压根找不出20多年前市委市政府大院的影子。当年不苟言笑的警卫保安们去哪儿啦?当年庄重严肃的全市政治中心氛围去哪儿啦?我自己的青春和时间又去哪儿啦?岁月实在是个滑稽搞笑的魔术师,当年市领导们的工作与政绩,变作眼前随处可见美味佳肴;而从鼻翼掠过的,是一阵阵诱人的食物香气,好一派市民百姓的人间烟火气息。

细想想这变化颇有道理——领导们为人民服务,让普通的草根百姓吃得饱吃得好,不也是服务的一项重要内容么?

民以食为天,古人诚不我欺。

我几乎敢肯定,画面上这个灯笼树附近的位置,就是当年市政府大院的某个角落。可我看不见当年政府领导们匆匆进出的忙碌模样,更找不到那位女作家,双手横握一本书卷成的纸筒,形单影只站在角落里的娇俏身姿……

她叫王倩,是来自于湘乡醴水之滨某文化单位的女作家。第一次邂逅我之所以觉得她特别,对她印象深刻,当然首先是由于她的美貌。一头微微发黄(那时候可没有焗油一说)的短发颇具异国情调;高额尖颏,大大的双眼皮,一双细长的眼镜显得很灵秀很睿智;窄窄的小脸两颊位置上生了几颗细微的雀斑,非但不曾破坏她五官的美感,反而显现出几分俏皮,于是她整个的人都瞧着生动起来。其次,她跟我不约而同拿了一本自己写的书前来应聘,这种特立独行的方式,在一大堆拎着毕业证、学位证书的竞争者中间,似乎有些另类的别致。

海南旧事之十三:跟女作家邂逅及市政府大院的“碉堡”(原创)

画面上这个灯笼树的附近的位置,就是当年市政府大院的某个角落。可我永远也看不到王倩娇俏的身姿了……

出于礼貌,我主动朝她颔首致意,她轻轻眨了下眼算是回应,既不显得过分热络,也没有生人勿近的冷漠。

我拿来的那本书是1987年由花山出版社出的长篇武侠小说《长河落日剑》,那时祖国大陆刚开始流行金庸古龙,我和一位文友合写此书,其实是应出版社及书商之约,搞本书出来蹭蹭武侠小说的热度,不料发行量居然不低,连续几次增印总计印了二十多万册,让书商们美美地赚了一笔。后来我在三亚天涯海角旁边一座热带海洋世界,认识了他们的河南籍老板,闲聊中老板透露他自己的发家史——在老家掘到的第一桶金,他竟是卖我写的这本破书 ! 他一共批发回来七万册全部卖光,从此走向了发家致富的金光大道……这叫我这个作者情何以堪呐?

言归正传继续说应聘的事儿。

主流报纸的所谓“星期天编辑部”,实际上是一个隶属于报社,而又从报社承包过来的、相对独立的新报纸。主流报是日报,每天出一份,每周从周一到周六共发行六份,星期天空出来不出报。于是有个报社姓张的编辑就跟报社交涉,自己拉队伍办一张星期日发行的、类似周刊的报,取名《星期天》,内容以纪实类和可读性为主,大概想克隆《南方周末》的路数。

海南旧事之十三:跟女作家邂逅及市政府大院的“碉堡”(原创)

物是人已非,当年市府大院表情严肃的警卫保安,如今已经被他们的“新同行”代替了。

因此严格说来我与女作家王倩应聘的职位,并非是那家主流报社的正式员工,而是张姓编辑拉起的草台班子临时聘用的。

市委市政府大院机关林立,连报社都有点被忽视的苗头,更不必说报社承包出去的一张新报了,所以星期天编辑部办公只能委屈设在一幢楼房的屋顶。那栋楼楼高六层,楼顶是个大天台,破破烂烂堆放些杂物,另有一间不足30平米的小房间,孤零零杵在楼顶活像一间观察”敌情”的哨所,或者是用来充分发挥火力压制作用的“碉堡” 。

我跟女作家王倩面对面办公的职业历练,即将在这座“碉堡”里正式开始。

欲知后事如何?下回分解。

——谨以拙笔向30年前勇闯海南的先行者们致敬!向滋养哺育我们这些外来人的海南乡亲父老们致敬!

(更新通知:每天在头条图文频道发一至两节,时间不定。想了解海南或喜欢听故事的朋友,敬请关注我的头条号“回马一腔”,发评必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