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調查|2018,誰在種地?

深度调查|2018,谁在种地?

深度调查|2018,谁在种地?

2018年,中國鄉村之聲策劃針對全國31個省(區、市)的農村居民發起大型問卷調查活動《誰在種地?》。

如今調研結束,結果如何呢?

深度调查|2018,谁在种地?

此次調查的受訪者職業分佈

今天關注:

農民不願種地因素多

近四成受訪者不會種地

調查數據:

1 近四成受訪者不會種地、近七成受訪者不願子女務農

深度调查|2018,谁在种地?

受訪者不務農原因(多選)

從受訪者不願務農的原因來看,農業收入低是最主要的因素。

調查中,從事非農工作的受訪者,因為農業不掙錢而不務農的人數佔比最多,為43%;不懂農業生產的佔比38%;沒有土地的佔比15%。

深度调查|2018,谁在种地?

資料圖

是否希望兒女或親屬將來成為農民

調查中,當被問到是否希望兒女或者親屬將來成為農民時,68%的受訪者表示不希望兒女或者親屬將來成為農民;12%的受訪者表示沒想過;分別有6%和5%的受訪者表示比較希望和非常希望兒女或者親屬將來成為農民,務農辛苦且收入低是農民不希望兒女或者親屬繼續從事農業生產的主要因素。

2 近七成受訪者表示:村裡沒有返鄉創業者

深度调查|2018,谁在种地?

資料圖

深度调查|2018,谁在种地?

資料圖

調查發現,在外獲得成功的人士,回村發展意願低,65.6%的受訪者表示近些年村裡沒有返鄉創業者,72.3%的受訪者表示,村裡在外獲得成功的人士不願回村發展。

3 受訪農民家庭收入一半以上依靠外出務工

深度调查|2018,谁在种地?

資料圖

調查顯示,農業收入佔比低於非農工作收入佔比。2017年度受訪者家庭總收入平均值為63298元。

其中,農業生產經營收入平均值佔家庭總收入平均值的42%;非農收入平均值佔家庭總收入平均值的51%。

通過對比農業生產經營收入佔比與非農工作收入佔比,結果顯示,農業收入佔比低於非農工作收入佔比,表明外出務工獲得的收入成為農民家庭收入的主要來源。

專家分析:

從調查來看,收益是農民是否有意願種地的關鍵,那麼如何能讓農民錢袋子鼓起來?一起來看專家分析:

深度调查|2018,谁在种地?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所長 魏後凱:

調查反映了一個普遍性的問題,種地的吸引力仍然不足,和外出務工相比,種地的收益比較低下。因此,工資性收入在農民收入中所佔比重不斷上升,已成為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

如何解決務農收入不高的問題?應該雙管齊下。

一方面,要進一步減少農民數量,把那些在城鎮有穩定工作崗位、固定住所的農民轉變為城鎮居民。通過城鎮化來擴大農業的規模經營,為留在農村的農民提供更多的發展機會,提高他們的收入。

另一方面,要通過多方面的途徑來提高農民務農的收益,關鍵在於農村要有一個堅實的產業支撐。首先要發展現代高效農業,以現代農業為基礎挖掘農業的多維功能,推動農業產業鏈的縱向延伸,以及農業與二、三產業地深度融合,來增加農民的增收渠道,建立一個依靠農業、農村產業為支撐,促進農民增收的長效機制。

從上述調查發現,農民越來越不願種地了,與此同時,國家也在推動農業規模化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的發展趨勢勢必會對農業生產經營的各個環節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比如農機、農資消費群體將更加集中化,用戶的資金缺口加大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