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家族》讓我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團結和諧才是主題

《生存家族》 讓我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團結和諧才是主題

不是偶爾看到,而是我真的願意看失口史靖的作品,他的《搖擺少女》,《機器人大爺》我都有看過,不是別的,我就喜歡他電影裡的清新,喜感,他作品的幽默輕鬆,生活氣息有非常強,看似簡單輕鬆的,可讓人看後覺得舒服。角色一般都是菜鳥,而且很勵志,每部片子都以非常獨特的視角來切入,讓你意想不到,所以才好奇地去看,你們知道嗎,人們都叫失口史靖為:行業喜劇王,聽聽這個綽號,是不是 很有意思。

《生存家族》讓我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團結和諧才是主題

而我要介紹的《生存家族》就是這樣一部作品,首先說,我喜歡。平信而論,我喜歡失口史靖導演的風格,他電影的主題CULT的風格很明顯,而他卻用主流的方式完成,這樣的交合,就讓作品生動有趣。

說了這麼多,都不能說明作品的好壞,那讓我們進入作品中,當然,是進入《生存家族》中了。如果你但看這個電影的名字,你一定以為是個災難片了,可沒想到是個“末日片”,而看完了卻是一個治癒系的故事,這麼多重的驚喜一定會讓你喜歡。

《生存家族》讓我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團結和諧才是主題

好了,說說電影本身吧!

故事說一次災難性的大停電,故事就在停電中開始了。

突然停電,社會慌亂了,從公交汽車到電飯煲和刮鬍刀都成了一堆廢物,公司沒有事可做,學校無課可上,機場大門緊閉,商店關門不營業,公共秩序已經沒有了,人們要吃飯,要喝水,大家都在掃貨囤積,信用卡也失效了,這個要是在中國,那支付寶和微信都停業了,只有現金支付,可現金也撐不多久,最後,只能以物換物,兩瓶洋酒換一袋米,純淨水換一輛汽車,人們要回歸到原始,於是,我們的主人公,一家四口人,爸爸,媽媽,女兒和兒子,這四個人各具特色,忙於工作養家的父親,被家務困擾的母親,沉默寡言的弟弟,稍微有些自私的姐姐,本來大家都按照自己的四位生活著,他們雖然在一家,可彼此疏離,相互厭倦,你厭倦我,我厭倦你,就連兩口子的父母,也看不上對方,可災難來了,一家人慌了。

《生存家族》讓我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團結和諧才是主題

這災難讓生活一下沒有了順序,水泵無法運轉,沒有水喝,食物無法儲藏,沒有飯吃,文明瞬間崩塌,人也崩潰。

按理說隨著生存環境的崩塌,人性也應該進入到深淵,可失口史靖沒有讓人性崩塌,而是讓人重新建立一種信任,也可以說是患難與共。

怎麼辦,主人公小日向文世一家,陷入了恐慌,驚慌,錯亂之中,他們一下無所適從,城裡已經無法生活,眼看就要完蛋,於是,小日向文世一家,當機立斷,到想下去,那裡不用電一定能生活,而且生活的很好,這個想法,一家人很快達成了共識,去鄉下。

《生存家族》讓我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團結和諧才是主題

在這裡,失口史靖讓電影的畫風一轉,《生存家族》一下從災難片成了喜劇片,而且是治癒的喜劇片,這個輕巧而合理的轉換讓人既驚喜又驚訝,看過末日題材的人都知道,每每到這個時候,人們會相互殘殺,從人類變成獸類,象美國的《行屍走肉》和韓國的《釜山行》都是這樣設定,可《生存家族》卻末日的開頭,喜劇的結尾,煽情的中間,我不說大家一定會記得,失口史靖的那部《哪啊哪啊神去村》從頭到尾都是救贖,而這一次,導演失口史靖又一次讓主人公經歷蛻變,也去完成精神上救贖。

《生存家族》讓我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團結和諧才是主題

那就往下看吧!

應該說男主是失口史靖一貫的形象和氣質,一個社會存在感很找的小人物,不但愛嘮叨,還沒有什麼大出息,但最完美的是家庭兒女雙全,這讓他們的日子看似非常有奔頭,但事不遂願,他們只是住在不寬敞的公寓小屋,兒子看父親不用正眼,青春期的女兒和父親也有間隙,老婆不用說了,和他一樣愛嘮叨,影片一開始就展現了他們很嫌棄鄉下當漁民的外公。這位他們逃向鄉下找到了一個引子。

《生存家族》讓我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團結和諧才是主題

是父親提議去鄉下,離開東京,到妻子鄉下的孃家,就是兒子女兒的外公家,他們曾經嫌棄的外公家,那裡不用這麼絕望,最起碼有自給自足的生活,糧食不用搶購,是自己種的,水不用派對,河裡就有,於是,他們匆忙上路了,一人一輛自行車,幾件衣服,幾瓶水,幾個人匆匆上路了。 這一路上,一家四口人,花了兩個月時間,從東京神奈川,靜岡縣一路跋山涉水,經歷了超越原生活兩倍,甚至多倍的驚恐與精彩,這生活是他們從來沒有經歷的,說是苦難也行,缺水,缺吃的,日曬,風吹,暴雨,狂風,欣喜,感動和絕望,還有一次真正的死亡威脅。

《生存家族》讓我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團結和諧才是主題

當然,也有溫柔和機遇。

那位老人,那位可愛的老人,讓他們得到了農場短暫的庇護,讓他們感受到了關愛的珍貴,所以,他們之後的旅程變得平靜而親密。

應該說,回到鄉下的設定,從影片的角度上將,成為生存的必須,從精神層面說,也是一樣是精神上的迴歸,回到最初,原本未被“電氣文明”異化的樣子。

原來沒有霓虹燈的夜晚星星是這麼美,原來人餓到極點,連水族館的魚也不會放過,原來沒有肉吃,一點的肉蟬是那麼的誘人。

《生存家族》讓我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團結和諧才是主題

沒有一點生存技巧的一家人,就這麼連滾帶爬地走過來,差點活不了,爸爸喝溪水拉肚子,掉在水中差點沒被淹死,老媽差點沒讓日常的寵物豬給吃掉,要不是農場主,要不是蒸汽火車,那一家人真的會死掉。

影片大寫意地說明“生活就是生存”,或者“活著才是生活”,生存面前沒有自尊,生存面前沒有虛偽。

在逃走的列車上,死裡逃生的父親自嘲地跟女兒說起,自己追求母親時候的情形,老丈人百般不同意,丈母孃也不同意,自己上門好多次表示誠心他們才同意把母親交給自己,那時候自己有多驕傲。

《生存家族》讓我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團結和諧才是主題

這些話讓孩子們驚訝,父親從來沒說過,父親說的時候那樣害羞,還甜蜜,女兒覺得,這才是家的樣子,家的樣子如此溫馨,原來這些“無聊的大人”也有過去,青春,愛情,失意和害羞,以前他們的話從來都是嘮叨,他們不願意聽,煩了他們,一說就會把門關上,可通過這樣的“災難”,他們感覺自己願意聽了,把堅硬的外殼變成柔軟,把封閉的心事願意說給家人,父親把那個假頭套扔向了窗外,女兒也摘了假睫毛,因為那個睫毛被水沖刷的不知道蹤影了,這個時候,他們不在矯飾自己,虛假自己,掩飾自己,一切都拋掉,迴歸本真,還原本來的樣子。

《生存家族》讓我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團結和諧才是主題

小日向雖然不服輸,裝出高傲,可心裡已經崩潰了,自己多麼沒用,自己的尊嚴已經不存在了。跟人家相比,人家是在生活,自己卻是在生存。

他們重要到了鹿兒島,看到了曾經被嫌棄的外公在海邊釣魚,他們終於“生存迴歸到生活”,兇險的大自然又變成了田園山水。

《生存家族》讓我們看到了在災難面前的人性,團結和諧才是主題

可到現在,故事並沒有結束,男主女主在這裡開始了,男耕女織的生活,孩子們也不在惦記那個智能手機,媽媽也尋回了兒女情長,父親也不再是小心眼的人, 一家人其樂融融,有說有笑,有心情就和大家一起拉分享。

(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