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追求“卓越”的失败企业都存在着哪些表现呢?

那些追求“卓越”的失败企业都存在着哪些表现呢?

卓越的概念艺术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他们都渴望让自己的企业长久地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创造优秀的市场业绩。为此,他们不惜任何代价,甚至有些盲目。这种强烈的渴望孕育了强烈的市场需求,并催生出了一类迎合这种渴望的书籍——我们姑且称之为“卓越宝典”。

“卓越宝典”往往有助于让每个读者振奋起来。这类书中剖析的经常是盛极一时的公司。“卓越宝典”的“谆谆教诲”使你相信:如果你深入研究这些公司,学习它们用于取得卓越成就的主要实践和技巧,然后将这些实践和技巧应用到自己的企业中,那么,你的公司也能鹤立鸡群!

“卓越宝典”的基本论调并不复杂,可以简单概括如下:卓越的公司创造了孕育成功的企业文化(不错,此表述有同语反复之嫌,却表达准确,而且人们总是喜欢这种表述方式)。卓越的公司文化具备热爱客户、珍爱雇员、宠爱公司产品并挚爱公司的特征。一旦公司血管中流淌着足够的爱,公司将有机会成为卓越的公司,反过来,又创造了卓越的产品和服务。这将导致更多的客户之爱、产品之爱以及企业之爱,从而将所有的关爱提升到“买卖爱意”的更高层次。当这一良性循环可以自我运行的时候,似乎所有巨大的商业成功都注定属于那些掌握了“卓越”真谛的人。

于是,这些“卓越宝典”堪称企业的“情爱圣典”。这类书剖析不同的公司如何融会贯通、出神入化地使用不同的“姿态”与技巧。这些“姿态”与技巧正是为了建立客户对公司的渴望,提升客户对公司产品的爱恋,提供持久的公司服务而设计的。讨论的“姿态”与技巧范围广泛,包括值得信赖,竭尽全力,密切交流,富有创造性,做到谈、多谈、再多听、最后再动手,诸如此类的“姿态”与技巧还有很多。

在“卓越宝典”大行其道的时候,包括高科技领域的大多数公司都把其中的“谆谆教诲”奉为金科玉律。街头巷尾尽是交流、谈论这些金科玉律的人。但令人遗憾的是,虽然企业管理者满怀激情地对企业的浑身上下实施这些“卓越”的思想,进行管理改造,但同时,一些人开始注意到这类书籍所标榜的“卓越”公司似乎也不能保持“卓越”。随着时间的推进,情况日趋明朗:“卓越宝典”中关于企业卓越性的一些观点与实际情况是背道而驰的。

例如,以Lanier公司为例,这是一家致力于参与字处理器竞争的公司,而这个市场现在却销声匿迹。这些单一目的计算机市场由Wang开拓。随着市场的增长,譬如Lanier、Xerox、Wang、IBM几家大公司以及近一百家其他公司激烈竞争每台售20 000.00美元的字处理器市场,然而,如今99.95美元的软件完全能胜任此工作(实际上,软件的功能远不只如此)。这些单一目的的设备是一些人在20世纪70年代惟一的计算机体验,对于许多人来说,字处理工作站是“高科技”的缩影。

有一本“卓越宝典”就曾经认为Lanier达到了真正的“卓越”,是一家“与客户一起生活、睡眠、吃喝和呼吸”的公司。该书描述公司的高层官员如何每月一次地检查销售电话,公司总裁如何亲自接听服务电话,公司的服务如何优于IBM,等等。

而Lanier也是一个聪明的营销团体!该公司知道“字处理器”的叫法会让人敬而远之。这就是Lanier称其字处理器为“无忧打字机”的原因。这绝对是广告天才的杰作。

惟一的问题在于:Lanier并不是一家卓越的公司,而是一家失去生命的公司,是一条头部中弹的恐龙,它的迟钝神经系统尚未来得及让余下的身体部位颓然倒地就已经彻底死亡。在1981年,运行Apple Writer或Screen Writer①的Apple II+能完成Lanier字处理器所做的任何工作,而且该公司从未关注安装WordStar的IBM PC.到了1985年,专攻字处理的市场像霸王龙(Tyrannosaurus Rex)一样灭绝了。但编写“卓越宝典”的人似乎没有注意到,他们所列举的案例只是一具行尸走肉而已。那他们所列举的“金科玉律” 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卓越宝典”中列举的“卓越之星”却每况愈下,尤其是高科技公司。例如,走向没落的通用数据公司(Data General);1987年Wang公司垂死挣扎;DEC让PC逼得穷途末路;AT Instruments)生产的TI99/4A在1984年计算机市场惨遭滑铁卢;IBM在10年间,从美国偶像沦落为美国悲剧。

20世纪90年代,Xerox岌岌可危,而这是一家在“卓越宝典”中广受推崇的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产业分析家就已经苦苦思索Xerox这样一家公司可以开发出图形用户界面(GUI,Graphical User Interface)、鼠标、面向对象编程以及以太网,却不能从这些开拓性的创新中获得一项成功的产品。相反,Xerox当时以一款早已过时的8位CP/M计算机切入PC市场,并为它起了一个倒胃口的名称“Worm”,其销量可想而知。

Atari公司也曾经被视为 “卓越”公司。但没过多久,该公司发行了有史以来最糟糕的计算机游戏E. T.后濒临倒闭(该游戏取材于同名电影)。在它的产品上市前,一家“卓越”的公司应该有能力将负责开发该游戏的团队清除出去,因为该游戏让游戏产业在1982年圣诞遭受了灭顶之灾。

事实上,让人大失所望的,不仅仅是在众多“卓越宝典”中所剖析过的公司。在20世纪80年代,所有企业不可能躲开诸如培训班、吸取书本知识及确保每个人每时每刻都保持卓越的企业程序,对于高科技企业更是如此。然而,尽管讨论、实践和交流着这一切,但高科技公司仍然不断地做着愚蠢的事,而且是一而再,再而三。每次,它们都付出一定的代价,同样是一而再,再而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