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熊市末期殺權重,熊市初期殺科技,你感覺這種說法對嗎?

淡淡禪風


熊市末期下跌的是藍籌,熊市的初期殺科技,這是有一定道理可言的,而且也表現了股票的些本質現象,那麼該如何去理解這個本質呢,下面我就來簡單講解下。



1.牛轉熊的特點

在牛市中個股可謂是百花齊放,不管你業績是好是壞,都會出現大幅度上漲,如果帶有題材的概念的個股,特別是科技類最容易受到資金關注後大幅度拉昇,因為公司是科技類公司涉及題材了麼居多,市場資金熱衷。

反而藍籌權重由於市值較大,拉昇相對比小盤股難,自然在牛市中上漲幅度小於科技類小盤股。而且科技類公司業績不穩定甚至存在很多虧損類公司,科技類公司在牛市中嚴重被透支,泡沫相比權重大。一旦市場開始牛市轉為熊市,市場開始大幅度下跌,先下跌的肯定是前期大幅度被拉昇的小盤科技類公司,熊市初期自然先殺上漲幅度較大的科技類個股,典型的例子就是14年啟動的那波牛市上漲幅度最大的就是互聯網+金融個股,熊市初期也是被殺最為嚴重。



2.熊市中期的特點

第一,由於權重在牛市中上漲幅度相對較小,回落幅度自然小,再有牛市轉熊市科技類公司大幅度下跌,資金選擇大量出逃,而且出來有部分資金出逃後會選擇買入前期上漲幅度較小的權重個股選擇避險,有資金買自然下跌幅度進一步降低。

第二,等市場下跌幅度慢慢出現緩解後初期結束,由於權重下跌後,有資金會選擇再次買入權重,而且這個時候還有救市,救市為了穩定市場自然也是選擇買入權重個股。

所以我們發現一個規律熊市中期由於小盤股被炒作後上漲幅度過大,繼續下跌,但是權重藍籌白馬會開始出現上漲,而且這是市場唯一能做的方向,所以我們發現了2017年結構性市場藍籌白馬上漲。



3.熊市末期特點

小盤股由於連續的下跌後,下跌速度和幅度自然開始緩解,但是熊市中期上漲的權重也要開始出現下跌,因為牛市是全面上漲,去過權重上漲後不補跌的,牛市自然也無法來臨,牛市是小盤科技和權重全面開花的局面,所以往往熊市末期權重下跌,所以我們發現最近的銀行,保險,兩桶油,白酒家電醫藥類白馬出現下跌。

總結:通過上面把熊市分為三個階段,牛賺熊賣小盤科技,熊市中期買權重,熊市末期賣權重買小盤。



感覺寫的好的點了贊呀,如果對於熊市該如何按照股市結構選擇股票標的還不能理解可以加關注私聊。


道破天際


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簡單的說就是熊市的初期殺炒作和高價股,熊市的末期殺估值。

熊市的初期連接的就是牛市的頂部,那個時候市場經過了牛市的連續性推升,股指大幅推升,個股翻倍式的增長,這個時候,只要你進入到股市就是賺錢的。但即便在牛市運行過程中,個股漲幅的差別還是比較大的。

一般受到市場資金青睞,盤子不大不小,符合經濟發展方向的個股漲幅都非常大。而科技股作為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方面,科技股的上市公司一般的資產規模都不大,大多在100億左右,而且一般公司的業績和經營能力都比較活躍,這樣的股票非常容易受到炒作資金的關注,所以說在牛市中他們一般都能夠走出超級牛股,呈現出領先大盤很多的翻倍優勢。很多個股都能夠從十幾元漲到近百元,成為市場中的寵兒。



因為A股市場是一個炒作氛圍非常濃厚的市場,一旦出現妖股或者是龍頭股,在牛市氛圍下,眾人群情激昂,拾柴火焰高,會不斷的非理性推升股價。一旦牛熊轉換,牛市見頂,熊市來臨,股指大幅下挫,最先見頂的就是這些翻倍的牛股,呈現出大幅度連續下殺的狀態,如果不及時躲避,會套住不少人。這也就是熊市初期殺科技的道理。

隨著熊市慢慢的調整,人們從驚慌到失望到絕望,以前的牛股或者是妖股已經灰飛煙滅,市場逐漸會走向估值迴歸過程,而估值的重要風向標就是權重藍籌股,所以在熊市的末期,一般會出現一波殺估值的走勢,權重藍籌股急促的下跌,進而帶動股指徹底築底,為未來的牛市行情做準備。


小散李大鵬


對於這個問題,首席投資官評論員Lee認為:問題中的這個說法看起來很簡單粗暴,但是內在實際上有其原因在。當然,問題的說法並不全對,但是大體上確實概括了一定的現象。

首先說,“熊市初期殺科技”。之所以這麼說,原因在於科技股往往有兩個特點:市值不大,估值較高。市值不大,所以短期資金更多;估值高,所以一有風吹草動更加容易受到影響。科技股本身就很容易受到市場風險偏好的帶動,熊市初期市場是一個風險偏好下調的過程,資金會更加偏向於進入基本面較好的白馬藍籌。因此,中小股票佔比較較高的科技股自然首當其衝。

而在熊市後期,市場一片悲觀。前期的中小盤股下跌已經很明顯,之前資金抱團取暖的白馬藍籌相比之下反而貴了起來。因此,無論是出於對基本面的擔憂,或者是性價比的分析,所謂權重股已經不再具有吸引力,自然會迎來另一波下殺。


首席投資官


這種說法是有道理的。

在牛市中,漲得最快最猛的往往是科技股。因為科技股通常流通盤小,題材概念多,容易炒作,主力動用的資金量相對較少。這類個股, 牛市中累計漲幅巨大,往往是翻倍甚至幾倍十幾倍的漲幅。對它們的估值,最初是用市盈率,後來發現市盈率太高,沒有說服力了,就改成市盈率增長率,把末未描繪得天花亂墜,再後來這也不行了,乾脆就用市夢率。主力在高位一般都會釋放大量利好消息,但股價卻上漲乏力,甚至頂部震盪,其實是主力在利用利好消息在出貨。直到主力在牛市末期,籌碼出得差不多了,就再也不遮遮掩掩,而是在進入熊市初期時,大幅度殺跌出貨。

而大盤權重股,因為流通市值大,主力手中籌碼多,出貨時間比較長。熊市初期,如果主力大量出貨,很容易把自己套在高位。因此,熊市初期權重股往往在主位橫盤,甚至有時還有誘多拉昇,一方面是穩住指數,掩護科技股等小盤股出貨,二來是給人一種“價值投資”假象,誘使散戶接盤權重股。

熊市過程中,大盤股一般都是一波三折,緩慢下跌,這也是因為權重流通盤大造成的,除了頂部出貨外,下跌過程一般都在逐步出貨。而真正快到底部時,主力要利用大盤權重股殺跌,形成恐慌盤出逃,才可以在更底的價位吸收到廉價籌碼。近期上證50殺出新低,大概率也是大盤見底前的標誌。

一個字一個字敲出來,一張圖一張圖畫出來,也不容易,請給個贊!有需要可以關注後私信我,可以在評論區留言。


投資悟道


分析市場即分析人性。主力行為分析,市場博弈研究,我是實名頭條號:張貴傑


熊市所經歷的階段大約有三個階段,熊頭,熊腰和熊尾。在熊頭的時候。所有的股票都是殺跌的。也就是題主說到的熊市初期。所有的資金都很恐慌。

大家所熟悉的貴州茅臺也是如此。從236下跌到了最低的140元左右,也就是下跌了接近40%。同時期來說,並不比別的股票強太多。

但是,當熊市進入第二個階段的時候。資金開始從對於流動性的恐慌,轉向對於抱團取暖的偏好。並且希望能靠著這樣的抱團取暖扛過熊市。

而往往真正的熊市超出大家的想象。流動性的故事也講不下去了。抱團取暖的機構總容易,有那麼幾個“叛徒”出現的。而往往藍籌股本身的流動性並不充分,換手率不高。於是同盟就瓦解了。

再過一段時間,該跌的都跌了。流動性重新充裕,牛市就又回來了。

我是張貴傑,專注研究主力行為,機構博弈,散戶心理。原創文字,心血書寫,請您關注,轉發,點贊。盤中最新解讀,主力行為分析,市場機構博弈,趨勢熱點研判,盡在掌握!


張貴傑


當股市進入調整尾期,往往是其他板塊下跌縮水,跌無可跌,這時機構為了砸出散戶手中的籌碼,必須對權重股進行打壓。製造恐慌情緒,讓散戶在絕望中,丟掉手中帶血的籌碼。

當一個市場出現熊市初期,一般都會聰上漲幅度大的股票開始的,科技股往往是市場種,最容易被拉昇的板塊,同時也是漲幅大的板塊。這樣機構已經從科技股板塊中獲利匪淺。這時是需要把獲利得籌碼得到拋售,這種拋售往往是拉高出貨,並且是越是拉高就越是出貨的機會。同時在拉高的同時,也會藉助打壓或者再繼續拉昇,製造各種假象,最後套住散戶,成為接盤俠。同時機構也會藉助市場輿論導向與製造虛假信息等,迷惑投資者。最終目的是把獲利籌碼順利出來。

當主力機構從科技股等出貨時穩定市場是保障獲利籌碼能夠出貨的有力保障。這時候機構一定會以權重股穩定為代價,千方百計維護權重股。當機構出貨目的完成後,最後一定會再製造恐慌,從聰權重股種出來。這時才是股市週期的全過程,最後股市往往是週而復始,重複一樣的獲利,又是不一樣的故事和版本,但是故事的情節,一定是割韭菜與籌碼得兌現。



陳文霞88


不全對,也不遠。

熊市是一個整體的資產縮水的過程,熊市裡出現拋售資產過冬再正常不過了。想想戰爭年代,剛開始大部分人家裡還有點錢,至少大戶人家家裡還算富裕,不至於為了一口吃的拋售手裡值錢的資產。

但是隨著戰爭的時間越來越長,貧窮的人越來越多,且不說那些賣兒賣女換一袋小米的事情了,有錢人家裡沒有吃的了,總不能賣兒賣女吧,衣服棉襖肯定也是不值錢了,那麼值錢的古董字畫也開始甩賣。到了最後,如果地主家也沒餘糧了,那就只能拋祖宅,賣田地,殺雞取卵了。

股市也一樣,熊市的時候,剛開始被扔掉的,必然是垃圾股,慢慢的市場上整體缺錢,過年的時候要還銀行貸款,要發工資過年,這個時候垃圾股已經不值什麼錢了,沒有必要,可拋可不拋的時候到了。一來,垃圾也沒人要了,想賣也賣不出去,二來,賣再多垃圾也不足以填補虧空。這時候就只能去甩賣值錢的東西換錢了。

到了這個時候什麼東西值錢?值錢的只有那些藍籌,它們流動性好,賣出去能換來一時溫飽,那何樂而不為?於是末期往往會出現一輪殺藍籌權重的過程。

但是是不是殺了權重,其它的就不殺了?不一定,很多時候,垃圾殺的更低,只是沒前面那麼迅速了。這個時候就是慢慢往下滑,反正也沒人要了,滑到哪裡是哪裡!

現在討論這個未免早了點,到了市場都開始恐慌的時候,自然見分曉,還是那句話,覆巢之下,焉有完卵!


瞌睡蟲的窩


熊市初期殺科技,末期殺權重,這是歷史和市場內在博弈的必然和過程。

任何一個熊市,當確立熊市之後,市場對高估值的行業,屬於第一個下刀動手殺的行業。

因為任何一個確立了熊市的,最優先殺的就是高估值,所謂漲看勢,跌看質。任何高估,都是在未來預期上市場對科技股予以很好的預期和期待,如果是正常市和牛市,高預期可以容忍,也可以給予高估值之上的更好,因為市場的信心沒有收縮或者資金流動性沒有收縮。相反,如果確立熊市,那麼放棄抵抗波動和抵抗熊市能力弱的是大資金和長線資金的第一首要策略,其次是放棄高預期的以防止不如預期或者無法超越預期,哪怕是符合預期都殺,何況是低於和不如預期。第三,確立熊市之後高估值和科技股往往是大資金最缺乏交易流動性對手盤的方向,因此也不得不早殺,殺遲了市場預期形成共識之後還會有歐一段無量加速和空跌階段出現,這是每一個熊市都要經歷的必然階段。

而末期殺權重,則是因為權重往往是大型和超大型機構的主要配置,或者長線資金的主要配置方向。當到了熊市末期,因為市場在逐步失去交易流動性基礎之上,如果遇到持續贖回壓力,已經沒有別的品種具備交易流動性,即使自殺性殺跌,也沒有足夠的對手盤出現,很難出清,這時候如果要繼續降低倉位或者應對贖回,就只能殺權重或者叫低估藍籌了,因為任何時候藍籌和權重的流動性一定是最好的。

疊加了在熊市末期,市場信心喪失和恐慌的蔓延不會萎縮只會擴大,這就導致了最後的龍頭來自於堅定的價值和長線資金出現殺跌,這也就導致了權重和藍籌會在最後階段出現殺跌。

所以所熊市初期殺科技或者高估品種,末期殺權重,是市場的以往歷史經驗和邏輯上有其必然性的,研究每一輪的牛熊市的走勢階段特徵和總體輪動特徵是非常具有案例研究和圖譜研究的價值的。


龍哥fei0598


但看到這個問題時我突然想發表一下自己的一些看法,通過在股市快二十的經驗來看,這句話還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個人得出這個結論基於兩點:

(1)在熊市的初期也可以認為是牛市的末期,往往科技股、題材股等徒有虛名的股票,前期經過牛市的大幅炒作甚至惡意炒作,已經具備了大幅下跌的基礎,只是缺少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罷了!一但熊市來臨這種股票往往提前反應、最早下跌,並且跌幅巨大!

(2)大盤權重股則一般業績穩定、流通盤大、基金眾多、操作穩健,一般不會出現大幅異常的暴漲或暴跌,往往隨著熊市的發展及時間的長短慢慢的下跌,最終跌到一個合理的價格。這個時間往往比科技股等題材股要滯後、要長的很多!

股市有句話叫“多頭不死,熊市不止”!個人認為股市裡往往大盤股是最後一個多頭,因為股市裡大盤股就相當於正規軍,科技股就是雜牌軍!正規軍消滅了,股市的多頭也就徹底沒有了!

以上只是個人一己之見,炒股靠個人,好則聽不好則棄!



股海悟禪


這個說法,看起來邏輯很清晰,實際上有點片面。劇烈暴跌是殺,緩緩陰跌,也是一種殺的方式。

什麼原因決定了趨勢的改變,是主力機構成千上萬的賣單造成的,在主力機構巨大賣單的壓力下,任何支撐都不起作用,只能眼看著熊市趨勢形成。

而主力機構持有股票,以大盤藍籌為主,賣出的股票也以藍籌為主。趨勢形成後,其他小機構或者大戶,紛紛跟風賣出手中持有的藍籌或者科技股。

由於科技股以小盤股居多,而且散戶佔多數。小機構或者大戶手中持有的科技股票,相比較散戶來說,佔絕對優勢,他們的賣盤,散戶沒有能力接,造成科技股劇烈下跌,跌幅相比較藍籌要大。

從以上分析看,科技股和權重股下跌的邏輯關係應該是,權重股下跌,給了市場走熊信號,科技股根據提示,做出下跌反應。只不過,科技股以小盤股居多,反應比權重股劇烈和明顯,才給人感覺先殺的科技股。實際上,在科技股下跌的同時,權重股也在下跌。

以上是小不點的感悟,希望能對朋友們有幫助,歡迎留言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