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唐楼长大的才女,培养出剑桥的学霸

香港第一任特首林郑月娥,一个出生在贫寒之家,在唐楼长大的女子,培育出了两个都毕业于英国名校剑桥大学的优秀孩子,看看她的人生怎么不一样?

1957年,林郑月娥出生在香港,那个年代的香港经济并不发达。郑月娥的父母也是早些年从内地来到香港,家境清贫,一家人大大小小人住进了刚兴起不久的唐楼,没有电梯,也没有自来水,更没有抽水马桶。家中5个孩子陆续出世,住处也小的逼人,不得不自行搭建“板间房”(类似“群租房”),再摆上高低床,以充分利用空间。每天放学后,在幽暗拥挤的房间里,郑月娥和兄弟姐妹们并排趴在床沿上做功课。郑月娥就是在那样的环境下长大的。也就是那样清苦的生活,激励着她勤奋好学,从小就是学霸,中小学13年,她包揽了每次年考的第一名。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唐楼长大的才女,培养出剑桥的学霸

郑月娥小学是在嘉诺撒圣方济书院读书,直到中学毕业。而“力行仁爱,实践真理”是嘉诺撒圣方济书院的校训,郑月娥一直铭记校训,并将其作为人生的座右铭,而在中学时期,她就一直是社区服务组织的积极分子,她也时刻用“服务社群、仁爱助人”之观念服务于社区组织。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唐楼长大的才女,培养出剑桥的学霸

就是因为这样,一直在社区服务,一直在帮扶弱势群体,郑月娥对社工的工作有了自己的世界观。关注社区,关注底层,她对未来之路逐渐感到清晰,认识到自己以后发展的方向。后来,郑月娥凭着优秀的成绩,考了香港大学的社工系。在后来郑月娥也不断的广泛接触活跃的社运前辈,参加各种社会活动,从此更开阔了眼界。并不断充实着郑月娥的胸怀和抱负。也就在这个时候,家里人也终于在鲗鱼涌买下了大三房的新楼南丰新邨,虽然新家不足70平方米,但是却让郑月娥兴奋不已,经常拿出购房合同,对着房子结构图看来看去,想象着住进新家的感觉。虽然有了新房,可是对于曾经住在破旧不堪的唐楼的各种心酸,她有说不出的感受。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唐楼长大的才女,培养出剑桥的学霸

在事业上,在30多年的政府工作中,林郑月娥出任过20个不同的政府职位。林郑月娥还有一个雷打不动的工作习惯就是阅读市民来信,只要写她的名字或者她的工作职衔的,一封都不放过。这个习惯从2000年接手社会福利署署长的时候就已经养成。那时,她每天接触到孩子的问题、家庭矛盾、工作待遇等等家常事,然后逐一解决。林郑月娥她也从信件里发现了大大小小的社会问题,儿时的经历,也让她格外关照基层民众的生活,会制定出一些政策。而那些依旧在唐楼里进进出出的香港人,时常勾起她多年前的回忆。出任政务司司长后,她耗神费力推出多项房屋政策,其中都是出自让香港人安居乐业的“私心”。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唐楼长大的才女,培养出剑桥的学霸

而在教育方面,郑月娥她则采用的是顺应孩子自然成长的规律来教育,没有像其他父母那样从小要小孩必须得学钢琴或是画画等。她的理念就是宽松式的教育模式,她认为父母最好礼物的就是陪伴孩子一起成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她就自己亲自带小孩,从不请保姆,只为了在小时候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小孩。在大儿子念中学时期,为了照顾青春期的孩子,毅然主动向政府提出降职调至伦敦,带全家到英国生活。也就是这样看似平凡却不平凡的教育,两个儿子最终却都毕业于英国的剑桥大学。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唐楼长大的才女,培养出剑桥的学霸

林郑月娥,香港第一特首,唐楼走出的女子,培育了两个剑桥的学霸,每个词在她身上都是如此的闪耀,希望香港的明天有了这些优秀的领导者,会越来越好,你喜欢林郑月娥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