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艘國產航空母艦什麼時候交付海軍?

好人一生平安張志斌


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目前剛剛進行第四次試航試歸來,在交付軍方前的廠家試航階段一般是進行5次試航,並有第三方驗收合格後,就可以交給海軍進行軍方試航階段了,這時候就叫航母”入列“了,還沒有服役,等軍方試航評估合格後,才是正式移交併服役!


照現在進度來看,交付軍方進行武器系統、作戰系統等進行試驗應該在今年的3~4月份,甚至很可能是在2019年4月23日海軍節這天交付,而且在入列的時候也會正式公佈航母的舷號和名稱。

第一艘國產航母實在遼寧艦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而來,只是進行了一些小修改,比如將以前瓦良格上的導彈發射井拆除後,可以獲得更大的機庫,據專家們推測艦載機從遼寧艦的24架提升到32架左右的水平,戰鬥力得到了提升。艦島方面也進行了一部分改進,但是幅度不大,而最大的改進應該是雷達和電子系統的升級,還是採用傳統的滑躍起飛,總體來說戰鬥力應該是遼寧艦的1.5倍至2倍左右吧!

而現在我們的遼寧艦也正在進行改裝和維護,我們現在也和俄羅斯一樣面對沒有航母用的境況,但是心情完全不一樣,我們的航母是蒸蒸日上,而俄羅斯感覺像是苦苦掙扎,這次事故讓其有苦難言,打碎了牙往肚子吞。前幾天傳出消息,據說普京想通了,準備將”庫茲涅佐夫“號航母拉到大連來維修,條件則是用俄羅斯技術換維修和升級航母的費用,看來俄羅斯是真窮只能用技術抵賬了,不過這消息還沒有得到雙方的證實。

看著自己的祖國每天蒸蒸日上,生活在這個時代還真是最幸福的一代,每天都有盼頭,盼著新戰機,盼著新軍艦,盼著新航母;然後再看著隔壁的沙俄帝國沒落,心裡挺爽的!

至於航母服役這個事,真的急不得,我們的航母建設已經很快了,而且前段時間官方又宣佈第三艘航母開始建造,所有的程序都是有條有序的,一步一個腳印的走得踏踏實實的,這樣才走得穩。不要著急,著急的時候想想另一個隔壁鄰居印度,這樣就平和很多了是不是!


狼煙火燎


中國第1艘國產航母開始海試:性能尚不足以和美國航母對抗

2018年5月,解放軍第一艘自產航母開始海試,離開了大連港。

該艦於2013年11月19日在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大連造船廠開工建造,2017年4月26日出塢下水。

早在去年,歐美軍事專家就推測,航母的海試將會在18年下半年開始。

顯然,解放軍方面的速度又提前了一些。

這艘還沒有名字的航母,性能大體和遼寧號相當。

它的排水量為5萬噸,採用傳統燃油渦輪蒸汽機,採用滑躍方式起飛殲15重型艦載機。

這艘航母會和遼寧號組成2個航母戰鬥群。

眾所周知,遼寧號也就是瓦良格,為前蘇聯庫茲涅佐夫元帥級航母,是90年代的作品。

遼寧號輾轉為中國獲得,在2012年服役,目前主要從事訓練任務。

中國航母想要用於實戰,以美國的經驗來說至少必須保有2個航母戰鬥群。

航母戰鬥群每當執行任務以後,必須進行較長時間的維護、檢修,一般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1個航母戰鬥群不能形成戰鬥力,也無法滿足海軍的需要。

西方專家認為,該國產航母會在2020年正式服役,讓解放軍擁有2個航母戰鬥群,具備真正的實戰能力。

客觀來說,這2艘航母並不算先進,連大型預警機都沒有。

它搭載的殲15,也難以和隱形戰機抗衡,恐怕不能對抗先進的美國核動力航母。

但這2艘航母主要的潛在作戰地區,可以預計是南海或者是臺灣東部,那麼性能也就足夠了。

海軍的建設有客觀規律,拔苗助長是不可能的。

就解放軍來說,遼寧號的起點並不算低,未來的國產航母應該會更先進。


薩沙


我國第一艘國產航母,目前正在進行繫泊試驗,舾裝工作也接近尾聲,在今年上半年應該有希望進行首次的航海試驗。至於交付海軍的時間,這個只能根據工程節點進度來,按照網上大家比較殷切期盼和認可的說法:可能會趕在2019年4月23日海軍節之前交付。至於艦艇名稱與舷號,按照慣例,都只有在入列當天才會正式公佈,此前流傳的任何名字,都只能是猜測。

航母乃至於一般的軍用艦船在交付前的航行試驗都是非常嚴肅的事,不但在航母的建造合同中必須明確在何時試航,還必須在前一年向海軍提出航行試驗的計劃和需求,這些主要包括試驗所在的海區,試驗需要的警戒艦船數量,試驗需要的配合艦船、潛艇和飛機的數量及要求,試驗需要的彈藥、油料規格和數量等等。海軍在批准航行試驗計劃後,提前向各相關部隊下達配合航母試驗的年度命令。這些看不見但都是必須安排的事情都是按計劃、井然有序地在幕後運行著,這不是外人所知的,更不是今天看見航母的煙囪冒煙了、明天看見安裝了某個設備就言之鑿鑿說馬上就要航行試驗那麼簡單。航母和艦船建造工程進度有提前的情況下,上述程序不得減少或變更,船廠提前申請後由海軍進行計劃調整。中國第一艘國產航母何時試航及交付自有其客觀規律性和正常程序,期盼早日試航、早日交付成軍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不能胡亂猜測,安心等待就是。


鼎盛軍事


現在可是國產航母在2018年12月27日在大連港在拖船的牽引下開始了離港行動,而這次要進行的是第四次海試。第四次海試的開始就意味著國產航母距離交付海軍的日子越來越近了。遼寧海事局發佈的LN-0301號禁航通告,該通告的時間從12月29日開始到2019年的1月11日,長達14天,且海試的地點靠近興城航母訓練基地。


據遼寧海事局發佈的遼航警0297號通告顯示,在黃海北部,自12月26日0800時至30日1800時,在1. 38°45′00″N 122°23′00″E,2. 38°45′00″N 122°36′00″E,3. 38°15′00″N 122°36′00″E,4. 38°15′00″N 122°23′00″E這四點連線範圍內執行軍事任務,禁止任何航空航海器駛入。國產航母進行第四次海試,從時間和部署上來看,有什麼值得慶幸的呢?那麼到底這艘航母何時才能交付海軍?

我們先看一下國外同行在航母海試通常都是怎麼個步驟,我們就能知道我們國產航母的進度了。根據國外航母從下水到交付海軍使用,通常都需要一個建造廠家的調試階段,逐步解決在調試4檔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所有的問題和步驟都解決完了,那麼經過國家驗收,才能交付給海軍。而這個過程通常需要1.5-2年的時間,航母要進行5次左右的海試。那麼我們再回頭看看我們的國產航母所進行的海試步驟。



國產航母從2013年被證實開工建造,2017年4月26日正式下水,對於首艘國產航母在2018年5月13日進行了第一次的海試,第一次海試與第二次海試間隔時間為100天,第二次海試與第三次間隔53天,現在第三次在11月6日結束與第四次的間隔為50天,其間的間隔時間的逐步縮小,意味著國產航母的進展情況順利。按照國際上航母海試的步驟,國產航母也意味著即將進入海試的尾聲。


而第四次海試的主要工作就是對航母艦載機的起降進行相關的訓練,同時實驗各項設備的使用情況和安全檢驗。並且還要檢驗艦載機在航母上的調度實驗,以及各項設備的使用情況。還有包括升降機的作業情況,機庫的調度情況必然都要進行檢驗。那麼一但這次海試順利結束,那麼國產航母就會很快進行最後一次海試,而這樣的海試工作很可能在春節以後就會進行。

如果按照目前的實驗進度來看,一切順利的情況下,國產航母在春節後2-3月間就能進行最後一次海試。那麼也就意味著國產航母將徹底完成出廠前的所有檢驗,國家驗收以後,就可以交付還海軍。而這個時間段很有可能會在2019年4月23日之前,因為這一天是我們海軍建軍70週年。也就是說這是一個重要的時間節點,我們海軍的重大節日。而我們的外交部都已經對外通報了將會在青島舉行海軍成立70週年紀念活動。那麼在這時候很有可能我們的國產航母會加入海軍,並且國家很有可能在這一天宣佈國產航母的命名。



如果能夠國產航母在2019年4月加入海軍服役,那麼我們的國產航母海試的時間還不到1年,這已經是世界航母的海試奇蹟。如果說國產航母的開工建造到服役,我們國產航母將成為二戰之後從研製一款新型航空母艦到服役用時最短的國家 。而這樣的奇蹟往往只能在我們中國出現,這就是中華民族的智慧,更是中華兒女的勤勞。為我們的每一位為祖國航母事業奉獻的軍工人,歡呼,點贊!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謝謝每一位關注淡然小司的朋友們,是你們的支持給了我源源不斷的動力,謝謝大家,祝願大家在新的一年裡都是順心如意,平安健康!


淡然小司


當在今年八一前後,快則半年多,慢則一年,海試是一個檢驗設計指標的過程,所有設備試一遍,不達標要改的。因為國產,我們信心滿懷,熱切期待,期待早日交付入役,可是裝備是抖學,技術實驗當一絲不苟,之所以相信能快點,大遼配套搞得好,這一艘突出了一點結構性設計,能多裝戰機,外觀上艦島變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