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兩者有何區別?

I江左白衣I


究竟誰更厲害?東風21彈道導彈PK長劍10巡航導彈

東風21彈道導彈和長劍10巡航導彈,都是解放軍的殺手鐧!那麼,到底哪個比較強呢?今天來個簡單掃盲,聽薩沙說一說吧。

第一, 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區別

根本上來說,在於導彈飛行的軌跡不同。

東風21彈道導彈採用火箭發動機助推,飛到空氣稀薄的高空甚至外層空間。導彈按照自由跑物體軌跡飛行,最終擊中目標。導彈速度極快,一般是超高音速的。

長劍10巡航導彈則採用噴氣式發動機助推,飛行軌跡和飛機類似,僅僅在大氣層內飛行,最終擊中目標。本質來說,巡航導彈其實是一種無人飛行器!巡航導彈速度通常不會太高,主要以亞音速為主,但也有超音速、超高音速的。

第二, 誰的精度更高?

顯然是長劍10巡航導彈。

以1991年海灣戰爭為例,美軍發射戰斧巡航導彈的精度(CEP)高達10米(1300公里)。

而美軍精度最高的潘興2彈道導彈,同樣射程精度也要至少25米到45米以上。

目前長劍10巡航導彈的精度大體和戰斧差不多,而最先進的東風21D和潘興類似。

也就是說,長劍10巡航導彈精度仍然有後者2到4倍優勢。

而目前美國最新型的戰斧Block 4,3000米射程精度提高到5米的高精度。而美軍射程僅有300公里的短程戰術彈道導彈(用火箭炮發射),精度已經達到極限,也要超過15米。

目前美國方面宣佈,採用最新的科技,巡航導彈精度還可能有很大提高,甚至可以達到1米內。這也就是美國人吹噓的:3000公里外,擊中一個可樂瓶。

這是彈道導彈無論如何都不可能達到的!

對於導彈來說,高精度意味著高戰鬥效率。精度低1倍,就必須發射3倍數量的導彈。現在精度至少低3倍,那麼發射彈藥就要多15倍。

大家算一算就知道。

第三, 誰成本高?

很多人認為長劍10巡航導彈採用很多新技術,精度又高,肯定成本很高。實際上恰恰相反。

因為中國導彈造價基本都保密,我們只能用美國的作為比較。

一發戰斧巡航導彈在2014年造價是145萬美元,應該和長劍10相差不大。但根據美國媒體分析,東風21D彈道導彈造價在500萬-1100萬美元之間,是前者至少4倍以上。

顯然,長劍10巡航導彈具有很大成本的優勢。

第四, 誰的抗干擾能力強?

這次輪到東風21D彈道導彈厲害了。

其實抗干擾能力最強的,是當年薩達姆的飛毛腿。飛毛腿導彈採用慣性制導,起飛以後和外界幾乎沒有聯繫,根本不可能被幹擾。當然,代價是精度很差,很難打中目標。

東風21D彈道導彈也是類似,在慣性制導階段,不存在被幹擾的可能。但中段飛行期間和後期,則需要和地面交互以修正飛行軌跡,同時在最後階段需要利用各種追蹤方式(主動雷達制導和紅外成像制導兩套系統)搜索和擊中目標。那麼,這兩個階段,就存在干擾導致導彈失效的可能。

不過,?導彈速度快,尤其最後階段時間極短,對於干擾一方的難度大,成功率比較低。

相比起來,巡航導彈相對比較容易干擾。

巡航導彈就像無人飛行器一樣,飛行時間長,被幹擾的可能性就大得多。長劍10巡航導彈應該是採用慣性制導+GPS+景像匹配製導。顯然干擾GPS並非什麼難題,甚至可以直接摧毀衛星。如果中美開戰,美方必首先打擊我們北斗衛星系統。對於景像匹配更是有很多方法,最低程度學薩達姆,在目標附近點燃石油釋放大量煙霧就是了。

第五, 誰更難被攔截?

以往自然是東風21D彈道導彈難以被攔截。彈道導彈一旦發射就很容易被發現,但很難被攔截。目前各國彈道導彈又採用了很多反攔截技術,導致攔截難度很大。

不過,正式如此,西方一直將彈道彈道作為主要威脅,給予重點關注。

目前西方有愛國者導彈防禦系統、薩德戰區高空區域防禦系統、宙斯盾彈道導彈防禦系統等等,形成完整的反導網,大大削弱了彈道導彈作戰能力。

不過話又說回來,長劍10巡航導彈面臨的威脅更多。不但包括各種反導系統,還受到戰鬥機、防空導彈、高炮甚至高射機槍的攔截。

當年薩達姆利用大量高炮,就攔截了百分之十的戰斧導彈。

不過,長劍10巡航導彈的特點是相對容易攔截,卻難發現。它的飛行高度低,還可以利用地形掩護,導彈體積小,突破能力更強。

所以總體來說,東風21D彈道導彈略勝一籌。但就性價比來說,自然還是長劍10巡航導彈更好一些。

第六, 誰的應用空間廣?

當然是長劍10巡航導彈。

巡航導彈已經做到了陸射、艦射、空射和潛射,而彈道導彈目前僅能陸射和潛射,只有印度人搞了一個四不像的艦射彈道導彈丹努什!

發射平臺越多,自然使用空間越廣,也越不容易被定位摧毀。

那麼問題來了,是不是可以不用彈道導彈,只用巡航導彈?

當然是不可能的。攔截巡航導彈和彈道導彈是兩種區別很大的模式,任何一個國家都必須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

如果你廢除彈道導彈或者巡航導彈,等於減輕敵人百分之五十的威脅,也就等於斬掉自己一隻手臂了。


薩沙


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的彈道。彈道導彈裝的是火箭發動機,主要靠規定的拋物線,即彈道飛行,中遠程導彈會再入大氣層以獲得更大的動能,十分難以攔截,近程導彈在大氣層內部飛行。道道導彈的末段速度非常快,甚至能超過20倍音速。

巡航導彈是一種靠空氣發動機產生推力,依賴導彈的氣動佈局產生升力,在大氣層內部長時間勻速飛行的導彈,又稱飛航式導彈。巡航導彈的彈道是可變的,既可以根據制導途中的數個數據點實現變軌,也可以根據地形匹配、衛星定位等手段變軌。大部分巡航導彈為亞音速,少數是全程超音速巡航;有的巡航導彈只在末端超音速飛行,以亞音速做中距巡航。

在攻擊方式上,彈道導彈是一個高高的拋物線,類似於炮彈的彈道,故得名彈道導彈;而洲際彈道導彈只把彈頭送上太空,彈頭運動到目標上方後再砸下來。巡航導彈可以貼著海面、地面飛行,就像普通的飛機一樣。

從載彈量來看,一般來說,彈道導彈的重量、體積、動力都比巡航導彈大的多,載荷自然也比巡航導彈大得多。且彈道導彈擁有搭載多枚彈頭攻擊多個目標的能力,巡航導彈則很難做到。

另外,這兩種導彈在執行任務上也有區別。彈道導彈都是作為戰略武器使用,打擊敵人的大中城市。在上世紀50年代有核武器之後,它就主要作為核武器的運載工具。也就是說,它可以打擊敵人的大中城市,但是帶的是常規彈頭,在非核戰爭的情況下,用這些導彈可以打擊敵人縱深的指揮所。但是,巡航導彈打擊精度比較高,美國第一批服役的巡航導彈,精度在30米以內。現在的巡航導彈精度一般都在10米以內,現在各國的巡航導彈,都能達到米級的精度。


迷彩派軍事


圖注:美國“民兵”彈道導彈發射


彈道導彈顧名思義是遵守彈道學規則的導彈。彈道導彈雖然是用火箭發動機發射升空,但並不是全程都有動力,到達彈道頂端後,發動機就關機或者拋棄了,然後彈頭沿著預定的彈道自由落體,最終砸到目標區域內,其運動軌跡是早早計算好的,除部分機動彈頭外,彈頭進入下降段後彈道是無法更改的。

巡航導彈又稱飛航式導彈,其飛行彈道由起飛爬升段(發射段)、水平飛行段(巡航段)和俯衝下落段(攻擊段)組成,這裡面每一段都不是一成不變的,都可以變動,是不可預測的。

其中,發射段如果是潛射、陸基發射或艦載發射,通常需要火箭助推發動機幫助其儘快到達安全高度和發動機啟動速度,如果是機載發射,一般不需要助推發動機。巡航段是飛行中段,一般是水平飛行,也可在地形匹配製導系統作用下沿著地形貼地飛行,這個階段巡航導彈的飛行方式和飛機一樣,通過彈翼提供升力,通過彈載的小型渦噴或渦扇發動機提供推力,以一個較為恆定的速度飛行;攻擊段屬於飛行末段,此時彈上的末制導裝置以及開始工作,開始搜索目標,因而飛行姿態會根據搜索狀態而改變,一旦鎖定目標,飛控系統會操作導彈以最快的速度向目標俯衝而去,直至擊中或被防空系統擊落。

圖注:美國驅逐艦發射“戰斧”巡航導彈

至於區別,彈道導彈雖然也有部分戰術導彈,但主要還是以戰略用途為主,而巡航導彈雖然在冷戰中也曾配備過核彈頭,但主要還是以戰術打擊為主。而且彈道導彈的射程通常較大,2000千米射程只能算中程導彈,射程上萬千米的多得是,主流巡航導彈的射程則基本都在2000千米左右。


兵工科技


早在二戰時期,德國就已經先後成功的研發出了類似於初代比較原始的巡航導彈/飛彈V-1以及最為初代比較原始的彈道導彈V-2。

也經過幾十年的發展,這兩款在二戰時就出現的武器裝備,依託於高速發展的現代武器導彈技術 ,也已經搖身一變成為了世界上幾大軍事強國才能擁有的專屬武器裝備了。

顯然,這兩款目前只有少數國家擁有的尖端武器裝備,還是有一定的差別的。特別是巡航導彈,該型導彈所蘊涵的軍事科技含量還是非常高,有一些國家即使在已經擁有了獨立研發設計生產製造彈道導彈的能力之上,卻也遲遲未能研發設計出一款高性能的巡航導彈。

首先就是,雖然這兩款武器裝備都被歸為導彈的範圍裡,但是顯然作為最短也能飛行幾十千米,最遠可以跨洲際飛行的彈道導彈來說,其自身無論是尺寸上還是大小上,都是要比只能飛行上一百多千米的巡航導彈,要大上整整一圈的。其次就是,相對於彈道導彈就比較小巧的巡航導彈,其自身戰鬥部能夠搭載的裝藥量,也是要比在戰時需要執行打擊敵方大型戰略目標/設施的彈道導彈要少不少的,不過在有些特殊的情況下,小巧的巡航導彈也是可以搭載戰術核彈頭的。

最後就是,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這兩款武器裝備在現有戰爭模式下,出動和使用的頻率比較高還是巡航導彈,而作為“國之重器”的且附帶殺傷比較大的彈道導彈的出動和使用的頻率還是比較少的。


航空君


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主要區別在於它們的飛行狀態和路徑上的區別:

彈道導彈的飛行軌跡是固定的拋物線,根據發射起點、達到終點、沿途的各種阻力、重力等影響,通過先期計算機的計算,需要配置多大的動力以達到起始初速度,同時還需要調整一定角度和考慮飛行過程中的其他因素。大體就像是在物理課堂上計算某一物體的拋物線軌跡,只不過現在要加上現實飛行過程中的各種阻力罷了。

彈道導彈沒有翼,不會自己調整飛行方向,在燃燒完動力燃料後,就只能根據現有的速度,朝目標飛去。為了覆蓋廣大的距離,彈道導彈必需發射很高,進入空中或太空,進行亞軌道宇宙飛行。對於洲際導彈,中途高度大約為1200公里。如果要是因為前期計算不準確,那麼彈道導彈也就只能是打不準目標了。

而巡航導彈相對來說就高端一點了。巡航導彈是會自己飛行的,也可以把巡航導彈看成是一個簡單的飛行器。因為巡航導彈有自己的主發動機,還有彈翼等裝置。

在巡航導彈經過第一階段的火箭助推器加速後,進入一定的高度後,主發動機就會自己開始工作,為巡航導彈提供動力,這樣在抵消掉空氣阻力後還會繼續向前飛行,同時彈翼與重力平衡,使得巡航導彈能在大氣層中水平飛行。其飛行彈道通常由起飛爬升段、巡航(水平飛行)段和俯衝段組成,它依靠噴氣發動機的推力和彈翼的氣動升力。


歷史長流水


首先說下導彈,導彈是啥?這個武器的分類有多大。按照投射武器來看可以簡單的按照下面的規則分四個類型:

1.無動力、無制導系統是常規彈藥:包括炮彈、自由落體炸彈

2.有動力、無制導系統是火箭彈這個分類裡面包括了通常意義上絕大部分火箭彈

3.無動力,有制導系統是靈巧炸彈,包括一些制導滑翔彈、制導炮彈、制導航彈等等

4.有動力,有制導系統則統統的歸納為了導彈。所以說一些帶制導系統的魚雷嚴格意義上講也是一種導彈。

所以就有這種好玩的東西了——HAAWC,這是帶有滑翔翼的空投魚雷即便不帶滑翔翼其實它也算一種導彈。。。


說回導彈系統。大部分導彈都是“飛行”的。這裡的飛行就有三種不同的概念了,一個是以拋物線的方式進行“飛行”(地對地彈道導彈),另外一個則是靠自身升力系統在“自主飛行”(大部分導彈),還有一種本身是不能飛行(大量的地對空導彈),僅僅是靠火箭的衝力和後餘的慣性進行投射罷了。


那麼拋物線方式的導彈叫做“彈道導彈”,而能在空氣中自主飛行的導彈叫做“巡航導彈”。

這就是基本上的區別了。

彈道導彈由於射程遠,往往會打到大氣層外,然後依據拋物線路線擊中目標,但“打到大氣層外”並不是彈道導彈的充要條件。

而巡航導彈一般靠自身升力機翼產生升力,大部分在大氣層內部飛行。其飛行原理和飛機一致。


軍武數據庫


彈道導彈顧名思義是遵守彈道學規則的導彈。彈道導彈雖然是用火箭發動機發射升空,但並不是全程都有動力,到達彈道頂端後,發動機就關機或者拋棄了,然後彈頭沿著預定的彈道自由落體,最終砸到目標區域內,其運動軌跡是早早計算好的,除部分機動彈頭外,彈頭進入下降段後彈道是無法更改的。

巡航導彈是在大氣層內移動攻擊,發射前需要嚮導彈提前輸入攻擊座標數據、制定飛行航線、輸入3D航線地圖,發射後依靠衛星引導等多個條件進行攻擊,同時導彈飛行時也會利用掃描儀器跟數據進行比對,也可以調整飛行高度等,所以巡航導彈的精度更高,但是碰到我們這種有先進雷達和防禦系統的土豪大國一般是可以攔截的,而且攔截率很高。

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最大的不同在於他們的彈道。彈道導彈裝的是火箭發動機,主要靠規定的拋物線,即彈道飛行,中遠程導彈會再入大氣層以獲得更大的動能,十分難以攔截,近程導彈在大氣層內部飛行。道道導彈的末段速度非常快,甚至能超過20倍音速。

彈道導彈沒有翼,不會自己調整飛行方向,在燃燒完動力燃料後,就只能根據現有的速度,朝目標飛去。為了覆蓋廣大的距離,彈道導彈必需發射很高,進入空中或太空,進行亞軌道宇宙飛行。對於洲際導彈,中途高度大約為1200公里。如果要是因為前期計算不準確,那麼彈道導彈也就只能是打不準目標了。

巡航導彈的彈道是可變的,既可以根據制導途中的數個數據點實現變軌,也可以根據地形匹配、衛星定位等手段變軌。大部分巡航導彈為亞音速,少數是全程超音速巡航;有的巡航導彈只在末端超音速飛行,以亞音速做中距巡航。

彈道導彈的飛行軌道是拋物線,就像用手扔石頭一樣,往往根據出手時的力度,扔出的角度就能判斷落點,整過飛行軌道就是一條拋物線。巡航導彈就相當於一架無人飛機,飛行軌道不確定,而是根據目標的移動而改變飛行軌跡,落點很難判斷。

發射方式有別,前者有陸基井丶公路鐵路機動、海基潛艇、空基戰略轟炸機;後者有車載、潛艇、飛機。

任務不同,前者中遠程以上核武器遂行戰略任務,前者的中近程常規及後者主要遂行戰役任務。

管轄有別,前者的中遠程以上核武屬屬國家戰略武器,中俄屬戰略火箭軍,美國分屬戰略空軍和海軍;前者的近程常規及後者多屬戰區武器。


大風起兮偶飛揚


說簡單一點,彈道導彈就相當於一發帶有動力的炮彈,通過燃料和彈道計算可以知道其彈道落點。而巡航導彈更像一架無人駕駛飛機,按照設定好的飛行軌跡自主飛行,直致到達目標。
長劍-20巡航導彈

其實兩者之間的區別就是導彈飛行彈道不同而已,基本的作戰目標幾乎都是相同的,多數都是針對固定目標的,只是也有部分導彈的特殊設計。彈道導彈採用的就是高拋彈道,將導彈發射到一定的高度,讓導彈按照拋物線原理下落的一種彈道飛行軌跡,進而打擊敵方的相對固定的目標。彈道導彈按照射程分短程彈道導彈300-1000公里以內的、中程彈道導彈1000-5500公里以內、遠程(洲際)彈道導彈5500公里以上的。而巡航導彈的射程通常都是在300-2500公里之間。



彈道導彈在射程上,涵蓋了300公里到上萬公里的射程,尤其是遠程彈道導彈,通常都作為核武器的載具,去擁有洲際打擊能力,超過一萬公里的彈道導彈,幾乎可以擁有接近覆蓋全球的作戰能力。是這樣的彈道導彈,其彈體也是相對龐大,通常都會採用彈道導彈核潛艇、車載發射和導彈發射井發射。比如,俄羅斯的白楊-M彈道導彈就是採用車載發射方式。而其潛射型“布拉瓦”就是採用核潛艇發射。
白楊m車載彈道導彈


布拉瓦潛射彈道導彈

巡航導彈同樣是在剛開始發展的一款對陸打擊武器,只不過他不採用彈道導彈的高拋彈道方式發射,而是充分利用了飛機的原理,在導彈的彈體上安裝飛行的彈翼,為導彈提供升力。通常這樣的飛行軌跡都是相對較低的飛行路線,尤其,現在的巡航導彈具有地形規避功能,可以實現超低空,飛行避開防空雷達的掃描。巡航導彈的發射方式就相對靈活,可以車載發射,也可以艦載發射,畢竟彈體相對較小必然容易解決發射問題

戰斧巡航導彈

一般正常的巡航導彈會採用GPS制導,加上地形匹配製導等多種制導方式,提高導彈的打擊精度。畢竟巡航導彈的彈體相對較小,戰鬥部相對於彈道導彈,同樣不具有威力。那麼巡航導彈就要求必須要有足夠的精確度,這樣才能提高打擊效果。美軍的戰斧巡航導彈其打擊精度圓概率為10米,而更先進的型號已經達到了1米的程度。反觀彈道導彈最好的圓概率都在50米左右,對於核戰鬥部圓概率甚至都要求500米都可以。
長劍-10巡航導彈


總體上而言,彈道導彈是一種重型型打擊武器,其尤其是洲際彈道導彈,其擁有較大的彈體,較遠的射程,較大的戰鬥部,作戰範圍廣。其缺點也是目標較大,容易被發現,導彈發射準備時間長,打擊精度不高等。但是其龐大的核投送能力是短期內不可替代的戰略級打擊武器。

而巡航導彈則是一種更多用於戰術打擊的武器,其優點是彈體較小,隱蔽性好,射程適中,精度較高,擁有很強的打擊突然性。當然其也有同樣的缺點,那就是飛行速度慢,容易被攔截,沒有超過中程彈道導彈的射程。但是其在向隱身化方向發展,這樣就能大大提高其生存能力。


彈道導彈和巡航導彈的同框展出

只能說這兩種武器都在隨著時代的科技進步,也正在突破傳統技術的限制,都開發出別具特色的作戰當時。比如我們開發的專業打擊航母的反艦彈道導彈DF-21D、DF-26C、CM-401這樣射程遠近不同的彈道導彈。這也算是彈道導彈家族中異類,也算是彈道導彈技術的突破。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絡,歡迎大家的留言,點贊轉發和關注!


淡然小司



曉看風雲起


彈道導彈顧名思義是有彈道的。火箭載著彈頭進入大氣層。彈頭在大氣層內進行機動變軌。然後以十幾馬赫的速度打擊目標!突防能力很強。有些導彈甚至有多枚彈頭或假體彈頭。攔截的可能性就更低了!巡航導彈發射出去以後不需要進入大氣層的。在導彈內設定固定目標以及路線。以便繞過敵軍的防空火力。以巡航速度打擊敵軍!巡航導彈是現代戰爭的急先鋒!打擊精確度高!殺傷面積大!有一定的突防能力。缺點是速度太慢。一旦發現非常容易擊落! 所以大多晚上發射巡航導彈。按功能分類型。還有防空導彈。反艦導彈。空空導彈。還有更多細分的不一一列舉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