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目前有能力造蘇33嗎?

無奈的蒼鷹



俄羅斯目前是沒有能力再生產建造蘇33艦載戰鬥機的(蘇33是前蘇聯蘇霍伊設計局在蘇-27的基礎上研製的單座雙發艦載戰鬥機),原因很簡單,主要是俄羅斯(地主家也沒有多的餘糧來)口袋裡沒有錢,沒有足夠的錢和完整技術來重新開啟蘇33戰鬥機生產線。

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承大部分前蘇聯留下的軍事裝備和技術,但在經濟發展上也延續前蘇聯發展模式,國內重工業比較完整,輕工業方面發展比較差又不完整,經濟結構比較單一,國內經濟發展緩慢這些年都主要是靠武器裝備和能源出口賺錢。這些年來又受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各國的經濟制裁,俄羅斯經濟能力確實不太好,作為世界大國又是軍事強國的俄羅斯現在是日落西山。
現在俄羅斯都是勒緊褲帶過日子,在軍事方面上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重點軍事領域建設,如核潛艇、洲際導彈、防空系統、現代化飛機等主要領域建設。確實是沒有多餘的錢和精力再來建造蘇33戰鬥機(蘇33也逐步被米格29k代替),而且蘇33戰鬥機是前蘇聯時期研發設計出來的,蘇聯解體後,經過幾十年時間,俄羅斯對蘇33戰鬥機建造能力已經是嚴重不足。


軍迷卡森


目前俄羅斯具備製造蘇33艦載機的能力,但俄羅斯方面已經決定放棄該機型的製造,未來接替蘇33的將是米格29K艦載機。

俄羅斯方面也稱蘇33為蘇27k,“k”的意思是艦載,米格29的艦載版叫米格29k,蘇27的艦載版也叫蘇27k。

蘇33是俄羅斯海軍唯一的航母庫茲涅佐夫號的艦載機,在1992年開始量產,因為艦載機操控難度大,被稱為刀尖上的舞蹈,所以最初的蘇33由10名優秀的長機飛行員進行飛行訓練。在92年夏季,24架蘇33部署到位,成立了獨立279艦載戰鬥機團,隸屬於俄羅斯海軍。但90年代蘇聯的國內形勢急轉直下,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的失敗引發了蘇聯內部的動盪,軍費也捉襟見肘,不多的軍費多數給了陸軍和火箭軍,戰略核潛艇部隊以及國土防空空軍。本就實力不足的水面艦艇部隊更是進一步削弱,多艘主力巡洋艦直接封存,庫茲涅佐夫號的艦載機們也面臨零部件不足和維護費用短缺的問題,有一半飛機被迫提前退休。剩餘的飛機維護狀態也不能讓人滿意。2001年,279艦載機戰鬥機團的最高指揮官阿帕基傑少將駕駛紅色70號蘇33執行任務時,不幸墜機身亡。2005年,紅色82號蘇33在大西洋海域執行任務時,降落甲板後未能及時停住,扯斷了制動鎖,不幸墜海。艦載戰鬥機已經不足10架,俄羅斯方面緊急列裝了一批米格29k,補充蘇33的不足。

庫茲涅佐夫航母和蘇33第一次參加實戰,是在最近幾年的敘利亞戰爭中,這距離它服役已經過去接近20年,但蘇33表現出色,老當益壯。蘇33和殲15是當今世界僅有的重型艦載機,美國在f14熊貓之後轉而發展中型艦載機,法國艦載機也以陣風這種中型為主,重型艦載機和中型艦載機各有優勢,需理性分析,根據自身實際需要選擇。

蘇33的基本氣動結構特點是在蘇27基礎上增加了鴨翼,主機翼前增加兩個小翅膀,形如鴨子,故得名鴨翼,除了美國空軍不採用鴨翼佈局外,其他國家都大力發展了這種佈局,主要優點是鴨翼能夠改善飛機的短距起降性能和增加機動性。蘇33可以攜帶多種類型的導彈,並可以掛載副油箱和電子干擾吊艙,同時具備加油能力,使其打擊範圍可以延伸的更遠。增加了鴨翼的蘇33把蘇27優秀的氣動性能進一步發揮出來,使其空戰能力也達到了很高的層次。隨著蘇33數量的日漸減少,庫茲涅佐夫航母也將更換米格29K,蘇33終會落下帷幕。


兵說


俄羅斯目前的航空工業是非常尷尬的,在蘇聯解體之後建造的唯一的全新的運輸機竟然是20噸級的伊爾-112V運輸機,日前這款運輸機進行了試飛前的地面滑行測試。俄羅斯海軍目前裝備有1艘航空母艦,這就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如今這艘航空母艦正在維修中,不過在2018年卻遭受了重大的挫折,承載這艘航空母艦的浮動船塢竟然因為停電而沉沒了。

俄羅斯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配備的艦載機與之前的配置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當這艘航空母艦剛服役的時候的固定翼艦載機是蘇-33,這還少一款蘇-27的基礎上研製的三翼面重型艦載機,是世界上唯一的採用鴨翼的艦載機,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33噸,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艦載機。目前美國海軍裝備的F-35C的最大起飛重量是31噸,比起蘇-33還要小一些。

實際上庫茲涅佐夫號航空母艦最近一次部署中配備的固定翼艦載機是蘇-33和米格-29K兩款,這個已經非常明顯了,俄羅斯海軍最終使用米格-29K戰鬥機代替蘇-33已經是一個趨勢,而原因不是在於米格-29K的性能優異,而是在於蘇-33戰鬥機的生產線早就沒有了,這個就讓俄羅斯海軍尷尬了,一艘中型航空母艦配備一款輕型戰鬥機。

俄羅斯航空工業早就沒有以前的鋒芒,如今的俄羅斯航空工業在軍事裝備上就是老瓶裝新酒,大部分機型都是拿老舊的型號改改弄弄,包括圖-160M2戰略轟炸機,伊爾-76MD-90A大型軍用運輸機等。現在俄羅斯已經不具備蘇-33戰鬥機的建造能力,因為相關的生產線和設備早就被拆除。


航空視界


謝謝,不會造蘇33了,大家都知道蘇33是根據蘇27優異的空氣動力學改造而成。

蘇33算是一款應急機型,當然這款飛機也非常優秀,前蘇聯航空工業基礎非常強大,上個世紀七八十年雅克141技術過去了幾十年後美國才有能力抄襲,推出了垂直起降的F35。所以前蘇聯隨便丟出一款裝備都能把當時的美國嚇得半死,蘇制T62坦克出現簡直把歐美列強籠罩在世界末日一般。

蘇33對比世界上艦載機應該是非常先進的,到了近期F35出現才有所改觀,當然中國的殲15就更厲害了,除了近期出現的F35基本上無對手。主要還是滑躍起飛制約了殲15的性能發揮。由於隱身機的出現,蘇33基本上宣佈無用武之地了。但是不得不說,當年的蘇33讓美國為首的西方世界嚇得夠嗆,算是一代梟雄。


萬里白光


答案是yes,俄羅斯的蘇33艦載機是從蘇27發展而來,但其電子系統非常落後,和原來的蘇27差不多,俄羅斯最近對其導航和瞄準系統進行了升級,我國在發展艦載機初始階段曾經向俄羅斯求購蘇33,但是遭到了拒絕,我國後來向烏克蘭買來了一架T-10K原型機,基本上是靠自己摸索過來的,是從我國殲11戰鬥機發展而來的,但是,我國的殲15卻遠遠強於俄羅斯的蘇33,因為我國的殲15艦載機電子系統非常先進,而且兼具對空對地對海打擊能力,蘇33沒有對地對海打擊能力,只能用於空對空格鬥,而且我國的殲15發展成了雙座型和彈射型兩種型號,而蘇33是沒有雙座型和彈射型的,那些認為殲15不如蘇33和抄襲蘇33的說法非常的離譜,不知道他們的論點有何依據?而且我們的殲15採用了大量的複合材料,有較大的改進空間,有較大的載彈量,而蘇33這些優點都是不具備的,所以,大家可以看出來,蘇33艦載機只是從老版蘇27發展而來的,不需要費多大的勁就能生產出來,因此,如果認為俄羅斯沒有能力生產原版的蘇33那是不靠譜的!


Wulidong971


俄羅斯當然有能力製造蘇33,主要是沒有市場。


大志遠思想空間


有能力,但不會造,因為有米格29k。


11378542


你問的問題好幼稚啊 !蘇33是誰造的?試問,你小學畢業了嗎?


雪松127947852


沒得錢 我們有


HUAWEIll


有。危急時刻還沒有到來,暫時沒有需要;而現今好像也沒有市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