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真是莫名其妙!”部隊不打仗怎麼也會遭受慘重損失?

任何一個國家的軍隊都會偶爾遭受物質損失,即使是在和平時期。坦克或飛機會因負責維護的士兵的馬虎懈怠而發生故障。因人為因素、懶惰、疏忽大意和愚蠢斷送的武器不比戰鬥毀掉的少,而且有時候武器損失得就是這麼莫名其妙。俄羅斯衛星通訊社1月8日發文,盤點近年來各國軍隊的非軍事損失。

“有時候真是莫名其妙!”部隊不打仗怎麼也會遭受慘重損失?

一份乾糧斷送2800萬

2017年5月,俄軍列兵謝苗·梅列日尼科夫在演習上把一輛BTR-82A裝甲運兵車燒成了廢鐵。訓練時這輛戰車蒙著偽裝網和乾草。梅列日尼科夫留下來保護戰車,但他很快就餓了,想熱一下乾糧罐頭。於是在戰車附近點起了一個小火堆,結果把偽裝網給燒了。沒過幾分鐘,這輛價值2800萬盧布的BTR-82A就像汽油桶一樣熊熊燃燒起來。法院對他的判決相當輕,只在紀律部隊服役6個月。燒燬的BTR-82A徹底報廢了。

“有時候真是莫名其妙!”部隊不打仗怎麼也會遭受慘重損失?

意外開炮

一名比利時技術員在定期檢修F-16多用途輕型戰機時按錯了地方,機載20毫米速射炮突然發出一長串高爆彈。M61A1“火神”六管機載航炮擊中了另一架當時準備起飛的F-16。所幸飛行員及時離開燃起大火的飛機,而飛機在一分鐘後就發生了爆炸。事故導致兩名維護人員受傷。比利時飛行安全局啟動事故調查,損失達1900萬美元。

“有時候真是莫名其妙!”部隊不打仗怎麼也會遭受慘重損失?

導彈丟了

去年8月,西班牙一架歐洲“颱風”戰機(Eurofighter Typhoon 2000)在愛沙尼亞南部邊境上空6千米進行例行巡邏時意外發射了一枚AMRAAM遠程空對空導彈。炮彈長3.7米,配備了裝有10公斤炸藥的殺傷爆破彈頭,飛行近80公里後大概落入愛沙尼亞安德拉自然保護區的沼澤森林內。結果既沒有找到AMRAAM的墜落地點,也沒有找到它的碎片。不排除導彈啟動了自毀系統,碎片散落的範圍很廣。導彈的飛行軌跡十分接近有著10萬人口的愛沙尼亞塔爾圖市,路線稍有偏離就會造成重大人員傷亡。

“有時候真是莫名其妙!”部隊不打仗怎麼也會遭受慘重損失?

敵不過軟綿綿的海浪

去年10月底,美國海軍“甘斯頓·霍爾”號船塢登陸艦(USS Gunston Hall)在挪威海遇上風暴,由於底艙船員沒有拉緊皮帶而嚴重受損。巨大的顛簸毀了固定在貨艙內的LCU 1610登陸艇,它在艙內撞來撞去。底艙設備和船體結構部件嚴重受損。數十名船員和海軍陸戰隊員受傷,而登陸艦最終也沒能抵達目的地參加北約“三叉戟”軍演。

“有時候真是莫名其妙!”部隊不打仗怎麼也會遭受慘重損失?

越野車“空襲”

2016年4月,美國第173空降旅分隊在位於德國的霍恩費爾斯軍事訓練區(Hohenfels base)參加人員登陸和裝備空投演練。空降兵在小山崗上拍攝裝備空投正高興時,只見三輛悍馬越野車一輛接一輛地從空降平臺上掉落,帶著巨大的轟鳴聲栽到德國的大地上。從視頻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是因為越野車沒有固定好。考慮到每輛越野車價值約22萬美元,負責固定軍車的人自然不可能只做些額外勤務就能敷衍了事。

“有時候真是莫名其妙!”部隊不打仗怎麼也會遭受慘重損失?

俄媒的盤點為各國軍隊平時的管理工作敲響警鐘,這種因為細節問題而導致重大損失的事件如果不能有效防止,對軍隊的戰鬥力來說是一種毋容置疑的削弱。如果平時都是這樣粗枝大葉,戰時又該如何打敗對手取得勝利完成使命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