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億人將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張小龍道出原因,專家:這是敗筆

在我們交流的方式還是書信的時候,那個時候格外珍惜親人的消息,甚至還會把每封信留下來。不過自從互聯網普及之後,人們交流的方式變得越來越簡單,但似乎人與人之間也越來越疏遠。為什麼會這麼說呢?自從有了QQ、微信之後,我們可以隨時隨地的與親人進行聯繫,但是聯繫的頻率反而下降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使用過微信裡面“朋友圈最近三天可見”的功能。經常使用微信的朋友,每次高高興興的打開好友的頭像,結果點開的卻是一個“三天可見”的朋友圈,心裡一定充滿了許多的失落感吧!甚至心都涼了。

1億人將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張小龍道出原因,專家:這是敗筆

其實不光是我們普通網友認為這個功能很讓人傷心,甚至中國社會科學研究院專家張國慶也認為這個功能是朋友圈的一個敗筆。他認為社交軟件的本質便是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交流,這樣的功能無疑是給人的交流帶來了隔閡。畢竟能夠擁有互相的聯繫方式,那肯定就朋友,既然是朋友又為何要互相屏蔽呢?這樣反而會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產生危機。

1億人將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張小龍道出原因,專家:這是敗筆

在近日的微信之夜上,微信創始人張小龍更是表示在10億人的微信活躍用戶裡面有1億人都將自己的朋友圈設置為了“三天可見”。至於為什麼要給微信增加一個“三天可見”的功能,張小龍也道出了其中的原因。張小龍認為朋友圈裡面記錄了用戶最近的消息,帶同時也給用戶帶來了社交壓力,因此為了緩解用戶的社交壓力,才設置了一個“三天可見”的功能。

1億人將朋友圈設置“三天可見”,張小龍道出原因,專家:這是敗筆

其實張小龍的解釋也並不是沒有道理。朋友圈確實記錄了我們太多的動態,我們不可能隨時都保持著一種輕鬆、快樂的心態,因此我們也需要休息,給自己的社交圈放假。但還是有許多網友認為這個功能不太好,畢竟有些朋友長期開啟著“三天可見”,影響了情感的增進。你對此這個“三天可見”的功能有什麼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