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邵陽:奏響跨越發展進行曲

新華網長沙11月25日電(記者 禹志明)位於雪峰山下資水河畔的湖南邵陽,漢置昭陵、唐設邵州、宋稱寶慶,人口820萬,面積2.1萬平方公里,為湖南人口第一、地域第二大市。近年來,邵陽突出“科學發展”主題,高舉加快發展旗幟,借力“中部崛起、西部大開發、國家老工業基地和武陵山片區扶貧開發”戰略,奏響了“八個建成”的主旋律,經濟社會各項事業取得了良好發展。

求變

“雪峰山鑄造的魂,資江水滋潤的情,龍的兒子龍的孫,龍的脊樑龍的心。”這首雄壯豪邁的《我是魏源故鄉人》在邵陽地區廣為流傳。編著《海國圖志》的魏源,被稱為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就誕生在邵陽。在邵陽市開闊的魏源廣場上,他那高高屹立的塑像默默接受著後人憑弔。

魏源是邵陽人的驕傲,他用自己的著作打開了當時國人的視野。在他離開150多年後,又一位邵陽人續寫了他的輝煌,他就是“微信之父”張小龍。微信自從2011年1月問世以來,迅速覆蓋全國,2015年9月的數據顯示現在每天平均有5.7億用戶登錄使用。微信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將人與人、人與世界的連接變得更加便捷。

無論是魏源還是張小龍,他們都向世人昭示,邵陽人從來都不缺乏開拓創新的精神。改革開放時代,邵陽人敢為人先,創辦了湖南第一家民營企業--邵東流澤鋁製品廠,建立了湖南第一個民營經濟開發區,“邵陽現象”遠近聞名。

邵陽商人作為湘商的一支勁旅,在世界各地創業發展。目前,全國共有100多個地市級以上城市建立了邵陽(寶慶)商會,擁有規模以上實業的邵商有一百多萬人。在泰國、老撾、越南等東盟國家,通過多年打拼,邵商發展逐成規模,投資領域涉及電子、機械、礦產、建築、化工、傢俱、農業、商貿等領域,其中,老撾四分之一的國民生產總值由邵陽人創造。在廣東的惠陽、佛山、大亞灣,邵陽地產商資產過億元的就有100多人,佔據惠陽、大亞灣房地產市場的半壁江山。

大邵阳:奏响跨越发展进行曲

魏源廣場 (張育溪 攝)

然而,曾幾何時,由於諸多原因,當邵商縱橫全國時,邵陽本地的發展卻逐漸落後了。一位邵陽市民感慨,當時國有企業不景氣,大量下崗工人找不到門路。本地民風彪悍,發展環境不好,邵陽商人做得比較好的,都往長沙跑。邵陽市城市髒亂差,社會治安也不好,簡直就是“一窠糊”(邵陽方言,一團糟的意思)。

經濟社會發展力不從心,在邵陽,曾經有這樣的段子,說是省領導對來邵陽上任的領導沒多少要求,只要管好穩定問題不要出事就行了,並以歷任邵陽市領導後來都基本上進了政法系統舉例佐證。

交通瓶頸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邵陽的發展。在2004年1月1日洛湛鐵路邵永段全線投入運營前,婁邵鐵路到邵陽成了“盲腸”;途經邵陽的320、207國道由於等級低、沿路集鎮多,塞車時有發生,被外來人員視為畏途。由於交通落後,邵陽市一度成為湖南省的“交通死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