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童入行多年,認為幸運不會從天而降,要永懷感恩之心

葉童在一九八二年憑著《烈火青春》一炮而紅。她說“人永遠都身在福中不知福,我當時好傻的,什麼都不懂,大家覺得我機會難得,我覺得沒有什麼特別。我完全不懂得把握,我若懂得把握,我應該會更成功的。”她拍戲時,休息期間永遠一個人坐在角落裡,不會與人寒暄,不懂交際;看到人家在現場喧譁,她心裡很不滿意,又不會表達,“我不知人家是如何形容我,在工作範圍內,我

葉童入行多年,認為幸運不會從天而降,要永懷感恩之心

葉童覺得自己算是幸運的人,在事業上,她未出過力,工作卻找上了她。“當時我覺得自己比較紅,太年輕了,根本不懂珍惜,到了現在才明白到,人需要感恩及感激機會的來臨。”葉童有感而發說:“不要小看每一次機會的來臨,成功與否有時就看一個機會。”十幾歲時,葉童想參加模特兒公司,那份動力就是覺得模特兒著衫好看,看到雜誌,就心動了,嘗試報名。“我十幾歲,正在讀書,沒有錢,報名模特兒公司學儀態、學化妝,都要付錢,但我都沒有錢給,幸好公司給我報名,學費就在有工作後扣除。”

葉童入行多年,認為幸運不會從天而降,要永懷感恩之心

葉童的家裡根本不喜歡她幹這一行,去模特兒學校上課都要騙媽媽,偷偷摸摸。公司找工作給她做,也不是她想象的工作,“比較老土,不是那麼時尚。”後來拍地鐵廣告,又拍了麥當勞廣告,試過場景不理想,拍完一次又一次,重複的拍,連廣告導演都覺得她很純,非常乖,因此工作後補錢給她,又請她喝東西。就在那一晚,她認識了陳國熹,兩人開始交往。

葉童入行多年,認為幸運不會從天而降,要永懷感恩之心

葉童對帥哥不是太有追求,她喜歡男人做事專注,在電影圈這麼多年來,她就只有和陳國熹在一起,從來沒有緋聞。“這與我的個性很有關,我表面很活潑及外向,事實上我是一個內斂的人,內向到不得了,我交朋友可以說是零主動,一直繃緊自己,現在才明白,其實人越放鬆越好。或者是從小家庭培養的環境,讓我性格獨立、內斂。”

葉童入行多年,認為幸運不會從天而降,要永懷感恩之心

葉童十六歲認識陳國熹,一眨眼就相處了這麼多年,對她而言,時間實在過得很快,“我這個人不喜歡複雜,認定了一個人就是那個人,還好沒有太大的風浪,兩個都是喜歡自由的人,我也不是很會照顧老公平時生活的人,比如像一般的做飯也不會,我們給對方很多自由,這是我們維繫成功婚姻的條件。”她從來不過問陳國熹做什麼,她自己也需要同樣的自由,互相尊重。“有一天,我們去普慶戲院看電影,竟然撞到了編劇陳韻文,大家說了幾句。我也不當一回事,想不到幾天後就接到一個通知,問我有沒有興趣去試鏡?她什麼都告訴陳國熹,她問他認識譚家明嗎?陳國熹曾在無線做助理,原來他跟過譚家明,一向叫譚家明做師父。“當時約在香港酒店,我穿了一條爛牛仔褲,見到譚家明,他叫我在香港酒店走幾步給他看,我就走來走去。我又沒化妝,又沒打扮,以真面目示人。”

葉童入行多年,認為幸運不會從天而降,要永懷感恩之心

之後五洲世紀找她簽約三年。對一個剛從學校出來的小孩,籤三年合約好像很遙遠。“後來我考慮到自己是個有學習障礙的人,畢業後究竟可以做什麼工作?我實在說不準。反正籤三年,我覺得年輕輸得起,而且又有基本月薪。”譚家明一向慢工出細貨,《烈火青春》足足拍了一年,反而《殺出西營盤》搶先上映,“我沒有片酬,只是拿月薪。”葉童拍譚家明的戲,試過NG五十多次,這場戲是拍她在半山的洗衣鋪,由這邊走到那邊,導演都是不滿意。也試過在臺灣拍劇,哭過二十幾次,哭到虛脫。“無論NG幾多次,我都會盡量配合導演的要求!”這就是她的專業道德。

葉童入行多年,認為幸運不會從天而降,要永懷感恩之心

九二年她打算離開香港到臺灣發展,準備到外地嘗試一下,機緣巧合下,她碰到了監製楊佩佩,對方剛好在電影中看到了她在《笑傲江湖》中演的小師妹角色,性格調皮、好動及活潑,又打扮得像一個男孩子。當時楊佩佩籌備要拍電視劇《新白娘子傳奇》,對葉童的反串形象特別的深刻,靈機一觸就找她反串演許仙的角色。當時國內剛好開放,《新白娘子傳奇》的劇種又較特別,愛情悽美動人,“這個劇伴著很多人成長,對很多影迷來說,存著一份情意結。”葉童就這樣幸運的,一套劇就打下了國內及臺灣的巿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