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範回顧」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一條平安街,半部京城史”

說不盡的平安大街

今天繼續和您一起去逛逛

回味那一段段京味兒歷史

重新看一看

老地方、老熟人

城 市

文化範

燕翅樓不止現在這兩座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地安門東大街與西大街的交匯處

矗立著兩座遠觀

像大雁翅膀的木結構古建築

這就是我們常說的

地安門燕翅樓的東樓、西樓

但其實在這對燕翅樓的南邊

景山高高的土山後邊

還有一對燕翅樓

現在卻鮮少為人提及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其實打開明、清時期北京的地圖

比如著名的乾隆十五年地圖

都會發現另外這一對燕翅樓的存在

在地圖上有所標記

這對雁翅樓不像現在的這對一般

是一條直線

而是一個拐彎

形成一個“L”形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今天我們重提這對燕翅樓

並不意味著要復建

而是我們回顧歷史

不能只說一對燕翅樓

要知道當年永樂大帝建北京城的時候

地安門這裡曾有兩對燕翅樓

地安門上瀰漫的戰火與硝煙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地安門是平安大街的中心點

也是曾經北京中軸線上的標誌建築之一

1954年地安門被拆

如今即使很多老北京

可能也忘了它的模樣

地安門見證了百年曆史和炮火硝煙

1900年八國聯軍逼進紫禁城

慈禧西逃

首先出的就是地安門

為了保護清廷向城外撤退

地安門外大街那些店鋪上

被清朝重臣部署了衛隊

從房頂上阻擊日軍

在那裡擊斃了很多日本侵略者

保護了慈禧、光緒出地安門

向西直門方向而去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老畫家方硯筆下的地安門

1954年拆地安門的時候

將大量建築磚木瓦礫運到了

今天天壇北門處一塊樹林間的空地上

但是在漫長的歷史過程中

這些建築材料不幸被焚燬了

地安門外有一條白米斜街

這裡有清朝軍機大臣張之洞的宅子

白米斜街11號

是張之洞生命最後兩年的北京居所

其時他已達權力頂峰

但政治影響力已漸衰微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後來北大教授馮友蘭先生

把它租下來住過很多年

他後來講給自己的女兒馮鍾璞說:

1937年8月的一天夜間

只聽到後門大街上喇叭聲聲

哨聲陣陣

然後是汽車輪胎的聲音

嗒嗒嗒部隊的腳步聲

我在院子裡站起來

側耳聽著路上的聲音

徘徊來徘徊去

久久不能入睡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夜晚?

1937年7月7日發生盧溝橋事變

同年8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踏進北京

馮老先生所說的當年那個夜晚

實際上是地安門外大街

在過國民黨撤退的軍隊

馮先生每每說到這裡

心情就極不平靜

如今正好是8月

這是81年前的往事了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從地安門這個中心點

往東走沒多遠

路北一個大門引人注意

而是在東交民巷的西頭

更靠近皇宮

後來東交民巷被帝國主義瓜分

作為使館區

最後落到了地安門東大街路北這裡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我們如今在地安門大街上漫步

雖然已是一片民房

包括當年的先醫廟依然“健在”

今天門口還掛著針灸、按摩、推拿的牌子

只是不知道如今執醫的這些先生們

據瞭解,這個地方政府部門

已經決定把它慢慢騰退

對於清朝宮廷就醫體制也有一個記憶

這裡如果能做成一個

中國傳統醫藥博物館

豈不也是好事一件?

什剎海又開滿了荷花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在平安大街上

以地安門為中心

就是荷花市場

百年前荷花市場不是這樣子

著名戲曲作家翁偶虹先生

曾對荷花市場有過詳盡的記錄:

荷花市場那條路原是一個堤壩

沿著堤壩面向南邊

左手也就是東邊是今天的什剎海

右手也就是西邊名叫西小海

當時什剎海遍種荷花

西小海種蘆葦茅草

野趣橫生

所以東邊的荷花一帶比

西邊的蘆葦蕩

賣的飲食價錢總要高一些

百姓到荷花市場遊玩各得其樂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後來西小海被填埋

建立了什剎海體育場

(今天的什剎海體校)

大家可不能小看它

李連杰、排球運動員馮坤

乒乓球運動員張怡寧等

都是從什剎海體育場成長起來的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據當年的乒乓球教練回憶

在什剎海體育場最初的時候

只有簡易的工棚

還要自己生煤球爐子

教練帶著小運動員們

在臨時搭建的臺子上練習

也打出了世界冠軍

那段自己生爐子

抹得臉上黑一道白一道的日子

也是培養出冠軍最初的激勵

南鑼鼓巷走出的大專家,讓龍椅重現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順著平安大街往東

過了東不壓橋

就是近年十分火熱的南鑼鼓巷

南鑼鼓巷是個“蜈蚣街”

因為它的左右東西各有八條衚衕

就像一條伸出爪子的蜈蚣

其中一條叫炒豆衚衕

西頭一座老宅子

原來是僧格林沁王府院落中的一個局部

故宮著名文物專家

朱家溍先生曾在此居住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朱家溍先生在故宮的辦公室

如果說朱家溍這個名字

您比較陌生

和他相關的一樣東西您肯定知道

故宮太和殿的龍椅

當年溥儀離開故宮以後

太和殿裡擱的是袁世凱用的

一個過渡性的椅子

雖然也大

但不是清朝皇帝的龍椅

而真正的龍椅則在變遷中殘破了

被扔到庫房

缺件,蒙灰,大家不認識了

朱家溍先生在故宮工作時

承擔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

找到龍椅,修復龍椅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故宮裡相傳有9999間房

庫房破桌子爛板凳堆積如山

朱家溍先生找來清末的老照片

記住龍椅的樣子

在小山一樣的舊物中翻找

竟真憑他的眼力找到了

他指揮工匠們經過幾百個工時

終於把明清時候的老龍椅原樣修復了

堂堂皇皇、氣魄非凡

現在我們去太和殿參觀

都可以看到這件真正的明清帝王龍椅

這是朱家溍先生給故宮做的貢獻之一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朱家溍先生書寫的對聯

當年朱家溍先生住在

南鑼鼓巷炒豆衚衕時80多歲

每天就是從家裡經過平安大街

地安門內大街、景山

騎著自行車

進神武門上班

賢良祠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在地安門西大街103號旁門

坐落著一座清朝祠堂

賢良祠

御書額曰“崇忠念舊”

清以來無數對國有貢獻的忠臣

被封為賢良之臣在這裡進行祭祀

其中就包括范文程、李光地、張玉書等

包括後來的曾國藩、張之洞、左宗棠等

最近電視劇《延禧攻略》中的人物

富察·傅恆也位列其中

研究北京史,不可不知東官房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地安門大街上有一個地名:東官房

對於研究北京歷史文化的人非常重要

明萬曆十八年(公元1590年)

沈榜任順天府宛平縣知縣

在任期間留心時事,搜尋掌故

根據署中檔案材料

編著了《宛署雜記》

其中記載了明代社會

政治、經濟、歷史地理

風俗民情、人物遺文等

在北京史書匱乏的封建社會

它實際是宛平的縣誌

也是北京最早的史書之一

所以,讀北京《宛署雜記》

是非看不可的一本書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平安大街造就的收藏家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平安大街是一條古老又年輕的大街

1999年才正式竣工通車

修建平安大街的時候

在地上挖得深深的、挖得寬寬的

一下子發現了很多瓷片

有的有款,有的有花

有的還是完整的一片大瓷片

於是就有些機靈的人到大坑邊上

跟挖溝的工人們收購瓷片

五分錢、一毛錢、五毛錢、一塊錢

不同品相的瓷片就這麼一塊一塊的賣了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也有聰明的人說,我壟斷了

跟挖溝的工人說好

你的瓷片裝好我論袋全收

就有十塊錢一袋

好點的50塊錢一袋

就這樣培養了一批

攢瓷片的、瓷片收藏愛好者

甚至於一批瓷片、瓷器鑑定家

其中也有說不盡的故事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如今的平安大街熙熙攘攘

希望它帶著人們“平安”的祝福

越走越順暢

越走越寬闊

本期嘉賓

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北京出版社編審 楊良志

「有范回顾」漫步平安街,回味老北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