橘子紅了,那些吃貨詩人又要垂涎欲滴了

秋風起,橘子紅,又是一年食橘時。你知道嗎?橘子可是中華大地的土著,至今已經生活了4000多年了,一直集中分佈在長江中下游和長江以南地區。據考證,直到公元1471年,它的後代才與柑、橙等柑橘類果樹的後代組團移民去了葡萄牙的里斯本。在這幾千年的生活裡,難免有時候被那些"吃貨"騷客發現,除了吞入腹中,還要訴諸筆下,傳給後世,因而到了現在依然流傳於世。

秋日裡,陽光和煦,涼風習習,吃上二三橘子,讓酸甜綻放舌尖,想來是極好的。

橘子紅了,那些吃貨詩人又要垂涎欲滴了

浣溪沙·詠橘 (蘇軾 )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舍出青黃。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一夜霜凍過後,菊花凋殘,荷花枯萎,而新橘和綠葉在陽光下交相映襯,竹籬茅舍掩映在青黃相間的橘林之間。

剛剛剝開橘子,芳香的水霧噴灑出來讓人驚喜不已;帶著幾分膽怯初次品嚐新橘,甜中帶酸的汁水在齒頰間如清泉流過。傳聞江南女子的手剝橘後三日還有香味呢。

橘子紅了,那些吃貨詩人又要垂涎欲滴了

又射覆橘子 (唐 無名氏)

圓似珠,色如丹。

儻能擘破同分吃,爭不慚愧洞庭山。

圓得像珠子,紅得像丹霞一般,要是能夠剖開分著吃,怎麼都不會辜負洞庭山。

橘子紅了,那些吃貨詩人又要垂涎欲滴了

庭橘 (唐 貫休)

蟻踏金苞四五株,洞庭山上味何殊。

不緣松樹稱君子,肯便甘人喚木奴。

四五顆橘樹上生了螞蟻,為何洞庭山上的橘子的味道與眾不多呢?不像松樹那樣被稱作君子,願意讓人喚它木奴。

橘子紅了,那些吃貨詩人又要垂涎欲滴了

庭橘 (唐 孟浩然)

明發覽群物,萬木何陰森。

凝霜漸漸水,庭橘似懸金。

女伴爭攀摘,摘窺礙葉深。

並生憐共蒂,相示感同心。

骨刺紅羅被,香黏翠羽簪。

擎來玉盤裡,全勝在幽林。

陽光照耀下,萬物盡覽,萬木蔥蔥郁郁,顯得有點陰森。當寒霜漸漸變成清露的時候,庭院前的秋橘如同懸在門口的金球一般。女伴們爭相採摘,惱怒它枝繁葉茂阻礙視線。橘子並蒂而生,示意同心同感。橘子上的小刺紮在紅色的羅被上,橘子的香氣縈繞在翠色的羽簪上。摘下放在玉盤裡,可最好的時候還是在幽深的橘林中。

橘子,酸甜味美,秋日裡,送給親朋好友,覺著應該也是不錯的選擇。

橘子紅了,那些吃貨詩人又要垂涎欲滴了

早春以橘子寄魯望 (唐 皮日休)

個個和枝葉捧鮮,彩凝猶帶洞庭煙。

不為韓嫣金丸重,直是周王玉果圓。

剖似日魂初破後,弄如星髓未銷前。

知君多病仍中聖,盡送寒苞向枕邊。

橘子個個都帶著枝葉,剛採摘下來,都很新鮮,好似還帶著洞庭的煙霞之氣。沒有韓嫣所用的金丸重,但個個都如同周王所食用的玉果那麼圓。剝開橘子好似太陽初升,再掰開如同流星未消散前的樣子。知道你病患纏身但一直仍康健,所以送上這點微薄的禮品以作賀喜。

橘子紅了,那些吃貨詩人又要垂涎欲滴了

謝橘洲人寄橘 (唐 齊己)

洞庭栽種似瀟湘,綠繞人家帶夕陽。

霜裛露蒸千樹熟,浪圍風撼一洲香。

洪崖遣後名何遠,陸績懷來事更長。

藏貯待供賓客好,石榴宜稱映舟光。

栽種在洞庭卻如同在瀟湘,橘樹環繞著人家,夕陽斜照。在霜的沐浴著霜和露,橘子開始紛紛成熟,橘子香飄整個橘子洲。採摘下來貯藏拿來招待賓客再好不過,與石榴搭配更是滋味無窮啊!

秋日裡,不寒不燥的陽光斜照進陽臺,坐在陽光裡吃上幾個橘子,讓酸甜流淌在唇齒間,再拿上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不緊不慢的的讀著……呵!真是輕鬆愜意極了!在這個難得假期裡,不妨試上一試,舒緩一下情緒,放鬆一下心情。即便不成功,也無傷大雅,你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