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星體育解說員婁一晨加盟PPTV體育,這並不是一個愚人節玩笑

3月30日,從來不發朋友圈的婁一晨,首次在微信朋友圈發佈長文,稱“這是我有生以來寫作難度最大的文字”,以此向供職23年的五星體育做鄭重的告別。他在文中寫道:“我從來沒有想過自己有朝一日會離開SMG這個大家庭。”但面對“新的時代、新的挑戰、新的機遇,我意外地感覺到了自己洶湧依然的初心,意外地感受到了自己洶湧依然的激情。”

此前一天,世界盃預選賽,中國男足對戰卡塔爾的生死之戰,46歲的婁一晨還在和老搭檔、前足球運動員劉越在五星體育頻道解說比賽。這是他在五星體育的最後一個職務行為。國足取勝晉級,對婁一晨來說也不失為一場圓滿的告別。

五星體育解說員婁一晨加盟PPTV體育,這並不是一個愚人節玩笑

▲2016年3月29日,國足對卡塔爾,婁一晨和劉越在五星體育頻道進行解說。

上海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4月1日上午9時,婁一晨好友、體育評論員姬宇陽通過個人微信公眾號率先透露了婁一晨告別的消息。他與婁一晨相識多年,在一個月前的上海青少年足球頒獎典禮現場,婁一晨對姬宇陽聊起此事,婁調侃道,我在一個球隊效力23年了,23年再不轉會,就要退役了。

“這則微信發佈2小時就超過10萬點擊,你要知道,體育消息閱讀超過10萬很不容易的,很多不關心足球的朋友都轉了。”姬宇陽表示,這則消息的轟動性證明了婁一晨的影響力,“在上海百姓心中,他幾乎是英超的代名詞。”

姬宇陽是這樣評價婁一晨的:從專業解說角度,他是在國內解說員中是排名靠前的;此外,他和劉越的黃金搭檔,是互相成就的結果,彼此間形成了上海足球轉播一道亮麗風景,“他們的口頭禪都成了城市文化的一部分”。

這樣的評價,得到了很多上海球迷的佐證,在姬宇陽微信的評論下,很多球迷留言,“在我們心中,婁的地位比五星體育還高”,“聽著婁的解說長大的”。對於他的離開,球迷們都表示惋惜和遺憾。

婁一晨的解說很有個人特色。首先,他對體育比賽各細分領域都很精通,不僅能解說足球,還有NBA,甚至包括美式橄欖球。超級碗在國內火爆前,美式橄欖球是很冷門的比賽,而且規則複雜,然而婁對此遊刃有餘。此外,23年來,他一直對工作十分認真。他的搭檔曾透露,他為一次轉播所做的準備十分充分,“如果從頭唸到尾,比賽結束也念不完”。最後,就是他的個人風格十分明顯,解說時富有激情,其“一驚一乍”的風格被球迷當作“半夜看球的提神良藥”。

至於婁的離開,除了個人職業發展的原因,業內認為,前五星體育傳媒副總經理、現PPTV體育公司總經理張迅起到了很關鍵的作用,姬宇陽認為張的作用甚至佔到50%。

五星體育解說員婁一晨加盟PPTV體育,這並不是一個愚人節玩笑

▲婁一晨的漫畫,他在上海球迷群體中有很高的地位。

2015年11月17日,PPTV聚力管理委員會主席範志軍宣佈張迅加盟PPTV聚力,出任PPTV聚力副總裁兼PPTV體育公司總經理。

作為婁一晨的老領導,張迅的出走和選擇,無疑對婁影響不小。回顧數月前的決定,張迅解釋說:“當時也有其他選擇,最終加盟PPTV,首先是因為PPTV與上海、江南的氣質一脈相承,是我比較熟悉體育新媒體;此外PPTV的團隊、包括他們製作的東西,與我比較契合。”

事實上,張迅加盟PPTV體育也沒多久,他也一直在做著角色上的轉變,從傳統媒體到新媒體,顯然有著不小的挑戰。

張迅半開玩笑地對懶熊體育說,目前挑戰比較大的是怎麼學習互聯網的忽悠。“對我來說,產品還沒出來前,為什麼要忽悠。我比較欣賞google,對alphago投入了那麼久,非常有信心了才出來說,才有動作。”

對於婁一晨到PPTV體育後的安排,首先是做節目,打好基礎,“做內容高手還是在傳統媒體”。此外,他認為婁是個業內專家,“他對國際體育市場、項目運作、體育傳媒運作方面有非常深刻的研究。目前國內,除了學者之外,很少有人像他研究那麼深。他是個很負責的人,如果他來了,肯定不僅僅是在解說員方面,而是整個戰略、版權的策略。”

PPTV體育的發展之路

婁一晨的加盟,對PPTV體育來說很是關鍵,他也是PPTV奧運之年體育人才計劃中的一部分。

進入2016年,PPTV體育招兵買馬,四處尋找體育行業編導、運營等方面的人才。“PPTV體育接下來會獨立運營,廣告經營這方面人才是比較缺乏的。”張迅說。

2015年7月10日,PPTV正式宣佈分拆體育傳媒事業部(簡稱“PPTV體育”),成立子公司。體育公司擁有獨立的研發、銷售和節目製作、運營、商務採購職能,新增直播服務、賽事運營、廣告銷售、體育投資等服務。

此前,體育算是PPTV的特色欄目。藉助接近廣播級的內容製作及眾多賽事的網絡直播贏得了不少人氣。不過,在被蘇寧投資後的半年內,PPTV人事動盪頻繁,2014年10月的“解說門”一度導致體育傳媒事業部總經理周亮被辭退。

2015年8月,PPTV體育以2.5億歐元的總價搶得西甲聯賽2015-2020年的全媒體版權,同時也有德甲、荷甲、俄超、歐冠、UFC終極格鬥冠軍賽、NFL超級碗等方面的賽事資源。不過,做為最核心的賽事資源,西甲版權的分銷距PPTV體育的前期設想有一定的差距。

五星體育解說員婁一晨加盟PPTV體育,這並不是一個愚人節玩笑

▲前五星體育傳媒副總經理張迅比婁一晨早一步加盟PPTV。

在接受懶熊體育採訪時,張迅表示,PPTV體育接下來的重點是做自制節目。“這絕對不是一個無奈的選擇,內容為王不是空話,內容分為兩部分:版權+自制,如果我們可以做自制節目,觀眾有美譽度,這跟花很多錢去買版權是一樣的。”

2012年,PPTV體育投入約4500萬元,收入為8000萬元,收入結構為付費內容10%、體彩30%、廣告60%。而PPTV體育對未來收入的規劃是,廣告40%、彩票30%、內容付費30%。

張迅給PPTV體育的定位,是一個具備專業性和影響力的體育新媒體。“現在互聯網媒體的整體運營方式,其實和傳統電視是差不多的。”

張迅舉例:4月17日的上海半程馬拉松,PPTV體育是國際馬拉松的媒體夥伴,也是國際馬拉松的播出平臺,是轉播信號製作者。“公共信號方面,大家都知道,體育比賽裡面馬拉松是最困難的,這也是我們自制IP計劃的一部分。”

張迅對根植於上海的PPTV前景看好,“與北京相比,PPTV總部在上海,這是一個海納百川的城市,上海也是中國最早開埠的國際城市,我們希望PPTV可能更國際化一些,體育產業的國際合作也更多發生在上海。”

資本的湧入,讓版權價格一漲再漲,業內普遍認為,隨著版權價格無限提升,使得項目傳播力降低,傳播平臺減少,覆蓋傳播力下降,於中國的體育生態不利。

擁有版權只是第一步,如何製作分發才是關鍵,此時解說員就成了稀缺資源。

通常,體育視頻網站有兩個核心要素,一是賽事版權,其次是用戶體驗。豐富的賽事資本,通常由平臺背後的資本能力決定。而用戶體驗,則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運營能力,提高賽事直播的流暢度,另一部分就是解說員,可以極大提高賽事觀賞性。不同平臺的不同解說員水平差異,可能極大影響在線用戶數。這也是各家積極挖電視臺知名解說員的原因。

對PPTV體育而言,入局雖早,卻在近來的一系列明爭暗鬥中稍稍遜色於對手。以樂視體育為例,3月27日宣佈完成B輪融資,融資額為80億,B輪投後估值為215億,相比一年前的A輪融資,其估值增了6倍之多。

五星體育解說員婁一晨加盟PPTV體育,這並不是一個愚人節玩笑

▲PPTV獲得2015—2020年西甲聯賽中國地區獨家全媒體版權。

PPTV體育自然不甘落伍,但如何通過自制節目縮小差距,還需拭目以待。

姬宇陽感慨說,如果四、五年前,PPTV體育和五星體育合併,一定是現在行業內的老大。在他看來,PPTV最早的佈局和互聯網平臺的資源,加上五星體育的一些賽事資源及專業性的製播團隊,優勢互補,在廉價版權時代,將得到最好的發揮。

然而,時間無法逆轉。如今有著五星體育基因的張迅和婁一晨相繼加入PPTV體育,不知效果如何。

姬宇陽對電視臺知名主持加入新媒體平臺持積極態度。“早年劉建宏剛去樂視時,大家也都不看好,然而兩年過去了,事實做了有利反駁。正是劉建宏等人的加入,幫助互聯網視頻從娛樂化轉向規範化和專業化,這是一個良好的趨勢。”

姬宇陽說:“相信婁一晨在PPTV也會發揮重要作用,實現自我發展。”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