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出行暫緩IPO:不得已的明智之舉

滴滴出行暫緩IPO:不得已的明智之舉

多個公開信源傳出消息:正在ALL in安全的滴滴出行,暫緩了IPO的進程,將精力放在了自身補短板上。這與牛牛觀察在8月30發佈的文章《14地約談、順風車下線,滴滴IPO進程恐放緩》中所分析的高度吻合。那麼,應該如何看待滴滴出行做出的此次抉擇?這將在多大程度上影響到滴滴出行的業績報表和全球擴張戰略?

從某種意義來說,滴滴暫緩IPO乃迫不得已之舉。

滴滴出行暫緩IPO:不得已的明智之舉

在“鄭州空姐案”、“樂清案”等多起安全事件之後,滴滴出行被推上了風口浪尖,不僅輿論對滴滴的一言一行給予高度的聚焦,而且監管部門也加大了執法力度。雙重壓力之下,如果滴滴在安全方面再出什麼事件的話,監管部門接下來的執法力度只會更大,暫停業務進行全線整改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倘若如此,那麼,對滴滴來說則無疑是一大重創。因此,權衡之後,滴滴不得不暫緩IPO等事宜,將絕大部分精力放在安全整改之上。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儘管順風車業務無限期下線後,對滴滴出行的業績影響其實應該並不是很明顯。但安全監管漏洞不堵上的話,滴滴在交易所的過會必然要受到很大的影響,投資者也會對此心存芥蒂。

滴滴出行暫緩IPO:不得已的明智之舉

此前準備在A股上市的申龍電梯就是典型的反面案例。儘管申龍電梯已於2015年7月過會,但由於此後不久在湖北荊州發生了安全事故,上市夢就此破碎:由於一直拿不到監管部門的批文,不得不在今年5月撤下首發申請材料,宣佈終止IPO進程。滴滴如果不暫停IPO進程,勢必在安全方面遭到監管部門的仔細審視,能否過會則留下了懸念。這種不確定性也是滴滴不願意面對的。

而即使成功上市後,考慮到滴滴大概率會在海外上市,那麼海外資本市場的監管會更為嚴厲。上市後如果被監管機構處罰後,還可能引發投資者的集體訴訟。那麼,此時付出的代價則會更大。因此,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滴滴暫緩IPO也未嘗不是一種明智之舉。

滴滴出行暫緩IPO:不得已的明智之舉

更何況,現如今,大量上市的獨角獸企業,無論是在港股還是A股,比如工業富聯、小米集團、美團點評、蔚來汽車、趣頭條、小贏科技等都遭遇了破發。參與配售的投資者,如果沒有平倉的話則悉數被套,投資者受傷匪淺。滴滴暫緩IPO,等市場轉暖後再擇機上市,則可以輕易避開如今的艱難市況。

滴滴出行暫緩IPO:不得已的明智之舉

當然,滴滴暫緩IPO的負面效應也不得不提。牛牛觀察認為,暫緩IPO首先則會影響滴滴原先制定的市場開拓戰略。缺少了資金的支持,採取收縮戰略應該是大概率。據媒體報道,最近滴滴暫停了國內外賣業務,放緩了共享單車業務的推進。另外,滴滴的國際拓展業務可能也會受到影響。

但從長遠來看,如果沒有政策或運營等方面的黑天鵝事件發生,牛牛觀察依然看多滴滴出行的未來。在中國出行市場,滴滴出行是公認的獨角獸,其市場佔有率和品牌知名度依然佔據絕對的優勢。短期來看,還沒有哪家同行企業能夠對它形成巨大的威脅。而在滴滴出行將安全漏洞等短板補齊之後,將會進一步夯實其護城河。

滴滴出行暫緩IPO:不得已的明智之舉

牛牛觀察聚焦資本和TMT領域的焦點事件

已入駐今日頭條、百家號、搜狐、網易、雪球、一點等傳播平臺

WeMedia成員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