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帶領團隊打破美國技術封鎖,研發出軍用操作系統,填補國內空白

信息時代,操作系統作為信息應用的管理和控制核心,與國家信息安全及國民經濟各個領域息息相關。這點對於

西安工業大學計算機及其應用專業79702班校友葉宏來說,感悟則最深。上世紀八十、九十年代,他克服一系列困難,成功主持研製了國內第一個高級語言編譯系統,打破了國外對高級語言編譯器的封鎖,確保了某型戰鬥機的研製進度。他還用了12年時間,主持研製天脈操作系統系列產品,已全面應用於航空武器裝備中,填補了國內自主版權軍用操作系統的空白。

他,帶領團隊打破美國技術封鎖,研發出軍用操作系統,填補國內空白

葉宏,陝西西安人,1983年畢業於西安工業大學,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西安航空計算技術研究所副總工程師,中航工業航空首席技術專家,中國計算機學會會員,YOCSEF學術委員會AC顧問,可信軟件邏輯專業委員會副組長,IEEE會員,IEEE可靠性專業委員會西安專業組副組長,科工局基礎預研專家組成員,核高基專家組成員。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嵌入式操作系統技術,嵌入式開發環境技術,嵌入式信息安全,軟件工程化和實時系統等。

多年來,操作系統一直掌握在美國少數幾家公司手中,中國不得不依賴西方。但是,大量使用國外操作系統中存在著巨大的風險。這種簡單的"拿來主義"不但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同時技術上也受制於人,更嚴重製約著我國操作系統產業的健康發展。

作為我國首次研製支持綜合化航空電子的操作系統軟件產品,沒有研製經驗、沒有技術借鑑、沒有資料參考等一系列問題成為橫亙在研製團隊面前的攔路障礙。回憶起那段時光,集團軟件特級專家、項目總師葉宏說:"尤其頭幾年,缺少專業人才、缺少科研經費,該從何處著手,誰都沒有十足的把握。但是大家都憋著一股勁,胸懷自主創新、打破壟斷的堅定信念。"

他,帶領團隊打破美國技術封鎖,研發出軍用操作系統,填補國內空白

令人振奮的是天脈團隊憑著"自主創新、打破西方壟斷"的堅定信念,用智慧和汗水填補出了一項項技術上的空白。在葉宏等領軍人物的帶領下,在項目管理辦公室的嚴格要求下,研製團隊的每一個成員就像拼命三郎,全力以赴拼殺在主戰場。長年累月的拼搏,不知疲倦的鑽研,千方百計頑強攻關。

他,帶領團隊打破美國技術封鎖,研發出軍用操作系統,填補國內空白

由於需求迫切,2011年底,天脈1率先通過鑑定,開始推廣使用。2014年,天脈產品又完成了數個應用系統單位的試用; 7月1日,"天脈"機載嵌入式實時操作系統,順利通過國家設計定型審查。這是我國在操作系統研製和自主應用方面的一次重大突破。消息一經發布,國內外反響強烈,以軍事評論為主的美國智囊團詹姆斯敦基金會在2014年7月17日"中國簡報"頭版頭條,以"打破西方壟斷,中國軍事創新結出果實"為題提到"這兩款(天脈系列)實時操作系統的性能優於國外同類產品,目前已被中國軍事國防系統採用。"中國,從此結束了在航空裝備"少魂"的歷史。葉宏的名字也與"國之重器"緊緊地連到了一起。

他,帶領團隊打破美國技術封鎖,研發出軍用操作系統,填補國內空白

葉宏的事蹟不僅在航空計算機領域廣為流傳,同時也激勵著西安工業大學的師生們。2018年11月24日下午,"夢迴長安—百萬校友迴歸"西安工業大學專場活動舉行。陝西省委常委、西安市委書記王永康出席並講話。會上,王永康分享了3位西安工大校友的故事併為他們點贊,葉宏便是其中之一。

他,帶領團隊打破美國技術封鎖,研發出軍用操作系統,填補國內空白

建校60多年以來,西安工業大學培養出了一大批傑出校友,他們在不同領域發光發熱,為我國的各項事業做出了積極貢獻。

歡迎廣大學子前來西安工業大學深造,更多資訊請關注頭條號:西安工業大學研招辦

注:文章部分素材來源於西安工業大學官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