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初大家看不懂菜鳥 如今看懂了嗎?

2013年5月份之前,大家對“菜鳥”一詞的理解或第一反應還僅停留為“新手或生手”;而2013年5月28日之後,隨著一家專注於物流網絡平臺服務的互聯網科技公司——菜鳥網絡的成立,“菜鳥”一詞彷彿被大家默認為多了一層深意……

成立6年來,菜鳥網絡已從最初的“菜鳥”企業發展成為現在的服務全球,從最初的單純的物流服務平臺加碼到為對新零售的主動擔當,從幕後走到臺前,從國內走向國際。

当初大家看不懂菜鸟 如今看懂了吗?

這不,新年伊始,菜鳥網絡就已迫不及待地從資本“奮戰”到了企業社會責任:1月11日,卡行天下宣佈引入菜鳥網絡、普洛斯隱山資本戰略增資。這意味著菜鳥與普洛斯正在升級戰略合作,共同建設智能物流骨幹網。

緊接著,1月15日,菜鳥網絡宣佈,與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合作,將於2019年1月30日開通快遞員春運高鐵專列,從上海及周邊地區送快遞員返鄉。

其實,與其他創業公司不同,這個被外界稱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企業從成立之初就一直備受行業關注。與此同時,隨著2018年5月31日,馬雲在全球智慧物流峰會上的一聲令下,“投入千億元,建設一張國家智能流骨幹網”,行業不由更是緊盯菜鳥網絡的年終成績單。

那麼,一年來,菜鳥網絡在建設智能物流骨幹網方面,究竟做了哪些事呢?

“10億”物流新時代

業內人士稱,從骨幹網的協同效應、天量規模和極致效率上看,菜鳥網絡已經驅動中國物流業形成了 “1+8+N”全新行業格局。

其中,“1”是菜鳥網絡牽頭打造的一張物流骨幹網,菜鳥網絡起到“智慧大腦”的作用;“8”是中國郵政,以及中通等7家快遞上市公司,承擔了包裹運輸和配送;“N”是包括倉儲和落地配、即時物流、物流科技公司等在內的物流生態企業。“1+8+N”共同構成了面向未來的物流基礎設施。

2018年6月,菜鳥網絡牽頭啟動在香港機場建設高端物流樞紐eHub,規劃建成多層現代空運物流中心,投資額預計高達120億港元。這成為國家智能物流骨幹網上的重要里程碑。

2018年11月11日23點18分09秒,2018天貓“雙11”當日物流訂單量突破10億大關。這是一個歷史性的跨越,宣告中國快遞進入一天10億包裹的新時代。業內人士認為,10億包裹是智能物流骨幹網的“衝鋒號”。

與此同時,菜鳥網絡還聯合中國主要快遞公司打造了新型末端網絡菜鳥驛站,日均處理的包裹已超過1000萬個;為備戰“雙11”,菜鳥網絡提供了超過100萬平米的保稅倉庫,通過優化物流資源,讓全球好貨提前進入中國;在海關總署和菜鳥網絡的聯合努力下,“雙11”進口訂單的清關量破千萬僅用9小時,智能物流骨幹網也再度創下了“秒級通關”新紀錄。

推進“全球72小時必達”

在全球化佈局方面,菜鳥網絡陸續在杭州、香港、吉隆坡、莫斯科、迪拜、列日等地落地六大全球物流數字樞紐。中國到重點國家的物流時效已提升到10天,清關時效從平均2天提速到10秒。

其中,2018年6月,菜鳥網絡在俄羅斯全境正式推出菜鳥超級經濟專線,降低郵費上漲影響,敏捷協助商家下降物流本錢,找回贏利空間。

緊接著,7月20日,菜鳥網絡在俄羅斯正式推出“當日達”服務,為莫斯科消費者提供免費當日配送。“當日達”的實現基礎在於海外倉。同時,菜鳥網絡還在法國、俄羅斯、香港等地佈局自提櫃,實現7*24小時服務。

2018年9月29日,菜鳥網絡宣佈在美國洛杉磯試點開通境外旅遊中郵寄商品回國的“海外郵”物流服務。遊客旅途中可將商品寄回國,空手暢遊海外。

值得一提的是,菜鳥網絡在與阿聯酋、新加坡、埃塞俄比亞、空橋等航空公司合作建立空運網絡的同時,海運網絡也不拉下。在2018年“雙11”期間,菜菜鳥網絡推出“千櫃出海”,有千組集裝箱滿載萬噸“雙11”包裹航向中國臺灣、新加坡、馬來西亞、澳大利亞等地,在短時間內送達全部商品,形成B2C貿易史上首次大規模海運貨源調集。

当初大家看不懂菜鸟 如今看懂了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