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位時創造了開元之治,死後只有一人陪葬

唐朝,聯想起來都是各種歌舞昇平,一派百姓安居樂業的太平盛世景象,其實也沒有錯,至少從唐太宗、武則天到唐玄宗前期都是如此。可是從唐玄宗李隆基後半期開始便進入了“安史之亂”,才一路下坡,即使後面的皇帝們再有魄力,也無回天之力。這次的旅遊地方,其實基本上也夠不成旅遊,只是探訪歷史遺蹟。唐朝最富有傳奇色彩的皇帝——李隆基的墓葬泰陵。

我們知道唐十八陵都分佈在關中腹地六個縣,唐泰陵就在陝西蒲城縣東北十五公里五龍山餘脈金粟山南,這裡並不是旅遊盛地,來的人也大多是衝著唐明皇的名號,多半還是會失望的。他在位時創造了開元之治,死後只有一人陪葬

之前這裡也只是一片荒地,石像散落在雜草堆裡,後來政府開始實施保護,也鋪上了青石板,就是現在這樣子。神道也基本按照唐太宗昭陵的佈局,大大小小石像共有70餘件,幾噸到幾十噸不等,華表、天馬、鴕鳥、戰馬、翁仲(也就是文武官員)、石獅,據說之前還有8尊石美女,也不知道被弄到哪裡了,畢竟之前沒有保護的情況下盜墓很猖獗。

他在位時創造了開元之治,死後只有一人陪葬

這裡明顯規整了很多,還專門給華表砌了高臺,華表是古代帝王接忠納諫的象徵,很明顯唐玄宗並沒有做到。旁邊也多了很多綠化,雖然沒法跟乾陵和昭陵相比,但還是相當闊綽,盡顯皇家風範,比唐明皇的後代相比好太多了。畢竟這裡是唐明皇30多歲的時候給自己選的這一寶地,最後修到他臨終後一年才修好埋葬。

他在位時創造了開元之治,死後只有一人陪葬

因為修葺了整整30多年,這裡的石刻也是相當精美,特別細膩生動,唐玄宗時期正式開元盛世,國力各方面都比較雄厚,可以大肆製造自己的陵寢。這一點晚唐時期的李忱,也就是唐貞陵無法企及的,但人家的翼馬以猛著稱啊。點擊查看最萌的翼馬

他在位時創造了開元之治,死後只有一人陪葬

唐朝從太宗開始修葺陵寢都是依山而建,可以說是整個山頭都是墓葬,裡面氣勢宏偉,還分為內外城,形似長安城,也算是一種美好的寄託,但是一旦被盜墓的發現墓道,基本上一洗而光。

他在位時創造了開元之治,死後只有一人陪葬

這尊很明顯是文官,因為從唐玄宗執政開始,文用漢,武用胡,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武官都是照著胡人模樣雕刻的。

他在位時創造了開元之治,死後只有一人陪葬

唐玄宗生前風光無限,雖然後期都說是沉於美色,不要總拿女的當作替罪羊,主要還是他自己的問題,內憂外患,導致安史之亂,但畢竟人家也是皇帝,死後享受了最高待遇,安葬在他親自挑選的地方。除了合葬墓有皇后以外,陪葬墓卻只有一個人,那就是他唯一信任的人高力士。因為昭陵有170多個陪葬墓呢,對外展示的就有好幾個。這也表示出唐明皇晚年的悽苦,最富有傳奇色彩的一生,看盡紅塵之事,生不帶來死不帶去。

他在位時創造了開元之治,死後只有一人陪葬

高力士的墓葬

唐泰陵在朱溫篡奪時期就遭遇了浩劫,連玄宗的遺骸都沒毀掉,直到北宋太祖時期才下令修葺了泰陵,重新安葬了玄宗,同時修建了玄宗廟,後世都有所維護,但戰爭等原因,加上沒有好好開發保護,跟其他陵寢一樣落寞,反觀扶風法門寺,如今修葺的金碧輝煌,那是因為世人有所期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