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虎式坦克都怕的東西 他們卻敢掛在胸前

以二戰為背景的紀錄片或影視作品中,常常可以看到裝備精良的美國士兵。他們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便是胸前三兩顆明晃晃的手榴彈。

戰場局勢瞬息萬變,一個微小的細節都可能改變戰局。你可曾想過,如果士兵胸前的手榴彈被流彈擊中,豈不是會對自己和身邊的戰友造成很大的傷害?

德國虎式坦克都怕的東西 他們卻敢掛在胸前

當然,這個問題美國軍方肯定考慮到了,他們當然不會拿自己人的生命冒險。接下來我們就瞭解一下美軍手榴彈的外形和構造原理,以及掛在胸前的原因。

在當時,美軍配備的主流手榴彈為防禦性手榴彈MKII,也就是我們在熒幕上看到的最大眾話的美軍手榴彈。由於外形奇特,還獲得了“菠蘿手榴彈”的別稱。

德國虎式坦克都怕的東西 他們卻敢掛在胸前

首先從外形上來看,這種接近球形的手榴彈,就像士兵戴的鋼盔,除非子彈打上去是垂直的或者是很接近垂直的,才會打穿頭盔。一般都是在頭盔上滑一下而偏離目標。以MKII為代表的卵形手雷的作用就在於此。

從保險措施上來說,MarkII手榴彈以TNT為主填充物,比硝酸甘油炸藥要穩定的多。其本身具有抗震抗摩擦的特點,還設有保險夾和保險銷雙重保護。

德國虎式坦克都怕的東西 他們卻敢掛在胸前

其次,二戰時交戰雙方多為遠距離作戰,以塹壕戰為主。彼時,德國人很好地詮釋了什麼叫做狙擊戰,在戰壕當中基本上露個頭超過十秒就沒命了。由於德國人只打頭,不會等你露大個身體再打,這給了對手極大的心理壓力。因此一般不會打到手雷上。

德國虎式坦克都怕的東西 他們卻敢掛在胸前

其三,就要說到懸掛在胸前的優點了。一方面,美軍士兵有專業的戰術揹包,前面有兩條固定帶,固定帶上有一些掛鉤,所以胸前懸掛手榴彈既方便又順手。在緊張急促的防禦戰中,可以更快地取下並擲出,即取即用。

另一方面,當處於不利情形,自己卻將手榴彈提前耗盡的情況下,身旁倒下戰友胸前的手榴彈可以很快的為自己所用,不需要花費時間搜尋。這時,一顆小小手榴彈說不定能扭轉戰局。

德國虎式坦克都怕的東西 他們卻敢掛在胸前

不可否認戰爭是殘酷的,將手榴彈置於胸前有一定的風險,可相較於能破壞裝甲車輛甚至坦克的懾人威力而言,冒點風險也是值得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