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背上的鐵環只是為了霸氣?兵器上這些“小結構”其實有大用

我們在武俠小說中經常會看到某彪形大漢,手持九環大刀,剛猛異常的情節,而且在古代兵器排行中也的確有鐵環大刀的存在。要知道大刀原本就很重,為什麼古人還要裝上鐵環呢?僅僅是為了耍起來更威風一點?

刀背上的鐵環只是為了霸氣?兵器上這些“小結構”其實有大用

其實看起來霸氣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是這些鐵環可以增加大刀的殺傷力。古人打架,氣勢很重要,而鐵環相互撞擊會產生很大的聲音,可以增強持刀者的氣勢,震懾對手。但更重要的是在冷兵器近戰中,鐵環大刀絕對是威力最大、最適用的武器之一。

我們都知道刀身越重,其力度所造成的破壞也越大,裝上鐵環的大刀既有刀的鋒利又具備了斧頭的力道,力大無窮的人甚至能用它直接毀掉對手的兵器,威力巨大。而且刀背上的金屬環具有一定的慣性,每當劈砍的時候,金屬環受慣性影響會使刀的重心偏移,這樣被砍者的傷口也會變寬擴大,殺傷效果更強。

刀背上的鐵環只是為了霸氣?兵器上這些“小結構”其實有大用

最重要的一點是鐵環的存在增強了大刀的靈活性,使之在戰鬥中變得更加遊刃有餘。原本大刀會出現砍進身體裡太深或者被骨頭卡住無法快速拔出的困境,但是鐵環的存在會限制劈砍的深度,而且還可以直接用手拉鐵環,所以鐵環大刀在戰鬥時可以輕易抽出。另外鐵環也可以用來阻擋對手的槍劍等細長型武器,所以鐵環的存在彌補了大刀厚重笨拙的缺陷。

刀背上的鐵環只是為了霸氣?兵器上這些“小結構”其實有大用

同樣容易被人們誤以為沒實際作用的還有槍上的紅纓,很多人認為槍頭戴上紅瓔珞就是看起來比較美觀。但紅纓槍作為古代武將最常用的武器之一,槍身上的每一個結構自然都有其實際意義,其中紅瓔珞最主要的作用就是吸血。

這個吸血自然是吸敵人的血了。在戰場上,戰士如果殺傷敵人比較多,槍頭上的鮮血就會順著槍桿留下來,這容易導致戰士握不緊槍,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手滑,而紅瓔珞卻可以吸收大量鮮血,很大程度上避免手滑的出現。

刀背上的鐵環只是為了霸氣?兵器上這些“小結構”其實有大用

不僅如此,紅瓔珞在戰場上還有干擾敵軍視線的作用。想象一下,打架的時候,有一撮兒紅毛一直在你眼前晃來晃去,你能完全不受干擾嗎?甚至有一些人的槍頭上除了槍尖還有倒鉤存在,這些倒鉤在紅瓔珞的偽裝下在對戰時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再有就是刀劍上的凹槽了,這種凹槽叫做血槽,一般人理解的是這種血槽就是用來放血的,事實上,血槽的確有這種作用,但也並非這麼簡單。

刀背上的鐵環只是為了霸氣?兵器上這些“小結構”其實有大用

很多人認為血槽可以通過加速放血加速敵人的死亡,但其實放血的主要目的是方便刀劍的拔出,附帶的才是加速敵人的死亡。血槽除了放血,還有平衡刀劍的作用,由於古時刀劍均為純手工打造,會出現重心偏移,而通過血槽便可以微調刀劍的平衡度。另外血槽還具有在節省材料的同時加強刀條、劍身強度以及保持刀劍鋒利度的作用。

看到這裡,不得不感嘆古代先人的卓越智慧,連兵器上小小的一個結構居然都有這麼多的門道和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